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记】一大波美食图!三步一烧烤,顿顿不离肉,慕了!


“每个新疆人的灵魂
都是与众不同的味道”
为了吃,想再住一万年!

新疆有三美——美女、美景,和美食。
But今天我们只谈美食,大盘鸡、拉条子、烤羊肉、烤包子、馕坑肉、抓饭、缸子肉、丸子面、米肠子、面肺子、纳仁、鸽子汤、酸奶、冰淇淋、奶皮茶、哈密瓜、香梨、白杏、大枣、无花果、葡萄干、沙朗刀克……47个民族万种美食,没有一个1T的胃千万别来!
不到新疆,不知道祖国的幅员有多么辽阔。而也是在这里,小猪第一次知道了吃肉吃到爽究竟是何种滋味。2019年国庆的时候从魔都前往喀什,顺道去了库车,阿克苏,塔县,最后从乌鲁木齐飞回,深感——新疆是一位被过度忽略的美食大家,单是各种甜美的瓜果,和永远也吃不腻的、性价比高到令人震惊的烤肉,就足以成为美食者的天堂。而只有真正来到当地,才能打破“新疆只有烤肉和馕”的偏见。
烤肉就是生命之光,岂止肉串?

新疆的烧烤,本来就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好不好吃,得分人。中餐有个重要词汇是无法翻译成英文的,叫火候。不同于东北锦州烧烤烧烤种类的花团锦簇,和烧烤配料的复杂。说起烧烤,新疆是绝对的流量霸主,基本就是围绕着羊做文章的。1986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就已经在央视春晚演起了小品《卖羊肉串》。挺着大肚子、带着花帽子的新疆大叔们把孜然的味道传到了一地又一地。在新疆吃肉吃的就是气势,吃的就是野性。
在喀什吃到了本次新疆之旅最攒劲(好吃)的烤肉出自——蓝公羊烤肉店,不接受反驳,以至于我前前后后踏入这家店三次,连当地人都以为实至名归,即使语言不通(除了老板能中文交流),我指手画脚依旧吃肉吃野了。
必须承认,新疆这里的烧烤水平,大致上维吾尔族>回族>汉族。肯定有人不服认为自己的实力不在维吾尔大叔之下,我承认个例,但是基本上说,这是事实。许多维吾尔族小家伙从小就开始在巴扎上串肉,卖烤肉,耳濡目染,得到一身烧烤的好功夫,对火候,肉的挑选,调料的把控,在不断练习中已经妙到毫帧。

新疆人特别爱喝茶,爱到什么程度?就是每到一家店,周遭的人统统先喝一杯茶,每家店的茶又各有韵味,万变不离其宗的便是玫瑰、红茶一类。

在新疆,烤肉就是生命之光,每天不撸上几串都觉得日子过的不完整。不过有趣的是,羊肉串,在新疆朋友那里,地道的叫法,应该是“烤肉”。南疆风格的烤肉,总爱配个馕。

烤肉讲究羊肉要新鲜,讲究现杀现烤绝不用过夜或者冰冻的老肉(过夜的肉算老肉)。羊肉不仅讲究新鲜还讲究嫩,烤肉的羊用肉质细嫩羊羔肉,不用老羊肉。最重要的是新疆烤肉的调料十分独特,而且每家都有自己的调料秘方,所以在新疆每个烧烤摊的烤肉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就站在店门口看都觉得馋涎欲滴,烤肉一定要用扁的铁钎子(红柳烤肉除外),外层火烤,铁钎随时间越来越热,让内里的羊油也滋滋作响。






