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 千古绝唱 淡淡幽情念白《独上西楼》《几多愁》念白
《淡淡幽情》专辑中的念白

《独上西楼》《几多愁》念白
小时候,也是在这样的冬夜,妈妈常常会教我们弹古文的诗句,我又贪玩,念了半天都记不住,时间一久,印象就更模糊了。成长以后,特别是在海外的这段日子,偶尔翻阅唐诗、宋词,感觉竟然完全不一样了,好像通过时光隧道,进入了古人的内心世界:人生、家国、乡愁;亲情、友情、爱情,都鲜活地在眼前出现。自己忽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我能不能够与苏东坡、李后主合作,唱出一些可以代表我们民族的声音呢?作为一名歌者,我能不能够也为传统文化尽一点微薄的力量,在艺术的回廊里留下几步脚印呢?所以,今天一连串的歌,也是我一个梦想的实现,因为,我可以得意地告诉您:我邀请到的作词家,都是千百年来最了不起的顶尖高手。有时候唱着唱着,我会觉得好像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倾诉古老、庄严,而且多情的中国。我更有一个小小的心愿,我希望大家都会喜欢这几首歌,大家都来学这几首歌,让一千万平方公里秋海棠上的繁华与五千年文化的晶晶宝玉,借着歌声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在歌声中,让我们的子孙永远不要忘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快乐、悲伤和光荣。

《有谁知我此时情》念白
这首《鹧鸪天》的作者是聂胜琼,她是宋朝时代一位风华名妓,才貌出众,与当时在朝廷的一位大员李之问相知相恋。这首词是作者在送别了李之问之后,难耐相思之苦,借着词意倾诉离别的凄楚与自己的一片痴心。写好了就请人专程送交李之问,结果事机不密,被李太太逮了个正着,东窗事发,不但没有打破醋缸子做河东狮吼,李太太竟然也被词中的真情所感动,立刻命李之问准备了妆奁,敲敲打打、正正式式地迎娶聂胜琼回家,传为千古的文坛佳话。我有时候想:聂小姐并不寂寞,无论天涯海角,在数不清的难眠雨夜里,只要有中国文字的地方,就有成串滚烫的泪珠,在作者热情的诗句里得到安慰。含着微笑,在梦中与离人重逢,喁喁切切、低低迷迷,诉说着,比雨夜还要绵长的离情与别绪。

《清夜悠悠》念白
秦少游是宋朝的扬州人,自小(就)豪爽、慷慨,爱好辞章,但是他的考运与官运却不太佳,因为没有考中进士,所以就熟读兵书来自我勉励。作者曾经是苏东坡的学生,但是他的词却与他的老师的不太相同,这首词是描写多情少女的相思情怀。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我们轻轻地唱这首歌,就好像乘着音符的翅膀,飞越千载岁月、万重云山,缓缓地进入了这位宋朝才子内心深处的感情世界。

《胭脂泪》念白
林花灿烂,万紫千红,一转眼间,花落水流无影无踪。人生,难道也真如林花一般的匆匆与苦痛吗?这首《乌夜啼》的作者是李煜,又称南唐后主,他做了十五年的皇帝,国亡而被俘,从此生活十分悲惨,最后被宋太宗以毒药害死时,才不过四十二岁。命运的坎坷,困苦的煎熬,使得这位失国的君主,笔下有诉说不尽的哀愁。此时的作者在凄风苦雨里,回首前尘往事,富贵荣华,恍如南柯一梦,永远不可能重逢,胸中积累的只有刻骨铭心的怀念和无边无际的悔恨。在千载之下,我们吟唱他的诗歌,感觉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都是一滴滴愁苦的泪水。在历史的浩瀚长河里,中国人善感的心头,无可奈何地潺潺流过。

《思君》念白
扬子江是中国的母亲,从巴颜喀拉山西麓奔腾而下,灌溉了沃野千里,孕育了世界上最灿烂的辉煌文化。在这条大江之旁,出生了多少烈士、豪侠;才子、佳人,上演过无数可歌可泣、哀怨动人的故事。这首词的作者李之仪,他是宋朝进士出身,但是官运不佳,屡次遭到贬谪的命运,所以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之中度过,尝尽了人间离乡背井的滋味。这首词,就是他在中年流落他乡时,因思念妻子而作,以朴素的文句写出离别的哀怨与伤感,而长江就是两地相思的唯一凭藉。虽然物换星移,小儿女的形体早已化回尘土,反哺了苍茫的大地,但是李之仪那一份铭心的思念,将如江水般滔滔不绝,超越时间与空间,世世代代地伴随着生生不息的中国人,永远地存活于大家的心中。

《人约黄昏后》念白
元月十五是农历的上元佳节,旧日终岁劳碌的中国人,在这一天火树银花、城开不夜,怀抱着希望在元宵与灯影里,虔诚地迎接另一个崭新的春天。朱淑真在这一首《生查子》里,追忆花市的繁华、失恋的痛苦,委婉哀怨、入木三分,尤其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句寥寥十个字,道尽了约会的旖旎、心中的欢喜,真是千古的绝唱。作者又名幽栖居士,然而兰心蕙质,遇人不淑,嫁给了一位粗俗、平庸的市井之徒,婚姻生活非常不如意,所以把她的词集题名为《断肠集》。现在就让我们借着歌声来一起分享,好多好多年以前的那个月圆之夜,朱淑真小姐情爱的甜蜜,并且与她分担在另一个夜晚感情的失落,泪湿衫袖的那一份心碎与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