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波西米亚狂想曲观后感(初稿)

2019-04-17 01:03 作者:阿般渡若AbandIo  | 我要投稿

作为一个JO厨,再看我头像。我是怎么认识queen这个传奇乐队的自然不言而喻。

我听queen的第一首歌是《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说实话一开始只是查JOJO梗无意发现的,然后越听越想吼出来这贝斯真的弹得太TM骚了!然后,进了queen的坑一发不可收拾,一听就是整整一天。从中身为JO厨的我还会在一些特殊的曲目比如《killer queen》《made in heaven》中找到或是替身或是替身能力的名字,简直就是双倍快乐!

所以当我发现国内引进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二话不说挑个时间去电影院爽上一爽,我幻想着自己坐在硕大的影院里,四周被杜比音效与那些天籁之音肆意轰炸,我那200元的破耳机绝对无可比拟的震撼,那感觉真的宛如天堂!

而且还能大致了解牙叔这个人传奇的一生(我之前只顾着听歌了没有好好去了解他,这次去看电影的目的也包括于去了解这个传奇乐队的传奇主唱),他的声音如此高昂归功于他的门牙比常人的要大所以被天生赋予了更大的口腔空间;他会如此叛逆与格格不入因为他的出身;他的成功是由那些常人来说对他而言是负担与软肋的部分赐予的,极高的音乐天赋,敢想敢做的快意,还有对孤独的恐惧。

为什么一定要“古来圣贤皆寂寞”呢?他穷极一生,凡夫俗子的争权夺利早已付之脑后,他直到最后想到的也只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可以永远陪伴他,他用他的歌声在呼唤,可耐不住所有人只沦陷于他的才华却没在意过他的内心。所以他才会将自己埋头于创作中,至少在写歌的时候,他就宛如无所畏惧的神明。

也许我是过度解读了,我确实加入了我自己很多的主观意识因为这个文章的标题是观后感而不是影评。我记得电影里弗莱迪向经纪团队解释queen凭什么一定会成功时他回答大致意思是:我们(指四名成员)是四个风格迥异的怪胎,所以我们的歌曲风格也是多样的,我们不是流行的服务者我们是为那些不合群的人诞生的,只有异类才能理解的异类。

理解,永远是他生命的主旋律,他要做的就是呐喊并等待回音。

所以queen的歌曲为什么让我如此着迷?它的高度不是现在流水线量产的口水歌可以比拟的,他们的每一首歌都融入了成员们自己发自内心的呐喊,所以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能无视我心灵的障壁笔直击穿我的胸膛。更何况表演者是queen,直到如今都几乎无可超越的传奇乐队queen了。

奈何人非圣贤,queen也曾走过低谷,甚至主唱弗莱迪在这一次低迷中为自己的生命挂上了沙漏。这段黑色的历史在我看来是牙叔必经的苦难,也是他完成下一次蜕变的前夜。

或许人就是这样吧!直到无可挽回才开始醒悟,并开始再一次正视自己,可我不想在聊这些心灵鸡汤一样的东西,我还是要说影片本身。

最后一个场景募捐演出真的,是queen粉的盛宴。无数熟悉的音律探耳而来,接连不断的高潮,搭配影院的杜比音效,仿佛自己就在台下看着主唱风骚走位,看着鼓手敲出残影,吉他贝斯手疯狂“扫射”。最后的大合唱我情不自禁跟着唱起来,突然之间我的眼角微微湿润,这不像惋惜更像喜极而泣。感谢老天让我认识queen感谢世界诞生一个弗莱迪。那一刻我愿去做理解他的人,虽然不在一个时代,天人两隔,但是看见他我就会找到一种安心的归属感与一份似曾相识的感觉。虽然语言不通虽然素未谋面,但是这里有他的声音,有queen,就够了。

摇滚,之所以深入人心,因为它的真实,因为他让听众不用见其人光是闻其声就知道这个人是个怎么样的人。是个怎样疯狂的人,是个怎样与他人格格不入可偏偏和你胃口的人。成为queen嘴里的“异类”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主唱把自己的声音连同思想,从地表唱到了天堂。

波西米亚狂想曲观后感(初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