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症有哪些毒药?以毒攻毒真的靠谱么?

在中医的癌症治疗上有以毒攻毒之说,所谓“毒药”就是一种副作用比较大的中药,这也是用药攻邪的一种方式,能用到的中药有很多,那么,癌症治疗有哪些“毒药”?以毒攻毒治癌真的靠谱么?怎样辩证应用呢?
治疗癌症比较知名的“以毒攻毒”的药物,大家比较熟悉的有2种分别是斑蝥和蟾酥。斑蝥性味辛、寒,有毒。有破血、攻毒、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斑蝥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升高白细胞,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这个药有大毒,内服要慎之又慎,凡体质虚弱者,心、肾功能不全者,消化道溃疡者,以及孕妇均禁服。
蟾酥呢,性味甘、辛,温,有毒。能解毒消肿,止痛开窍。据研究,蟾酥毒素和次毒素均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主要用于食管癌、胃癌、肠癌。因其具有麻醉作用,在癌肿疼痛的治疗中应用最多。
在癌症治疗中,以毒攻毒是中医治疗癌症的一种方法,但应用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一是要控制剂量,选用替代或炮制后的相对安全的药品,比如用干蟾皮代替蟾酥,二是要注意配伍,减毒增效,三是要注意中病即止,四是要随时观察用药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抗癌作用,又减少药品毒性对人体的伤害。
在这里要提醒一下癌症患者,在治疗中无论应用什么样的治疗方式和方法,一定要在充分辨证和辨病的基础上进行用药,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先看病,后用药,癌症患者又是体质上很特殊的群体,用错药物对于他们的病情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如果您在癌症治疗和用药上有任何疑问和难题,请把它写在评论区,我会为您一一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