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龙八部后2

2022-05-02 16:40 作者:弓长尐孑  | 我要投稿


  赤日炎炎的六月,天山脚下有一匹急速奔驰的骏马,只见这匹枣红马,鬃毛倒竖,尾似佛尘,四蹄翻飞,马挂鸾铃,奔跑的姿态似乎肚皮都要贴着地面,马上坐着一位宫女打扮的中年妇女,左手紧握撕缰,右手马鞭不停地抽打在马的三叉骨上,这匹受过训练的宝马良驹,如同一只咆哮的麒麟,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奔跑如飞,过断崖,跨溪涧,如屡平地,道路两旁的树木,如同倒泻的银河,快速向后退去。
  展眼间,这匹快马已经飞奔到飘渺峰的绝壁之上,可枣红马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眼看着人和马快要跌进绝谷之中,只见马上女子轻点马镫,借着枣红马飞奔的势头,在空中使了一招“燕子三抄水”,稳稳当当地落在绝壁之上,枣红马如同一只断了线的风筝腾空而起,快速向谷底跌落。
  站在崖边的中年宫女,手搭晾蓬,高声喊道:“梅剑、竹剑姐姐,我是李婉儿,有要事求见我家公主”,说完,焦急地等待对方的回应。
  工夫不大,一阵金铁之声传来,接着,对面崖壁之上犹如毒蛇吐信一般,飞过一条铁索,李婉儿接在手中,缠在崖边的铁柱之上,然后,飞身跳上铁索,使用“一苇渡禅”的轻功,几个起落,人已经到了对面的崖顶,此时,梅剑、竹剑与李婉儿相互施礼,询问道:“李总管,你匆匆忙忙来到灵鹫宫所为何事?”
  李婉儿与梅剑、竹剑见面后,迫不及待地边走边说:“我西夏国大难将至,大厦将倾,奉我王诏命,前来拜见公主和驸马爷,请驸马爷火速下山,救西夏于危难,解苍生于倒悬。”梅剑、竹剑听说此话,不敢怠慢,赶忙将李婉儿引进灵鹫宫衾梦园。
  进了后院,只见院中香烟袅袅,甚为安静,一股浓烈的药香不时从房内传出,推开黄花梨做的格子门,床榻边坐着一个貌若天仙的中年女子,一手擦着汗浸浸的前额,一手拿着湿漉漉丝帕,正在给床上之人擦拭身体。
  这个美貌绝伦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李婉儿口中的公主,天山飘渺峰灵鹫宫的女主人——虚竹夫人;而躺在病榻之上的中年男子,正是威震武林、侠名远播,与萧峰、段誉齐名的虚竹和尚。不过,他自从接受逍遥派掌门人无崖子的七十年功力之后,虚竹开始还俗,随父俗家姓周,单名一个侗字,与梦中情人——西夏公主结为夫妇,成就一段武林佳话。
  看到婉儿进来,夫人赶忙起身,心中甚喜,许久没有见到婉儿,更不知父王母后的消息,今日相见,虚竹夫人多日的烦忧暂时抛却一边。要知道,公主与婉儿虽为主仆,实为姐妹。婉儿从小就被招进宫中侍奉公主,但是,公主并没有把她当作奴婢侍女看待,因为,公主不仅美貌如花,而且心地也很善良,总是以婉姐相称,可是,婉儿懂得礼数,该喊公主时,绝不乱喊,免得失了宫廷礼仪。自从公主与虚竹成婚之后,灵鹫宫侍女如云,她向父王进言,让婉儿留在宫中当大总管,管理后宫丫鬟婢女,赐国姓为李。
  婉儿见到公主,连忙行礼,被公主扶住。公主见婉儿脸上的汗水洒湿前襟,花容失色,知道婉儿此行的重要,心中不禁颤抖道:“婉儿姐,是不是父王母后身体有恙?”
