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纠正:路由器天线多并不代表穿墙能力强哦
大伙都有个错觉,路由器天线多穿墙就强,大概是出于一种惯常思维的推测吧“多根天线一起发射信号能量重叠,穿墙能力一定越好”
它们可能长这样

可能长这样

又或者这样

天线主要作用是接收和发送信号,而穿墙能力取决于路由器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
80后和90后都有玩迷你四驱车吧?那么,你认为在同样的电动机,电池,齿轮比的前提下,8个轮子的迷你四驱车比4个轮子的快吗?这典型的屁O大SHIFT就大逻辑嘛~
WIFI信号是电磁波,它是能量的一种,我国对家用路由器发射功率是有限制的哦~它们被限制在“不大于100mW”。也就是说不管你买的路由有100根天线还是4根,它们的最大发射功率依然被限在100微瓦内(或刚好100微瓦)。加拿大,美国,欧洲地区,路由功率上限则是210微瓦左右,SO,想让路由穿墙更强,只能刷个当地固件;也有厂商出于成本考虑,不同地区供应的设备硬件完全一致,只是固件不同,更改路由时区会让其变更大发射功率,根据某些网友反馈,在米系早期路由上确实有效果例如AX1800,但到了之后的产品,此法似乎已没用了。
路由多天线的真正作用有三:理论上获得更好的信号覆盖能力,MIMO技术,波速成型。
多天线信号覆盖很好理解。
而MIMO技术,可以理解为多车道。
MIMO全称“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由于多条车道,因此可以一边发射一边接受信号,即多天线同时收发。过去只有一根天线的路由器,相当于单车道只能传输一路数据。而现在的多天线路由器则像是多车道,可以同时传输多路数据。这样不仅提高了频率的效率,也提升了系统的容量和终端的速率。
最后是波束成形,它是一种通过对多天线接收到的各路信号进行合成,形成所需的理想信
号的技术。这项技术源于自适应天线的概念具体来说,波束成形技术首先在接收端对多天
线阵元接收到的各路信号进行提高权重的合成,以形成所需的理想信号。从天线方向图的视角来看,这等同于形成了有最大指向的波瓣方向。
是不是有点晕?唔,我想了想,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比较好理解?
无线电信号是球形的,现在可以想象向水面投掷了一个石子,现在产生了一个圆形的水波,就把水波想象成无线电波吧。现在左右手同时各投出石子,现在同时产生了两个水波,两个水波会相互干涉,而干涉区就产生了一个有方向的波,现在,调节左右手的力量,就可以产生偏左干涉和偏右干涉的波了,这样说好理解吧~~总之别再认为天线多穿墙就强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