蓝公羊烤肉摊上除了羊肉还有羊心、羊肝、羊腰、羊筋、羊肺、心血管……应该店里所有的品类我都刷了几遍!最惊艳的当属烤腰子,从未吃过这样肉质口感的腰子,大快朵颐,不仅量足价平,完全没有膻味,其外圈的油脂更是平添一份入口的美感。烤肝子也是脏器界一番,被羊油牢牢包裹,一块块内里软熟,外层也不会过分焦感,吃起来是肝子的绵密。做得好的店一点都不会有怪味道。
一只羊也被新疆人吃到了极致,追加了两次丸子肉和油包肝,羊油润唇,要提一下老爹最爱之一——丸子肉,平日里从未吃过,就跟日式烧鸟店的鸡肉丸子很像,把羊肉几个部位剁碎后捏合做成的肉丸子 ,口感松软却又香甜,一口气吃到不同部位的羊肉混合体,还充盈汁水的那种。
这家店有什么令人不满意的?当然有!语言不通的我们俩第一次来,完全就被忽略了,就因为好吃,我第二天五点就过来二刷,要知道新疆这边落日是晚上八点左右了,我提前过来羊肉下午茶,依旧想为蓝公羊疯狂打Call!

还有一家印象非常不错的,仅次于蓝公羊,那就是——土工羊烤肉销售店,这店名也是傻傻分不清楚,门面有些不起眼,主要是对面的网红人满为患,然而对面的网红实在不行(主要是在某美食网人气很高)。也只有门口烤肉小哥中文不错能交流。



俩人继续撸串,烤肉串,烤腰子,烤肝子和排骨肉,价格都很合理,基本上除了腰子都是四、五块一串,然而就是被这家的羊排骨肉给抚慰了,不仅肉多排骨香而且一口下去油脂很香哦,搭配店家的茶水,很可!不过肝子少许欠缺一些,火候略过头,但肉串依旧好吃。

这两家是单纯街边烤肉串店,烤肉虽然是维吾尔人最爱吃的饮食之一,但是按照传统礼仪,烤肉不算是能上大雅之堂的饮食,非亲属关系或者关系要好的客人是不能用烤肉接待,带着老爹去葡萄园架子下吃了一顿当地小网红——多斯屯恰尔巴格美食。无论中午或是晚上总是络绎不绝,葡萄架下的座位最畅销,茶具也很有异域特色。




肉串肥瘦相间,而且丸子也不同于之前,肉是松软型的,整体颇为满意,这家不是重口味的,倒是可以推荐很多人来调剂,烤肉另外追加了,丸子烤肉和肉串值得推荐的。






对新疆的萝卜丝有些刮目相看,虽然是融合口味,依旧不乏自己的心意,酸辣开胃之余却不厚重,凉粉同样清爽。倒是在这里第一次吃南瓜馅儿的薄皮包子,意外的不错,里面是原味的南瓜粒,是新疆土壤里的小清新,没错了!



在喀什的时候,专门请教了老爷爷,如果要用一句话解释清楚什么是缸子肉,可以套用一句歌词的格式:大锅羊肉的弟弟、盆盆肉的弟弟,它就是缸子肉。在喀什,很多人大清早就有人点一份缸子肉,加一个馕当早餐。
这家喀什排名第一——艾尼纯羊烤肉店,网红烤肉第一名,于是我俩特意过来看看好在哪里?结果网红气质过分浓郁了,烤串来不及,缸子肉来不及,导致口味严重不ok,肉串的口感层次不齐,缸子肉没有熟透就拿过来了,汤倒是很清的羊肉本味,只可惜肉不行,火候和时间不够,光顾着生意,没法顾及品控。如果想来还是待人少好些。还有一家网红——艾尼加帕儿饭馆的肉串和缸子肉,并不推荐(认真为大家排雷),那到底去哪里吃称心的呢?小巷子里有很多无名店。
不止是肉串,馕坑肉、烤全羊、架子肉也被囊括进了烤肉的范畴。馕坑肉就是用烤馕的土坑烤肉。剁成块的肉要先经过腌制,每家的腌料都有所不同,但都不会过于复杂,以免盖过肉的香味。因为多了道腌制工序,馕坑肉的口感比一般烤肉更丰富,就算吃不惯羊味的人也可以大快朵颐。


在喀什日日吃串,没机会吃上馕坑肉,于是铁了心在阿克苏找了一家老店试试——奥孜地雅餐厅,在王三街上已经开了很久了,而且地方非常大,过来吃饭的时候楼上维族一大家族在办生日宴非常热闹,上去看到的现场也是颇有氛围,布置得也很有特色。馕坑羊排等了蛮久的,是那种咖喱色的,其实就是油的关系,吃的时候没有特别热了,这点没有很满意,虽然味道蛮好的。