  “哦!不是。公主,皇上和王后无恙,只是我西夏国将大难临头了。”接着,婉儿又道:“金国大王完颜阿骨打摔两子和三川六国九沟一十八寨共二十五万人马,在灭了大辽之后,趁着余威,继续挥兵西进,犯我边界,攻城掠地,势如破竹,现在,金国兵马直*皇城。我西夏国自李延宗元帅遇难后,元帅位置一直空缺,再加上我朝重外交而疏军事,如今,西夏国没有能够领兵打仗的元帅,西夏国危在旦夕啊!我奉皇上诏命,火速前来请驸马爷下山,救西夏于危难,解黎民于倒悬;我自出了皇都,哪敢有半点懈怠,一路之上,米未沾牙,水未进肚,盼望着早一刻见到你们,救兵如救火啊!还是肯请公主与驸马爷火速下山,整肃军马,保护皇都,保护皇上吧!”说完,婉儿放声痛哭。
  听了此话,公主心急如焚而面有难色。她指了指床榻上的人,对婉儿道:“婉儿姐,病榻上躺的人正是驸马爷。他已经病了月余,起初,相公(虚竹)觉得浑身乏力,昏昏欲睡,直至前些日,突然昏睡不醒,只有微弱气息表明他还活着,我正为此事着急,心中一筹莫展;现在又赶上大金国鲸吞我西夏,唉!这该如何是好啊?”
  随婉儿一同进来的梅剑、竹剑,听到主人近乎哭泣的叹息,心中很是不安,道:“女主人,只要你发号施令,我俩立即招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众家兄弟,共同赶赴西夏,解西夏之危;虽然他们当中没有带兵打仗的良将,可他们都是一流的武林高手,也可与金兵周旋一时,等主人的身体慢慢康复,救西夏国就有希望了。”
  听了梅剑、竹剑的话,无计可施的公主与婉儿觉得此话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但她俩还是有些迟疑,因为,要想招齐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马,需要很多时日,可金兵如潮水般地涌来,时间不等人啊!
  梅剑素有心计,道:“女主人,你和竹剑留下来照顾主人,我立即派遣各路使者前去召集,然后带领灵鹫宫所有的女弟子,与李总管一道下山,能聚多少是多少,总比坐以待毙强过百倍。”说完,二人匆忙安排使者,并让她们带上“追天绚日”的联络讯号,召集就近的弟子。
  “追天绚日”是灵鹫宫召集本门弟子的一种讯号,这种烟花分多种颜色,不仅射的高、看的远,而且绚丽的颜色能使烟花在白天也能清晰可辨。其中,青色是一般召集,防止弟子失散;黄色是重要召集,是有要事与大伙商议;红色为火速召集,是灵鹫宫遭遇强敌,或者是灵鹫宫发生变故,或者是掌门人去世。所以,门下弟子,只要看到红色的“追天绚日”,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都要马不停蹄地赶往灵鹫宫救主,否则,被视为不仁不义的叛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门人就会群起而攻之,即便侥幸逃得,以后也难以在江湖上立足。
  梅剑与李婉儿带着清一色的女弟子下得飘渺峰,不敢有半点耽搁,火速前往西夏都城,一路上尽是逃避战火的老百姓,他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这更加坚定梅剑等一行人向前飞奔的决心,梅剑一边飞驰,一边发射“追天绚日”讯号,就近也召集了不少弟子,几十人的马队,在半是沙漠半是荒丘的道路上卷起漫天烟尘,直至三更时分,一行人才到达西夏国都,听到李婉儿的叫喊,守城士卒将城门打开,进得城来,并将梅剑等人安排在离皇宫不远的驿站歇息,李婉儿回宫复命。
  从李婉儿口中得知驸马爷卧床不起,生死两望,西夏皇帝李延寿惊的是魂不守舍,大呼“西夏无望也!天灭我西夏矣!”为什么西夏皇帝李延寿对周侗(虚竹)抱有如此大的希望?甚至对周侗登台拜帅的能力深信不疑呢?他当然知道这个驸马爷的能力,在武功方面,那自不必说,放眼天下,没有几人能是他的敌手,小无相功名扬天下,威震八荒;就是在行军布阵方面,周侗也尽显大将风范。
  要知道,周侗自从离开义兄萧峰、义弟段誉之后,除了在飘渺峰练习小无相功外,其余时间就是从西夏皇宫借来兵书战策仔细研读,不仅对《孙子兵法》、《吴起十三篇》、《三十六计》等烂熟于胸,而且深悟兵法之精髓,理解战法之要义。就在前些年,塞外游民纠集西域小国来犯西夏边陲,恰逢周侗和公主回宫省亲,皇帝李延寿苦于无帅无将,甚为忧虑,周侗为西夏苍生之疾苦着想,主动请缨,率领几千人的皇宫卫队,在敌众我寡的悬殊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将来犯的西域小国打得落花流水,使这些小国再也不敢小觑和虎视西夏。所以,李延寿听说周侗卧病,不禁悲从中来,大呼“天灭我西夏矣!”
