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2021年度弹幕出炉!是时候考验弹幕君们的知识储备了!
就在11月29日,B站宣布弹幕累计总数已突破100亿。与此同时,B站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21年度弹幕 ——“破防了”。

“破防了”原为游戏术语,表示使用特殊物理伤害突破了防御。在互联网语境的延伸中,常用来表示心理防线被突破后,产生不可抑制的震动。
在“破防了”表达的情绪中,既有年轻人个人情绪的表达,也有对社会事件的共鸣。
无论是被影视动画中某句台词戳中泪点,还是在饥肠辘辘时被一个美食视频暴击,或是被奥运健儿的拼搏瞬间所鼓舞,亦或是与一个个承载时代记忆的名字告别,只要用户产生了情感震动,都可以发上一条“破防了”的弹幕来表达共鸣。

今年是B站第5次公布年度弹幕,前4年的年度弹幕分别为:囍、真实、AWSL、爷青回。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弹幕”的那些事儿!
弹幕是什么?
弹幕指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弹出的评论性字幕。弹幕视频系统源自日本弹幕视频分享网站 niconico 动画,国内视频网站 AcFun 及 B站随后引进,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大视频网站中,成为增加用户粘性的一种手段。
作为一种即时性互动方式,弹幕直观地呈现了观众对特定内容的反应,由此衍生的弹幕文化,也记录了年轻群体及时代的变迁。
“弹幕”现在应该是很多人看视频的最佳良友了,之前还看到网友说:“没有弹幕的视频根本看不下去!”馆长也觉得,有时候看弹幕甚至比看本身的剧情更有意思。甚至,开弹幕和不开弹幕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作品。
毕竟,弹幕是一种能把恐怖片秒变喜剧片的神奇玩意儿。

弹幕用英语怎么说?
那么,同学们知道“弹幕”在英语里应该怎么说吗?
由于“弹幕”是一个比较新的网络词,很多正式字典里还没有相关说法。目前网上比较普遍的说法是 “bullet screen / comment”,其实这么说的话也没问题,你的外国朋友完全可以 get 到你的意思的。
还有知乎网友 @Unknown 扒出了一个最官方的文件,是 bilibili 在港交所发布的全球公开招股书,里面有一个专门的术语表,非常清楚写着弹幕的术语叫做 “bullet chat”或“ bullet chatting”, 后面还有完整的定义。也就是说,官方实际上是将弹幕视为一种聊天功能的!

但是,如果是在学术语境下,用 Time-sync comment (时间同步评论)会比较合适,在相关学术论文中,弹幕都是以这个词汇出现的。
为什么弹幕在欧美国家不流行?
馆长找了一些不同国家不同平台的网友的提问,以及对这个问题的各个角度看法,真的是非常有意思,其实各国网友似乎都有这个疑问: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各国网友的精彩回答:
一位自称暴脾气的老头如是说:

还有网友说,这是中国渊远流长的传统艺能 ↓(这些红字批注的确让人产生了看弹幕的错觉)

有一位美国的退休工程师认为弹幕在西方国家很难成功推行,这是文化差异导致的。
他还举了个例子,在2000 年,AT&T 与微软、思科等几家公司合作,尝试创建将称之为 iTV(交互式电视)的东西。这个概念和弹幕很像:允许人们在不中断游戏或节目的情况下,通过电视屏幕互相发短信或订购披萨。
但是这个尝试于 2001 年被废弃。
有网友认为,有个原因可能是,如果想要表达相同的信息时,英语通常比中文或日语更长,占用更多空间,所以占满整屏的弹幕可能很烦人。知乎上还有对这个观点更加专业的说法,叫做“信息熵”:

比如用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现代诗,来给大家感受一下:

还有一种说法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赞同,就是文字阅读方面的差别了:

也就是说,我们在扫视汉语文本时,并不是逐字扫读,而是一片片区域地扫视。
当我们的眼睛盯着一个汉字看的时候,余光可以扫到该汉字左右1-3个汉字,一次性能看到5-6个字,日语也是一个道理,所以相邻汉字调换顺序实际并不会对读取造成多大影响,比如下面一个段落:

比如这句话:
You make millions of decisions that mean nothing.
如果是改变单词内字母顺序,就变成了这样:
Oyu meka miollins fo desicions htat maen onhting.
如果把一句话内的单词顺序进行变化,好像画风也不太对:
You make of decisions millions nothing that mean.
这句或许稍微好一点,但你也得花很多力气在脑中做适配,这都会影响阅读体验和速度。

所以欧美国家的人看视频的时候,不喜欢出现满屏的“形”(字幕或弹幕),觉得干干净净地享受画面和声音就行了。
而我们看视频时,如果没有字幕,会觉得不太舒服。甚至弹幕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必需品,没有“弹幕”这道下饭菜,吃饭都没胃口。
所以综合上述这些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弹幕文化在欧美国家流行不起来的原因,是受文化、语言学、阅读习惯等各方面影响的。
最后,我们的话题转回今年的年度弹幕“破防了”,不论其背后的内容和现象是什么,但都折射出同一种情绪——这一届年轻人强烈的共情能力,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弹幕给了更多年轻人一个交流的机会,这种藏在虚拟网络中的神奇交流,可以跨越山川湖泊,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和陌生人在某个瞬间或点滴细节中找到共鸣。
他们终于可以卸下面具,与视频中的主人公一起,和屏幕里的弹幕君们一起释放压力,抒发情感,寻找自我认同。
而这些千千万万的弹幕君们也都有着自己的骄傲与理想,不屈与倔强。
他们可以在深夜痛哭流涕地破防,但又能在下一个清晨满怀希望地启航。
2021,虽然泪流满面,但仍要努力前行。
2021,又有谁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