想来烤肉串最原始的做法仍是将肉用红柳枝穿起来,烤的时候只撒盐和黑胡椒粉,甚至黑胡椒粉都不用放,吃的就是原汁原味。这家的肉串和腰子也不错,只能说中规中矩,不过大店唯一的好处就是服务和环境都到位了。体会到了那句话——真正的新疆美食,绝对不在高大上的饭馆里,街头,才是每个正宗新疆味道的归属地。下次还是想去吃吃看有没有更好的馕坑肉!



架子肉还是想吃的,想着第二天要离开乌鲁木齐了,怎么着还是想吃一顿,这家店是在某美食网站上搜到的,加上当地司机的认证,于是欣然前往——羊排王架子肉。店小是真的,人多也是真的,只卖架子肉和烤肉串。招牌的架子肉可以论斤点,要等一会儿,因为架子肉是放在坑里烤出来的,味道真是香啊,还是会滴油的那种。小心翼翼慢慢拿下来,就抓在手里啃,调味也是很有烟熏风格了,一份吃完完全不够,继续追加。不过他家的调味一个样,烤肉和架子肉口味会重复,推荐点架子肉就好啦。



手抓肉,配着皮牙子。要小羊羔才好吃。羊羔肉还是最干净最原味的好吃,吃了两家闭门羹 ,最后走到这家尝尝味道——魏家羊羔肉,可能是想了很久,感觉挺满意。小店是本地老字号,待客的小哥很热情,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两个人先要了两斤手抓肉,送上来搭配的茶水,皮芽子还有韭菜。此时此刻,自然没有那种乐趣比直接上手更让人兴奋啦,直接用手抓起一块,放进嘴里大块咀嚼,嫩嫩的肉块,胶原蛋白的外皮,还有肉筋一起在口腔内变化,舌尖兴奋的就要跳起来了,老爹说好吃啊,想再吃一家比较看看,可惜飞机不等人。
对于吃烤肉,我很有一套原则:瘦的可以分给你,但那块烤焦了的肥羊肉必须留给我!炭火烤过的油脂香简直是美拉德效应最完美的呈现,怕油腻的话可以配上一壶薄荷茶,不过说起茶,南疆的茶馆深得我心。或者手抓肉,架子肉,总有一款适合你!
数百种面,哪款是你的OMG?
去新疆,都躲不开一个魔咒——发胖!对于面控的小猪而言,新疆地域特色面条也是各有千秋,各领风骚。喀什拌面、托克逊拌面、奇台拌面、伊犁拌面等等,一开始傻傻分不清楚,吃了以后觉得都非常中意,是那一抹重口味啊!喀什拌面通常用白菜、西红柿、辣子、肉炖炒出拌面菜,拌面里还加少许粉条。喀什拌面追求原汁原味,菜多汁多。托克逊拌面最著名的是韭菜拌面,小白菜拌面、油白菜拌面也比较出名,而伊犁拌面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碎肉拌面,切成小丁,再配以大白菜、辣子、西红柿炒出拌面菜。


依孜哈尔茄子拉面馆——这里的茄子拉面似乎很有名,对面两家都是茄子主打的,不同于对面那家,这家游客就很少了。拉面里的茄子软糯香甜,而且并不会像红烧落苏(细长条茄子)的油腻,搭配番茄、洋葱和羊肉一类的,果然是下饭下面的优秀浇头,味道也不会很重口,拉面本身还透着微微的嚼劲,这碗面好吃 !