  第二日天光放亮,梅剑等人齐聚皇宫,商量退兵之策,李延寿六神无主,一个生于安逸的皇帝,注定要死于安逸。李婉儿道:“吾皇万岁,当下有三件紧急军务要处理,第一,赶紧请护城司马下令,除守城门的兵卒外,其他士卒全部到校军场集结,重新调配守城军卒,年轻力壮的士卒守城垛,老弱多病的士卒搬运武器;第二,命右司马在城内招募年轻力壮的百姓充实军队;第三,请宫廷内所有的乐师舞女带上乐器,在北城门楼上载歌载舞,吾皇万岁与娘娘千岁亲临观赏”。
  李延寿对前两件事好理解,就是对第三件不可理喻,道:“李总管,已经兵临城下了,寡人如何有心情欣赏歌舞,而且,还要跑到城楼之上欣赏,这是什么道理?”
  婉儿答道:“吾皇万岁有所不知,古有诸葛亮城头抚琴,四门大开,吓退司马懿几十万大军;今日有吾皇万岁亲临城头观舞,定能鼓舞士卒,震慑金兵,长我西夏国的锐气,灭金国的威风。”
  李延寿听罢哈哈大笑道:“爱卿果然是孤家的大总管,三件事孤家照准。”
  李婉儿估计没错,据派出去的探子回来报,完颜阿骨打果然坐镇中军,直*北门,饷午时分会*近城下。得到探子回报后,李婉儿将一切事务安排妥当,将梅剑带来的几十人分成四拨,各守一门,并嘱咐她们埋伏在城垛下,专门对付金国攻城的强悍士卒。李婉儿与梅剑共同守北门,并保护皇帝李延寿的安危。
  坐在城楼之上的众人,看到正前方锦旗飘飘,尘土飞扬,一个十五万人马的军队,像一群下山的猛虎向城门扑来,中军帐前,战车开道,仪仗相随,仪仗之后迎风飘着一杆大旗,大旗上写着个斗大的“金”字,旗杆下立着一人,看身高在八尺开外,浑身穿着槟铁盔甲,前额戴着束发紫金,身材魁梧,相貌精神,年龄在五旬上下,此人正是一举灭了大辽,威震三川六国九沟一十八寨的完颜阿骨打,左右两边站着大王子粘悍,二王子拉悍。
  此番的完颜阿骨打正雄心勃勃,湮灭大辽,鲸吞西夏,然后逐鹿中原,所以,他这次领兵来犯,气势汹汹,志在必夺。当他们驱车来到城门前,只见城头之上鼓乐玄天,舞女如云,西夏皇帝李延寿在皇后的陪伴下,悠哉悠哉地欣赏乐器歌舞,差点没把阿骨打的鼻子气歪了,脾气火暴的二王子拉悍举旗要攻,完颜阿骨打赶紧制止,道:“慢!西夏皇帝敢如此坐在城楼之上欣赏歌舞,必然是有备而来,尽管古有诸葛亮唱‘空城计’,带兵打仗本来就是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我们不可蓦然攻城,免得着了他们的诡计,号令全军,退后十里,安营扎寨,等探听虚实之后再作打算。”
  “哗”的一声,金兵如潮水般退后十里,西夏皇都暂时无虞,就这样也把皇帝李延寿吓得双腿打颤,六月天如同坐在冰窟中一般,待到金兵退去,赶紧领着皇后退回内宫。


        第二日日上三竿,大王子粘悍领五千人马前来攻城,西夏城门外高挂“免战”牌,粘悍派人擂鼓叫阵,可西夏城内毫无动静,无论粘悍怎么叫骂,城内就是不出来一人,骑着黄骠马的大王子粘悍,更是怒不可遏,一马当先,手举五股托天叉向城门闯来,五千人马如同雪崩一般冲向北门,刚刚靠近城门,城楼之上飞蝗流石像雨点一样将金兵打退百步,气得粘悍用五鼓托天叉将“免战牌”砸碎,看看天色不早,带着受伤的兵卒回归大营交令。
  当晚,完颜阿骨打召集众将,道:“首日西夏国在城头故弄玄虚,目的在于阻挡我军锐不可挡的士气,现在又高挂‘免战牌’,拒不交战。看来西夏确实没有多少实力,我欲明日攻城,何人当担先锋?”
