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1.13 上层建筑
【本文转载自江苏省-资料室编-出版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13、上层建筑[i]
上层建筑是社会对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一定的上层建筑是随着一定的基础产生的,每一经济基础,都有与它相适合的上层建筑。当基础发生变化和被消灭时,它的上层建筑也会随着变化,随着被消灭。例如,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个基础上,就树立起了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即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上述各方面的资产阶级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资本主义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当资本主义的基础被无产阶级gm所消灭的时候,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也就随着被消灭了。在新产生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又会树立起适合于这个新基础的新的上层建筑,即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以马列主义为依据的上述各方面的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但上层建筑决不只是简单地消极地反映基础,它也反过来对基础起积极的作用,帮助自己基础的形成和巩固,保卫和维护自己基础的存在。例如,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的社会中,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对于消灭资本主义旧基础和建立社会主义新基础就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的观点和资本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也在尽力维护着腐朽的垂si的资本主义基础,以推迟它的不可避免的灭亡。所以,上层建筑是为自己的基础服务的。在阶级社会中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它为社会的统治阶级服务。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