烤鸽子、肉串还有丸子烤肉都不错,不过没有惊艳,拉面可以下次回来再吃。


吐木初克羊肉拉面馆——入夜了生意还是火爆。当地亲民的价格吸引一波一波本地居民过来。这家店主打拉面,当然烤串也不错,比较特别的是这家菜单还是挺丰富的,拉面是典型的本地浇头,茄子、羊肉、蒜叶和番茄等等,面条是宽一些的皮面,口感倒是顺滑也有点嚼劲,整体是很ok的一碗拉面,我俩吃的很开心,主要和维族爷爷同桌吃面,大家都很认真。


胡尔散饭店——王府出来寻觅午饭,老城门口一排店中午开的寥寥几家,这家门口的烧烤味道很香,点了托克逊面——强烈安利!是现拉的拉面做的炒面,油润度吃着面条口感也很好,口味略微重一些的,底料的葱姜蒜是不会少的,同样,下面的肉是羊肉,满满一盘,简直不要太实在,作为一名面食忠实拥趸,“肉+辣椒+面”的组合,就让小猪留在新疆吧!


点了四串烤肉串,结果被库车的份量和味道给爽到!好吃唉,很大块,价格也便宜,瘦肉、肥肉,还有肝子穿梭于其中,一串性价比令人满意,这也是南疆烤肉特色。除了小店根本来不及服务之外,是令人幸糊的。


这家无名小店,我大概能记得位置,实在是美食网站搜索不到只好作罢,这一份看着就令人食指大动的——炒揪片,真是揪住了我的心。说到新疆的揪片子,其实和山西人有关的,早年间,山西人在乌鲁木齐(迪化)开设了一个“山西驼场”,那些年间,经过乌鲁木齐经商的驼队都会在山西驼场里稍作休息,而山西人所带来的面食,也就这么开始在乌鲁木齐温暖着各地来往的骆驼客们,辣椒、大蒜、羊肉,看似一样的食材却成就了不一样的面食,简直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好了,再次深刻领悟到“走出去,吃货的视野欲望更宽阔”。无论是什么样的美食到了新疆,都融合形成了新的新疆的特色美食。(这家是老板兼厨师,虽然中文不太好,但能明白我们的意思,一定还会再来!)


帕珂伊紫美食——干煸面,旅行最后一餐,随便找了大巴扎门口的一家小店,没想到大部分本地人这个点还在下午茶,面条端上桌的色面是可以的,面条是有质感的,藏在里面还有韭菜和羊肉一类,撒上了白芝麻增香,不知道是干煸的做法偏咸还是这家店调味偏咸,除了稍微盖鲜之外,算是不错的出品。




吃完了重口系列面,那我们聊聊不重口的,比如菜盖面,比起本地老字号——老地方菜盖面,我俩反倒更喜欢默默无闻的白金美食家(美食网站上搜不到,特地记了店名)的菜盖面,进店的时候维族老板一个人在吃馕,跟我们唠嗑来阿克苏市已经十几年了。南疆各地的人都喜爱菜盖面,菜盖面的菜是由多种蔬菜混搭炒出,清淡且不失营养,多味又很自然,我也点了一盘菜盖面。但当面上桌后我才傻了眼,菜多不说,面也是一大盘。这家的菜很新鲜,炒的适中,面条软口但依旧有劲道,这是拉面师傅的功力。
老地方菜盖面,面条也是手工的,之前吃的一家会很劲道,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家的菜盖面会柔软一些,浇头自然也很丰富,洋葱、辣椒、羊肉和番茄等等,大体类似,只不过调味偏番茄香味,会很开胃,见很多维族人下午会来上一碗垫肚子,跟老板非常相熟。

当地人似乎更钟情于老地方菜盖面的烤肉,只卖排骨肉和烤肉串两种,我是偏爱这家的排骨肉胜过烤肉,相比魔都来说,肉质比较香甜,和喀什的不同,到阿克苏这里的肉串调味会多样些,不过排骨仍旧是不客气的大块!