  完颜阿古打话还没说完,二王子拉悍急不可耐地上前请令,道:“今日是王兄请战,明日一战,儿臣定能攻克城池,决不辜负父王对儿臣的期望。”完颜阿骨打清楚地知道,这个儿子性情火暴,做事缺少谋划,道:“你与额伦王子哈里苏同为正副先锋,攻城谋划多听听哈里苏的意见。”拉悍嘴上没说,心里不服,答道:“儿臣遵命!”
  一夜无话,第二日,拉悍与哈里苏一道,领着二万人马,根本不去请战,领着战车云梯开始攻城,哈里苏一旁劝阻道:“二王子殿下,我们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才能攻城,这样一拥而上,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此时,拉悍哪里能听进别人的劝阻,手持“金顶枣杨朔”,打马如飞,将攻城的士卒丢下百步之遥,就在拉悍狂命向前飞奔之时,只听后面金兵一阵大乱,哭爹喊娘,乱作一团。
  原来,金兵进攻的两侧是一片胡杨林,当拉悍与哈里苏丢掉自己的兵马向前奔跑时,从胡杨林中杀出两队人马,金兵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拉悍准备回马来救,哈里苏一把将他拦住道:“二王子殿下,我们是回不去了,那片胡杨林中可以埋伏十万兵马,我们回去,不仅救不了他们,可能连我们自己也要搭进去。”
  拉悍暴跳如雷,道:“我们连西夏一兵一卒还未看到,就这样大败而归,我如何面见父王?”话没说完,催马回救。
  还没等他回归营中,一哨人马将他俩围住,为首的几人不着铠甲,劲身打扮,武功非常高强,这几人正是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中前来救援的人物。
  要说他们对付拉悍和哈里苏,个顶个地绰绰有余,但毕竟拉悍、哈里苏也不是无能之辈,在大金国也算是军中豪杰,人中龙凤,加上二万人马左冲右突,要想立刻将拉悍斩于马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蟠龙洞洞主花子旗手持蟠龙刀与拉悍战在一起。
  眼看占悍不敌,哈里苏斜刺里杀出,槟铁棍由下往上想崩开蟠龙刀,没想到,花子旗中途变招,本来“斜肩带背”的一刀,忽然变成“横扫千军”,这一刀不折不扣地扫在哈里苏的肋骨下,哈里苏喷出一口鲜血窝在马鞍之上,临死前还没忘记催拉悍赶紧往东逃命。拉悍拣回一条小命,像一条丧家之犬逃往东门。
  金兵二万人马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还剩一万多人马冲出包围,向完颜阿骨打报信去了,西夏国大获全胜,花子旗领着三千人马回到城中,缴获武器无数,城中百姓像过年一样欢呼;皇帝李延寿更是欢喜异常,设酒款待,犒赏三军。
  完颜阿骨打得到报信,气得是“哇哇”暴叫,一连两天锐气受挫不说,还损失一员文武双全的战将,都怪自己轻敌,他要立即整顿军马,与西夏来个硬攻,诸将上来奉劝,道:“大王,西夏国不过如此而已,我们一路攻来,势如破竹,这是他们最后一点本事了。我大金国图谋霸业,不在乎一战之得失,何必为此伤了自己的元气,只要我们围而不打,困也要把他们困死,西夏城中的粮食能支撑几月?到时候,我大金国不费一兵一卒,坐收渔利,岂不是更好,也应了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完颜阿骨打听完“哈哈”大笑道:“众将说得有理,本王差点气昏了头,赶紧给回营的士卒做饭,犒赏他们。”
  就这样,金国围而不打,只是派少量人马绕到南门,袭扰向城中供给粮草的军需部队,使得皇都之中的粮草越来越匮乏,军中粮草更是锐减,民心开始不安,许多难民开始肯树皮,挖草根,吃观音土。
  李婉儿与梅剑更是焦虑万分,城中粮草越来越少,就是能饮用的水都要用绳索在护城河中提,即使在护城河中提水也好景不长,金兵知道后,迅速在水中投毒。
  过了半月有余,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弟子全部聚齐,他们带来公主临时购买的粮草,趁着金兵防范不严运进城中,暂时解了城内的燃眉之急,可他们带来的粮草毕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打退金兵,才能保住城中百姓,保住西夏的一点龙脉。此时,梅剑与李婉儿商量,我们这样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即使赶不走金兵,抢些粮草回来也是好的。
