品读红楼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题记
“说到辛酸处,荒唐最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读完了《红楼梦》,合上了书我思索了一阵,突然为了那个时代的人,那个时代的物,流下来泪。
曹雪芹的一生,用鲁迅的话概况就是“生于荣华,终以苓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年少时,锦衣玉食,被视为天才少年。“上自诗词文赋,琴理书趣,下至医卜星象,弹棋唱曲”。之后,家道中落,成了个落魄才子,举家食粥酒常赊。晚年便隐居在北京西山黄叶村,在期间著就了《红楼梦》。
《红楼梦》中塑造了很多人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贾宝玉。
在我印象里,贾宝玉是个性格乖张,抛弃怀孕妻子的渣男,曾很难使得我去喜欢这个角色,但是反复去阅读红楼,我也有了别样的收获。贾宝玉大小就生活在全是女人的胭脂堆里,但是他却保持自我,不会被私欲所控制;虽然自己的家是名门望族,但是他自己很鄙视腐朽的官场,对官场名利总是抱着厌恶,对于那些官人,都是满腹牢骚且不待见他们。很多人因为贾宝玉对于少女的多情而觉得他是渣男,因为他博爱,并且他连画上的美人也不放过,会怕她们孤独而去慰问。但是,他的多情,在红学里,有人认为是对众多少女不幸身世的同情,而他对于林妹妹的爱不仅仅只是同情,也有更多的相知和尊重,这是很难否决的。
贾宝玉也是封建思想的推翻者,破坏者。封建社会提倡“男尊女卑”,但贾宝玉认为“女清男浊”,这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的一次挑战,也遭到了百口唾弃,从书中也读出来,他有这种思想,便源自于他对少女的喜爱,他喜欢少女的纯洁可爱,连贾母都说或许他是丫头投错了胎,因为他对于少女的爱几乎是病态的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贾宝玉的多情,是喜欢少女那纯洁的爱情和优美的灵魂,本质上,这是个无比纯洁的爱,也正反应了贾宝玉人本主义的思想。
贾宝玉是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个热爱女性的人,他本质上并不是位渣男,只是他对于少女的喜爱近乎病态,近乎疯狂,他一生只按照自我而活,是个个人主义者,他随心所欲地活着,但是他也替别人的悲痛身世为之伤心。很多人骂他,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欢他,而我也独钟情于他。
曹雪芹在书中所写的,都是他对这个社会的思考,全是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与深思。贾宝玉对当时官场的厌恶也是他自己的内心,是源自自己对于勾心斗角的憎恨;再谈男女平等,曹雪芹在书中的表达,无一不体现了他对男女关系的思考,而根本上就是批判“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对于封建思想的推翻。从这些来看,曹雪芹是有着一身“反骨”的,是旧社会的破坏者,也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总的而言,红楼更像是曹雪芹的思想与经历的结合。
一曲红楼蕴含人间疾苦,一块石头写尽一生沧桑。端而言之,红楼蕴含了曹雪芹的一生,是曹雪芹的精华。曹雪芹不是神人,是凡人,他也有苦恼,他也有忧伤,只是他不表露出来,而是写进了书里,他用温儒绚烂的描写将我们带进了红楼的世界。就如同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完红楼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将其视作言情小说,有人将其视作糟粕,也有人将其视作圣书,每个人都从红楼里或多或少获得了他们所要的东西,既是对爱情的看法,也是对于价值追求的提点。
红楼是一部奇书,它刻画了当时的封建社会,叙述了家族的没落,人们可以从中读出世态炎凉,可以读出凄美惨淡,可以读出人生百味,可以读出当时的整个社会。人若失去了势力,就会别人看扁,就会被人轻视,会被人唾弃;同时,红楼也告诉了读者,女子不一定不如男,女人不一定要相夫教子,人生而平等,无论你是什么性别,曹雪芹通过红楼也想表达要尊重女性的思想主张。
读完红楼,也只是留下了一声长叹,叹红楼,叹红颜,叹士人,叹雪芹。一本红楼闭,只留长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