太白松鸡蛋面烤包子烤肉店——鸡蛋面,本次新疆之旅最小清新荣誉就颁给这碗拉面了,汤底很清爽,是番茄的酸味和淡淡的羊肉汤,泛着微甜微酸,而细面略有些透光,是爽滑干净的,这是无论哪个地方人民都能适应的一碗面。
话说阿克苏的店名都很有趣的,店名就是所有卖的东西加起来组成的,比如太白松鸡蛋面+烤包子+烤肉,就是这家店所有的品种,简单直白有啥不好呢?味道好,所以每日下午就开始座无虚席,据说中午过来是要站着吃的。

这里的烤肉串就和之前吃的任何一家做法都不同,主要是用油和面粉给肉串裹了外衣,虽然也是原汁原味,但我更中意那种不加修饰的简单款。那为何维族人会那么喜欢这家店呢?嗯,让我们继续吃吃烤包子吧!
烤包子 or 薄皮包子?
新疆的包子有很多种,薄皮包子、类似生煎的包子,而我最喜欢的还是烤包子。烤包子用半肥半瘦的羊肉、皮牙子调成馅,像折纸一样折进四四方方的死面皮里,贴在馕坑壁上烤(好像我们吃的大饼做法一样哎),只要十几分钟,包子就变得鼓鼓的了。


太白松鸡蛋面烤包子烤肉家的烤包子刚出炉,本地居民都纷纷过来,三十个,五十个一买,我都惊呆了!不甘示弱抢了两个先,刚出锅的烤包子到手还是烫的,简直好吃炸了!皮非常酥脆,馕坑烤出来的面食,都带着一种特别的香味。调味过的羊肉馅特别入味,一点都不膻。饿了的时候,买两个香香脆脆的烤包子垫肚真是超满足。于是,第二天我又过来了……

OMG!吃它!吃它!吃它!
本次旅行中烤包子第一名当属这里!


印象中还有一家烤包子也非常给力,那是在迪丽吾祖尔美食馆里意外遇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本寻觅来这里吃烤肉,结果最后又被门口的烤包子吸引,忍不住又吃了一个,老爹已经放弃了。趁热咬开,内陷儿是小肉丁,伴随羊肉汁儿,咸鲜搭配包子皮一起,刚好哦!
记得在喀什百年茶馆门口也有两家包子店,艾孜麦提烤包子店的可以试试看,而开到晚上的爱乐热木肉馕烤包子实在是不行,包子皮不仅面粉过多还粘牙,给大家排排雷,景区美食须谨慎。




言归正传,迪丽家还有中文非常好的店员,遇到的时候都有点感动了,在吃过拌面和大盘鸡之后,俩人又馋虫上身,点了烤肝子、烤肉串、烤腰子和排骨肉,等待期间就继续喝花茶,这家的玫瑰茶很香,肝子好吃唉,是本次旅行第二个让人喜欢的肝子!还是外层烤透了,里头还是粉粉的,排骨肉大快朵颐,烤腰子一大串两块哦,真的是油包腰子的酣畅淋漓,可能很多人嫌弃油腻,可我觉得是那份羊油赋予了腰子更具立体感的生命力。入夜了,本地人渐渐多起来了。



刚刚还觉得烤包子胜过薄皮包子,后来去了库车我立马想收回这句话,在老城出来的两排美食街上,有一家不知名小店门口,一大锅薄皮包子冒着热气,心痒了吧?老爷爷说只卖薄皮包子,只见他用馕当容器给我们盛好,吃第一口就停不下来了,两块一个,我连吃两个。好的羊肉,似乎带着一股奶香味,简单的盐调味,结果是吃了羊肉灌汤包似的,充盈着羊肉原汁原味的鲜香,且肥嫩不腻,包肉多汁,不禁让人味蕾涌动,那叫一个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次最好吃的薄皮包子,就是你了!
最原始的手抓饭不是红萝卜,What?
小猪是个不太喜欢吃白米饭的人,不知道各位还记得曾创下世界吉尼斯世界的新疆菜么?其中一个就有它:手抓饭。一般盛大的节日和值得庆祝的日子,它都必不可少,大盘的抓饭里,有简单的胡萝卜,当然最最最最最诱人的还是那大块的:羊肉(运气好就能分到羊肋排)。爱吃肉抓饭,就多加份肉。这次去新疆发现最原始的抓饭只用黄萝卜,这种做法南疆至今还在沿用,比如喀什,但现在为了追求抓饭的色泽,越往北地区也适当加入了红萝卜,就像我平日里在魔都吃到的,额外还融入了葡萄干一类。