  主意商定后,梅剑安排花子旗当先锋,领五千人马前去挑战,自己紧守城池;李婉儿布置宫廷护卫,一旦挑战失败,金兵会趁势攻城,如果城池不保,必须保护皇帝向南门撤出,到西夏国最西南边陲得以喘息。
  是日,花子旗领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在五千西夏兵马的簇拥下,打开北门前去挑战,没想到,刚过胡杨林,就见一队金兵赶着几十辆大车由西向北前进,车上插着三角旗,旗子上写着“粮”,花子旗一声令下,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弟子向金兵粮队冲去,毫无防备的金兵,被这班武林豪杰杀得个屁滚尿流,根本顾不上护粮,只恨自己的爹娘为他们少生两条腿,没命似地逃了回去。花子旗命人将粮草全部运回,留一部分作为军粮,绝大多数分发给老百姓。
  花子旗领着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向梅剑复命,然后,商量下一步计划,工夫不大,就听有人慌慌张张跑来报告:“大事不好,老百姓和军中士卒吃了刚刚抢回的粮食,死了很多,还有很多人上吐下泻,命在旦夕。”
  花子旗听后,懊恼不已道:“不好,我们上当了,粮草有毒。”梅剑赶忙派人把天山解毒散调水,救治没被毒死的军士和百姓,然后将刚刚劫来的粮草收回,付之一炬,用土掩埋。
  里无粮草,外无救兵。整个西夏皇都从早到晚看不到炊烟,干旱少雨的西北腹地,六月的毒日头,几乎能把人烤焦,胡杨木盖的民舍被太阳晒的“噼啪”作响,守城的士卒饥肠辘辘,昏昏欲睡,抱着的刀、剑不时从身上跌落,他们实在是饥饿极了,疲劳极了,困顿极了,排兵布阵行军打仗应有的一切,他们都没有,剩下的只有对皇帝的效忠。
  在城头上巡视的李婉儿和梅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俩实在不想叫醒这些将士,是西夏国愧对他们,更是西夏的皇帝愧对他们。自己与公主一同长大,这些年,公主没有亏待自己,我李婉儿誓死保护皇帝是应该的,为什么让这些无故的军士百姓跟着遭罪、遭殃、遭难呢?她不忍心看下去,一路查看下去,心中有了自己的主意。
  夜晚悄悄来临,虽然没有白天的毒日头,但城里人没有感到一丝凉爽,就连不安分的蛐蛐也“啾啾”地叫个不停。李婉儿跟副总管交代好一切后,让守城的士卒打开北门,自己孤身一人向金兵大营摸去,好在夏日的夜晚,月儿还算清澈,十里的金兵大营一会儿就到。
  还没等婉儿走近大营,一队巡营的官兵“呼啦”将婉儿围在当中,有一名将官模样的金兵高声喝道:“什么人敢在此到处乱走?”
  婉儿答道:“我是西夏国二公主,前来求见你们的大王。”这名将官听说是西夏二公主,不敢怠慢,赶紧前去向完颜阿骨打报告。
  工夫不大,中军帐里亮起灯火,把帐内照得如同白昼,只见金雕虎皮椅上坐着一位睡眼惺忪、微带醉意之人,尽管很懒散,却掩饰不住此人的霸气,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金国大王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抬眼一看,见自己面前的是一位中年女人,并自称是西夏国二公主,心中甚是不解,道:“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一人来我营中,求见于我,所为何事?”
  只见此女子不卑不亢道:“本宫为西夏国二公主李婉儿,奉我皇之命前来议和。想一想,大王劳师远征,劳民伤财,死伤无数;我皇仁慈,悲天悯人,为了避免伤及更多无辜,西夏国愿与大王陛下议和。”
  听了婉儿的话,完颜阿骨打哈哈大笑,道:“西夏国穷途末路,成为我砧上之肉,就连皇帝李延寿也已经成为我的瓮中之鳖;只要我一声令下,大金国二十五万大军立刻像摧枯拉朽一样荡平西夏皇都,现在还谈什么议和?没有议和,只有投降。”
  婉儿立即反驳道:“金国军队的确人多势重,但是,我西夏国也不是你们的砧上之肉,请大王不要忘了,我西夏皇城之中尚有兵马五万,愤怒之极的百姓三十余万,足可以抵挡你们一些时日;我姐夫驸马爷周侗,正在号召中原武林以及百年丐帮,还从他义弟大理国皇帝段誉那里借来兵马,不日将到,到那时,恐怕腹背受敌的不是我西夏国,而是大王你吧!”
