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讨厌的勇气》

2022-05-02 16:39 作者:黄丿河  | 我要投稿

        终于看完了,怎么说呢,这书的部分内容真的很难让人接受,尤其是后面部分聚光灯的比喻,让我们既不要往后看,也不要往前看,做好当下的言论,让我感到非常不适,资本看了都流泪,虽然他后面有解释他本意不是这个意思,可还是不能接受这个比喻,所以我建议看这书的人一定要把它看完在评论,因为书中还有很多这种上头理论。

        但这本书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目的论”,“人生课题的分离”,“权利之争与复仇”等很多理论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对我们很有帮助,但这本书我只推荐25岁以下的年轻人看,因为这里面写的东西还是太颠覆了,不太适合思想以固定的成年人看。

        看这书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完!整!看!完!,切勿断章取义,你可以看完之后再批判、在反驳,书的内容不多,才两百多页,看书再慢的人最多三个工作日就能看完,如果你只看一半或者一点就发表里面的观点,就很容易被人当傻子看。切记切记!

《自卑与超越》《被讨厌的勇气》你看懂了吗?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以下是复制以上up住对这本书的理解,可以给想看的或者看完的人一点参考。

02《被讨厌的勇气》阅读误区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鸡汤类、心灵启发类书籍,其深度和广度都无法与完整的理论体系相比。也就是说,看完这本书,你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只是有了一个非常浅显及分散的感知,远远谈不上“懂”。(甚至读完《自卑与超越》也只能说了解了阿德勒的理论的一个部分。知名度高的心理学大佬们,都是既能写又能说,有无尽的材料供你深入了解。。。)




常见误区1:“阿德勒是对的,弗洛伊德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心理学界的各种理论和学派,可以理解成我们的“诸子百家”。法家、道家、儒家等等各类学派,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期间,有的学派“上位”,流传久、影响大;有的学派则渐渐没落了下去,后继无人。各个学派之间,有时候并无对错之分,只是对人、事、物不同角度的审视和理解而已。《被讨厌的勇气》中所举的任何一个例子,放到弗洛伊德学派中,依旧能用他们的理论分析得明明白白。反之亦然。




常见误区2:“《被讨厌的勇气》的理论就是阿德勒的理论。”


《被讨厌的勇气》是两位作者对阿德勒理论的主观理解,而并非等同于阿德勒本人、或是阿德勒其他的支持者的理解。这就相当于我们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你写下的只是你理解中的“为什么鲁迅用’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这种表达方式”。


        就我个人而言,本书有些部分的阐述我很认同,有些则显得狭隘了一些。比如阿德勒对于创伤的理解。小标题“创伤根本不存在”激怒了很多读者。在我的理解中,阿德勒是认同这些“造成创伤的经历”的存在的。他的观点在于,面对这种有可能造成创伤的经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方式,从而对人生造成了不同的影响。阿德勒认为,想要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回溯到问题的源头 - 可能造成创伤的那段经历 - 调整个人对那段经历的解读。所以,在我看来,阿德勒并没有否认创伤的存在。 作者:emmlia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0985148?from=search&;spm_id_from=333.337.0.0 出处:bilibili


《被讨厌的勇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