金米抓饭店——早上吃抓饭,精神一百倍。一早过来已经有很多当地人过来了,特别有秩序也很安静,语言不通的我俩就比划了一下,两份抓饭和酸奶。基本上这儿的抓饭都是二十二块一份,一大份的量可以当午饭吃了都,羊肉随机的,店员给我的正好是羊排,羡煞了我老爹,萝卜丝凉菜搭配是这里的经典,也是酸爽开胃。抓饭里面的黄萝卜真的特别有爱,肥嘟嘟的口感和米饭的融合度完美,微甜微油,不知不觉一大碗饭就吃完了,羊排啃啃,两只手上都是羊肉味儿。



艾力扎提抓饭馆——虽然对网红我有偏见,但这家可以撕下标签。这家在喀什排名第一的抓饭店在当地人气很高,不仅游客多,本地人也不少,大家就凑在一起吃抓饭。流水线准备好的抓饭,酸奶还有小菜,自己看准座位赶紧做下来,店员会提供茶壶和碗。羊肉的部位随机,羊腿羊排还是羊碎肉,全凭运气,这家的抓饭里搭配了两种萝卜,不过还是黄萝卜多一些,米饭油润度也不错,酸奶质地很厚实 酸奶皮也非常喜欢,虽然小小一碗,不过吃着挺满足的。想来吃记得请早。
一直觉得抓发做难吃不容易,乌鲁木齐就出现了一家,巴尔巴餐馆看似正宗,实则口味早已变了又变,不仅没有抓饭的油光,也没有好吃的羊排。
新疆人的本命食—馕
馕堪称新疆人的本命食,去烤馕店买馕的人都是拎上满满一袋子回家,可见馕作为主食在新疆人生活中的地位。在新疆馕的种类有很多很多,大的,小的,油的,干的,等等等等简直太多了。我能白嘴干吃一个,越嚼越香,一点也不噎。赶火车的晚上,也习惯了像当地人一样买个馕来当干粮。街头巷尾都有烤馕店,一定要找本地人开的才正宗。



库车大寺出来,我看到了超级大的库车馕,跟风买了一个,比对一下看看有多大,真是超乎想象!库尔班江打馕店(这家店虽然某美食网站没有,不过竟然被我成功添加了)。小小的店面是自家人在做,买的时候门口没有人,他们还在工作。大致分为四款(其中新疆馕就有好几十种,这也是看了馕城学习了),要了最大的库车馕 ,四块一个,美丽的新疆小姐姐给了我们刚刚新鲜出炉的,好香好脆,里面吃到了洋葱,小葱等,而且吃口是越嚼越香的米香味,搭配花茶其实最是当地风格了,不仅管饱也是健康的食物。
让我想起了在喀什的百年老茶馆,每天去茶馆喝茶是当地维族老人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一壶茶,一只馕,体味慢节奏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大家唠叨家长里短,谈论八卦天下事,沿用着这种古老的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着信息。
让我们一起“吃鸡”吧!
地处西北的新疆,由于地理原因,这里的冬天特别长,为了抵御寒冷,获取热量,“大盘盛菜,大口吃肉”是他们的日常。所以古语有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乃真理。


既然说到大,那就必须要说下新疆的特色之一:大盘鸡!开火,颠勺,爆炒。洋葱,辣椒,土豆,鸡肉,依次放入锅中鸡肉的浓香渗进土豆的香软被炒至浓香软烂入口即化,在配上一份大宽大面,足矣。双苹果大盘鸡店——喀什的大盘鸡专门店之一,本地人都是每桌一大份大盘鸡,我们两个像是不速之客,赶紧坐下点了中份的(语言不通还好有图片)。这里的中份其实是我们平时吃的大份,土豆,洋葱,辣椒等葱姜蒜辣吊鲜味的食材必不可少,咸鲜之中透着辣 ,是香辣而不是劲辣,搭配的一小份面皮,吸满汤汁是吃的最佳时刻,鸡肉少许塞牙也罢,并不影响整体口味。