  李婉儿的一席话,果然把完颜阿骨打镇住了,心里想:“是啊!曾经听义弟萧峰说过,云南段氏有他一个义弟叫段誉,此人武功了得,一指六脉神剑独步天下,凌波微步的轻功出神入化,驰骋万马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又听说虚竹乃少林寺僧人,与丐帮渊源颇深,杀死哈里苏的就是位武林奇人。如果这样长期对峙,一旦他们的救兵赶到,输赢未可知啊!”
  注意拿定,完颜阿骨打笑道:“议和不是不可以,问题是:议和对我大金国有什么好处?”
  婉儿见出现转机,妩媚地害羞地笑道:“我皇对儿臣说过,只要大王答应退兵,愿将本宫嫁于大王。”
  完颜阿骨打听完此话,勃然大怒,道:“你西夏国前来议和也就罢了,还敢在此羞辱本王,让我退兵的筹码竟然是将一个中年寡妇嫁与本王,实在是欺人太甚。来人啊!将此女抓起来。”
  李婉儿把手一挥道:“大王息怒,要说本公主中年不假,可本宫依然是处子之身,只因我小时候与佛有缘,盾入空门,至今未曾婚配;此番大王到此,也是我俩的缘分。”说完,一脸绯红,娇羞欲滴。
  完颜阿骨打听了婉儿的话,再看她娇羞欲滴的模样,心里像几只猫爪子挠的一样难受,要知道,婉儿虽非国色天香,但也是西夏国标准的美人,由于未曾婚配,没有生过孩子,体形依然窈窕,加之人到中年,脸形身材变成丰腴饱满,而北方人对丰腴的女子更加青睐。
  所以,完颜阿骨打纳婉儿为妃子的念头很快占据上风,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他还要摆出王者的气派,道:“这个筹码太低了,还要割二十座城池作为嫁妆。”
  婉儿道:“大王,二十座城池太少。”
  “哦!公主以为多少为宜?”完颜阿骨打连忙追问。
  “大王,二十座城池算得了什么?想我西夏国虽不富庶,却也是一个怏怏大国,可惜我皇至今无嗣,仅我姐妹二人,姐姐随虚竹嫁到中土,无心念及皇位,只有小女可以继承这个偌大的西夏,现在只要与大王结秦晋之好,等我皇百年之后,偌大的西夏国都是大王你的,又岂能在乎这二十座城池呢?”婉儿婉婉道来。
  完颜阿骨打听后甚喜,道:“来人啊!请公主下去沐浴更衣,然后带到我的帐中。”婉儿躬身施礼道:“多谢大王垂怜!”


        很快,婉儿沐浴完毕,被侍女带到完颜阿骨打的帐内,沐浴之后的婉儿,犹如一朵出水的芙蓉,带泪的奇葩,让完颜阿骨打睁也迷茫,醉也迷茫,恨不能一口将婉儿吞进肚中,急不可耐地要与婉儿行房。

  婉儿在他塞下亲吻一口,闪身一边道:“大王,现在正是月上中天,把酒对月,醉眼看舞,是人生何等美事?大王你何必急在一时,妾身整个人都是你的,还怕跑了不成?”
  “啊……对,对,对,来人啊!给本王上些酒菜来,我要与公主把酒呈欢,共度良宵。”完颜阿骨打高声喊道。
  丫鬟侍女赶紧上来酒菜,还没等婉儿开口,完颜阿骨打一杯酒已经下肚,婉儿手捧酒杯对完颜阿骨打道:“大王,妾身蒙大王恩宠,今日要敬大王三杯,第一杯感谢大王仁慈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退兵罢战,妾身诚心诚意敬你一杯。”说完,将酒杯递到完颜阿骨打面前,阿骨打看都没看,将酒一饮而尽。
  婉儿接着道:“第二杯酒我敬大王对妾身恩爱雨露有加。”说完,又将酒递了过去,阿骨打只是打了个酒嗝,又将酒就喝了下去,嘴里还嘟囔道:“爱妃,时候不早了,赶紧上床吧!”
