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守立讲论语第22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愚民政策吗

2022-12-10 10:59 作者:吴守立国学智慧  | 我要投稿

#公众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成都少年领袖演说班

#视频号:吴守立谈家庭教育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第八》

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成,这个百姓就让他笨笨地做,不能让他知道。

于是,就衍生出很多想法,说孔孟就是搞愚民政策,怕百姓太聪明了,会跟国君去抗争,把百姓弄的笨笨的就 好了,诸侯喜欢这种人。

真的是这样吗?

民可使由之的由是什么意思,跟从着简单的原则去做,叫做由。

不可使知之的知,就是完全明白高深的理论,然后去做。

这句话的本义是指,一个为政者,要领导一方百姓,必须要考虑百姓有上智下愚之分,任何的施政都要体恤到他们,把它简化到简单,只让老百姓看着为政者怎么示范,然后跟着简单的原则做就行了,这样自自然然,上智下愚都能够得到无尽的好处。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古代的明君,他们都知道礼乐能够治国,礼乐推行于国家政治,就可以使国泰民安。

礼乐推行于教育,就可以使一个人变成彬彬君子。

这个礼,什么时候应该行什么礼,每个人都可以学,上智下愚看过都可以学。

但是如果你要教导到所有的百姓都明白礼乐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本性,本性又是如何通往大道的。

坦率地说,别说一般民众听不懂,就是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也未必能听得懂。

因为这个民智有高下,所以教育不得不顾及上智下愚。

对普通百姓来说,事事不必说很深的道理,叫他们跟着简单的原则去做,他们就能自自然然得到很多的好处,这个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本义。

我再举一个军队的例子,军队每天早上唱军歌,晚上唱军歌,走路出去踢着步伐唱军歌,那些军人自自然然就会升起爱国心。到了打仗时,他们更是慷慨激昂地唱军歌。

为什么叫他们唱军歌而不唱爱情歌曲,如果他们整天唱爱情歌曲,队伍铁定要瓦解,对吧?唱个“点歌的人”恐怕都要当逃兵了,这很自然的。

他唱军歌,他的热血自然会飞扬,就想着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你只是站在讲台上告诉他们要爱国,要抛头颅洒热血,都达不到效果。

这个就是“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对一个老百姓来说,你只要提倡一个简单的动作,就是平日看到国旗要敬礼,尊敬国旗,国庆挂国旗,百姓自然有爱国心。这个就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这叫做民可使由之。

再举个例子,一个人只要每天多运动,吃自然的食物,不必读太多有关健康的书,他自然就很健康。

比起你关在空调房里,研究什么健康食品,多少的营养成分要好得多。这就是民可使由之。

那更复杂的,比如说国家的财政到底要分配多少比例在国防,多少比例在教育……各位,这个事情是不能交给老百姓去表决的,不可以的。这个事情需要有专业素养的人来确定之后,老百姓跟着走就对了,越高深的东西越是这样。

教育孩子也是一个道理,你跟孩子说要读书,读书有多么重要,你自己从来不读书,不上课,任你怎么说教,我告诉你孩子不会做就是不会做,这个就叫做知之,你只是让他知道。但是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孩子做不做?孩子会做的,这就是民可使由之。

很遗憾,这句话被清末一批急于摆脱旧包袱的人拿来大作文章,整个扭曲了这句话的意涵,批评孔孟不提倡民智,把清末的整个腐败全部归咎给儒家,说孔孟不提倡教育,不开民智,这个实际上是非常无知的说法。


一人行之成模范,众人行之成风气。

欢迎将此文分享转发给更多有缘人,一起加入到“让3亿中国人读《论语》”的行列!

《论语》是中华文化的源代码,也是中国人的国学必修课。

读《论语》,知中华文化,懂善恶美丑。

读《论语》,涵养智慧、心胸、气质、修养。

#公众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成都少年领袖演说班

#视频号:吴守立谈家庭教育





吴守立讲论语第22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愚民政策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