既然说到鸡,干脆提一下椒麻鸡,和过油肉拌面一样,这也是融合菜。椒麻鸡借鉴了四川的做法,因地制宜加了皮牙子,味道麻辣偏麻,很有川菜的特点。跟大盘鸡的吃法有些类似,宽宽的面条滑溜筋道,又很容易吸进汤汁,反倒衬托着鸡肉没那么入味。最后我们把面吃的精光,剩下了几块鸡肉。一份好的椒麻鸡必须整鸡一定要手撕,不可刀切,刀切的碎骨头会极大地影响口感,而手撕能让鸡肉骨肉分离,口感更加筋道。可惜乌鲁木齐的老字号——红冠椒麻鸡,没有让我回味太多。

干煸鸡,又是新疆另一种鸡的做法,这家也是无名小店的满分出品。干煸鸡这个鸡的特色是做起来简单快速,吃起来口感外脆里嫩,香麻辣口,此三味也。吃这盘鸡的时候,我俩还喝着大乌苏,战斗力在普通人眼里算很强的我们,在干煸鸡里不断挖宝,感觉一只鸡怎么也吃不完,越吃越香,越香越辣,越辣却越想继续吃,就是如此循环往复,价平味美,夫复何求?
新疆人爱鸽子汤,我out了!
新疆人酷爱鸽子,老城的屋顶都会有鸽子棚。巴扎天的时候会有专门的鸽子集市,水泄不通的市场里全是本地人,拎着各种品类、被关在笼子里、布袋里、或直接揣怀里兜售的鸽子。一鸽胜九鸡的说法足见鸽子是肉中人参,但内地吃鸽子极少,因为腥。



喀什的色满路一定要去!整条街都是专门吃鸽子的店,也没有菜单,固定的几个菜——整只鸽子、鸽汤、鸽汤面、鸽汤泡馕,辅料鹰嘴豆( 豆类中营养最丰富的)。吃高粱飞蓝天长大的肉鸽子,用文火熬出来的汤鲜美味浓,这个是必须要喝的!因为熬制时间久,嫩肉很容易滑落,特别的是这里的鸽子汤都会搭配鹰嘴豆熬煮,汤底里的鹰嘴豆相当软糯了。


烤鸽子好像也是这里的特色,将鸽子对半或者分成四块,事先准备好的杏树或是桑树木炭,师傅们会边烤边加盐,孜然等调味品,并不时翻动烤架,等待噗噗渗出油,香喷喷是也。虽然在喀什,库车吃到的烤鸽子皆有特色,大都很不错。
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乌苏”
凡是去过新疆的人,一定要做这件事才算得上到过新疆,去一家饭店,喝上一顿“夺命大乌苏”。偷偷告诉你们,我顿顿在喝……嘘!

华灯初上,喝到一半,身边的朋友突然举着夺命大乌苏,请把大乌苏倒过来,哈哈!每每到了饭点,小巷子里都会传来不同的香味,你不一定能闻来香奈儿、迪奥还是兰蔻香水的区别,但仅仅靠香味就知道这家的烤肉怎么样,这家的过油肉正不正宗,这家的馕是不是刚刚打的。半瓶下肚就开始上头,配上新疆的羊肉,飘飘然之时,你才算真的来过新疆。



大盘鸡拌面烤肉炒面烤包子薄皮包子鸽子汤烤鸽子汤饭丸子汤凉皮凉粉凉面烤全羊馕包肉抓饭粉汤九碗三行子清炖羊肉炒米粉拌米粉马肠子面肺子椒麻鸡辣子鸡胡辣羊蹄……就两个字:攒劲(好吃)!
唠嗑能力有限,虽然还有很多美食和故事没有PO(喜欢的话可以私聊),但新疆是绝对的肉食爱好者的天堂,所有的减肥誓言都会被忘得一干二净,在新疆三步一烧烤,顿顿不离肉。从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口馕开始到深夜里的羊肉串,每吃一口都恨不得向天再借五个胃!新疆美食和减肥你选哪个?我带上你,你带上钱,我们一起去新疆吧!

新疆的饮食在整个中国来说并不是最丰富的,
但是却是最特别的,
一旦你来过之后,
再也不会忘记那种在内地怎么也无法复制的,
一种豪迈的,
复合了西域香料的自然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