  婉儿又倒好第三杯酒道:“第三杯喝完,我与大王共享夫爱;这杯酒,我敬大王早日得成心愿,宾服西夏,逐鹿中原。”阿骨打捋着胡须,眼放贼光,眼珠子快要掉到酒杯里,仍然嘟囔道:“对,共享夫爱……”然后,“咕咚、咕咚”几口将酒喝完。
  李婉儿见阿骨打烂醉如泥,她摸了摸怀里的匕首,准备上前结束阿骨打的性命,就在此时,只听帐外“梆……冬,小心烛火!”随后跟着一队人马。
  婉儿只好将阿骨打扶起,连拖带拽地弄到床上,看看确无破绽,婉儿抽出匕首奋力向完颜阿骨打刺去。说时迟,那时快,眼看阿骨打就要命散黄泉,只听“嘎巴”一声,躺在床上的阿骨打没了踪影。
  还没等婉儿喊出一声“不好”,就听前后左右各有破空之声传来,本能的反映,让她提气上纵,可是,她忘了,这里是中军大帐,头顶之上是封着的,帐篷并不高,上纵身形受挫,四股掌力不偏不倚打在她的腹部、后腰、左肋、右肋,别说一个美貌绝伦的女子,就是成名江湖几十年的人物,也要命丧黄泉,好在上纵之势削弱了四股掌力,饶是如此,婉儿也被震的五宫挪位,胸中如四海翻腾,还没落地,就在空中喷出一口鲜血。
  此时,自己前后左右同时出现四个凶神恶煞似的老者,正面的老者一个虎跳,探爪直奔婉儿面门,如果被抓上,不死也是终身破相,对于婉儿这样美艳女人,爱惜容颜胜过性命。她趁着下坠之势来了个“就地十八滚”,想滚出中军帐,然后设法逃离此地。可是,这只是婉儿的想法,这四个老者来者不善,怎会让她轻易离开。
  各位看官,这四个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威震关内,名闻遐迩的“长白四煞”,一套虎伤拳打遍关内无敌手,并且得到西域高人的指点,内外武功兼修,双掌浸透数十年的功力;别说四人同时出手,即便其中一人,也会让养尊处优的宫女——婉儿,束手成擒。老大朴龙上前连点婉儿“肩井”、“大椎”两处穴道,使婉儿动弹不得,这时,从帐门外走进来完颜阿骨打。
  原来,阿骨打微有醉意不假,但他天生海量,尽管之前喝了一些酒,再喝婉儿敬的酒,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回笼酒”,更何况,阿骨打能统领三川六国九沟一十八寨人马,必然有他过人之处。
  他虽然觉得婉儿说的有理,可他对李延寿是否真有一个二公主感到怀疑,嘴上与婉儿虚与委蛇,心中早已拿定主意:“不管你是不是二公主,反正,你的美貌让我垂涎,如果真心做我妃子也就罢了,胆敢‘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要怪我手下不留情。”就在婉儿沐浴时,他已经让“长白四煞”隐藏在帐篷夹层之中,一旦婉儿有个风吹草动,格杀勿论。
  阿骨打睡的床也是暗设机关,当婉儿向阿骨打奋力刺去时,躲在假帐中的四煞看了个真真切切,老大朴龙按动机括,“嘎巴”一声,床板倾斜,阿骨打顺着床板滚到帐外,即便是死人,从床上摔下来也会醒来。阿骨打听到里面没有动静,估计已经将婉儿擒获,这才大摇大摆地从帐外走进。
  阿骨打命人将婉儿带到中军大帐,开始问讯婉儿,道:“大胆刺客,你到底是什么人?受何人指使?速速向我道来,本王可以留你一个全尸,否则,别怪本王让你‘骑木驴’、‘点天灯’,生不如死。”一息尚存、气弱游丝的婉儿,将生死置之度外,打起精神,高声大骂道:“金狗,我李婉儿死不足惜,只恨没能将你这条老狗刺死;我西夏国人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尽管我李婉儿死了,西夏人将会更加前赴后继;古有‘楚人三户可亡秦’,我李唐后裔‘虽有十户,必灭金国’,为我报仇。”
  各位看官,婉儿口中的李唐后裔并非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之后,而是托塔天王李靖之后。
  托塔天王李靖原是陈塘关总兵李渊的部将,时常出没于李家,一来二去,与李渊之女太平产生情愫,尽管李靖深受李渊喜爱,也为推翻大隋朝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因为李靖也姓李,李渊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将女儿嫁给李靖,让这对相爱的年轻人,恨自己错生了人家。
