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模型分流:两派不分家

2023-07-27 14:16 作者:实在RPA_IPA  | 我要投稿

今年以来,整个科技圈最热闹的事情,是发布大模型。从3月百度率先发布文心一言以来,阿里、科大讯飞、360、腾讯纷纷跟上,虽迟但到。大模型越来越多,科技公司又卷起来了。

在讨论大模型之前,我们先做一个背景科普。首先,大模型不是新鲜事物。它不是突然蹦出来的,只是被ChatGPT带火了。在去年11月底ChatGPT问世之前,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大厂就有自己的大模型,而且经常在一些国际测评类榜单中刷榜。

具体到大模型的类别,有两条大的路线,一是通用,二是垂直。


所谓“通用”,可以简单理解为大模型什么都会;“垂直”,是在某个特定领域做得特别好。例如ChatGPT,以及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都是通用大模型,能聊天、写诗、作画,看起来比较全能。但你要让它去做专业的在线问诊、物流规划,可能做得很一般。与之对应,像华为推出的矿山大模型、实时预测全球海浪的大模型,以及实在智能的TARS垂直大模型,主打的就是“做事”和“专业”。

在国内“百模大战”中,中国科技企业在推出自家大模型时,都喜欢拿落地应用说事情,也就是大模型到底能为行业带来什么?到底能为人人做什么?这时候垂直大模型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短暂的声量之争过后,才会进入比拼硬实力的阶段。

在近日正在举办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不少企业推出垂直领域大模型,比如连续三年受邀出席的实在智能。智能制造作为本次大会重要的分论坛之一,以实在智能CEO孙林君的主题演讲开启。作为通过自研AGl大模型+超自动化技术,领跑人机协同时代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首次在线下展示其近期正式上线的实在TARS垂直大模型的杰出性能以及和数字员工融合的巨大潜力,并表示TARS垂直大模型完整复现了Pretrain、SFT和RLHF三个阶段,语言理解能力及指令跟随能力等在横向对比测试中均取得良好效果,构建出了自研、有效、安全、可信任、可落地的垂直领域大型语言模型。

垂直领域大模型或者说大模型领域化、行业化才是大模型落地的核心要素。以RPA技术举例,传统RPA只能“拖拉拽”组件,不能识别扫描件的文字,不能自动整理信息,能力受到了限制,用途也有些狭窄,就像一个普通机械臂,按照编号的程序,在固定位置完成固定动作,无法应对多变的环境。


加上AI功能之后的RPA,就像机械臂有了传感器、大脑、执行器,形成了输入认知、编排流程、输出反馈的闭环,能完成更为复杂的工作,实现端到端自动化。除此之外,系统自动工作的范围也变得广泛多元。


近段时间,已经有大批针对媒体、政务、金融、医疗的大模型出现,并逐步取得应用。然而在大模型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挑战,比如安全问题。对此,业界还需要不断去探索解决之道,让大模型在更多细分场景中的应用变得安全、可靠。


大模型分流:两派不分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