  直到玄武门之变后,开明的李世民当了皇帝,对李靖尊崇有佳,同意将长公主太平嫁与李靖,并封李靖为异姓王爷,封地就在西夏,目的很明显,一是让李靖继续效忠李唐;二是让如雷贯耳的李靖替他守好西北门户,震慑西域胡奴。
  大唐历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到了唐哀帝时期,走向没落;当时在西夏腹地的李姓王爷,看到唐朝劫数如此,毫无办法,毕竟西夏兵少将寡,没办法恢复李唐。
  宋太祖赵匡胤在灭了南唐之后,也想挥兵西夏,可他背上的“蛾疮”越来越严重,想一想,西夏乃不毛之地,人少地贫,也就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戒心,直至“蛾疮”崩溃,闹出“斧声烛影”的典故后,将堂堂大宋拱手让给弟弟赵光义。
  到赵光义龙登大宝后,李靖后裔正式定国名为西夏国,与大宋朝分庭抗礼,时常袭扰大宋,而世代忠勇的杨家将,前期主要是征讨西夏,古诗有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天狼星借指西夏。
  听了婉儿的辱骂,完颜阿骨打气炸胸膛,立即命人将婉儿送上木驴(骑木驴是古代惩罚女子的刑具),“四煞”留下“两煞”保护阿骨打,另外二煞押赴婉儿,就在“二煞”刚刚靠近婉儿,忠勇为国的李婉儿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咬舌自尽,让想要羞辱她的金人阴谋落空。
  阿骨打又要命人割下婉儿头颅示众,就在这时,一条黑色的人影从二煞身边掠过,轻快的身形如同行云流水,在婉儿倒下之前,黑衣人一抖大袖,两股乾坤掌力以排山倒海之势推向“二煞”,这一举动,就连成名几十年的“长白双煞”也始料不及,四掌同时出手,也被乾坤掌力震的倒退好几步,丝毫不敢硬接,等他俩回过味来,黑衣人已经挟着婉儿离开几十步。
  “长白四煞”何时受过此等侮辱,押赴婉儿的朴豹、朴雕卯足轻功随后追赶,可惜他们扑狼扑虎猫上树的轻功,在黑衣人面前,简直就是牙牙学步的孩提,几个眨眼,已经不见黑衣人踪迹;“四煞”只好止步。看到黑衣人的武功,更加坚定完颜阿骨打即刻攻打西夏的决心,如果中原武林、数万丐帮、大理救兵到齐,大金国兵马真的是胜算不大,所以,阿骨打立刻擂鼓聚将,派人通知东门、西门的两路人马,今夜子时同时攻城。
  简短节说,到了子时,东门、西门、北门,完颜阿骨打统领的二十五万人马,如同黑云压城一样同时进攻,忍饥挨饿的西夏兵马,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式打的晕头转向,尤其是北门打的更为惨烈,“长白四煞”在云梯的配合下,攻上城头,与蟠龙洞、朝天洞、仙侠洞、紫云洞洞主战在一起,一个是虎伤拳招招致命,一个是蟠龙刀寒光夺魂;一个是虎扑命门心胆寒,一个是紫霞宝剑催命亡。
  老大朴龙喊道:“攻城要紧,不可恋战。”说完,虚晃一招,跳出圈外,从怀中掏出“无常夺命散”向四位洞主打去,四人知道有暗器袭来,赶紧用兵刃拨打,不打还好,这一打,只听“啪、啪、啪、啪”四声,兵刃上磷光闪过,四下散去,紧随着阵阵毒烟而起,让守城的兵士全部当场倒下。
  “四煞”也趁机向城门杀去,工夫不大,“四煞”已经杀到门口,尽管有七十二岛的人阻拦,怎奈,不是“四煞”的敌手,死伤无数,城门大开,金兵如潮水般地涌来,一个苟延残喘的西夏国土崩瓦解。梅剑用“追天绚日”召唤属下弟子向南门退去,因为,城已破,国不存,只有保护皇帝李延寿逃离皇都,另想他图。
  此后,西夏皇帝逃到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城,取名落帝城,意为皇帝落难住的地方,告诉国人不忘丧国之痛,灭国之辱,但是,李延寿毕竟年岁太大,连惊带吓,没过多长时间一命呜呼!
  他的侄儿李载熙继承皇位,这时的西夏国已经名存实亡,对大宋、大金构不成任何威胁,从此,那个与大宋、大金连绵开战数百年的西夏灰飞烟灭,不复存在,日暮西山的李载熙,也只是宇宙长河中的一颗流星,拖着逐渐消失的尾巴,延续了一段年号而已。


 这真是:

大厦将倾无先兆,只缘安逸不愿劳;

真驸马抱病难救国,假公主舍命报恩情。




天龙八部后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