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加号的学习任务》课后提问:《国外名画鉴赏》向任课老师提问实录2021/3/16与3/23

2021-03-29 16:09 作者:旅伽加加-LordJarrett  | 我要投稿

提问者为19计算机系的旅伽号同学,选修了《国外名画鉴赏》课程。

任课老师为我校美术系副教授,美术理论教学部主任,据说在审美的方面很有研究(叫啥“广东省美育专家库专家”来着,俺也不太懂)。

每小节开始的时间表示上课时间。由于时间过去太久,我的脑容量有限,记忆与实际可能有遗忘和偏差。文中的所有省略号为遗忘的内容。我只能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情形。

以后有可能使用录音作为记录载体。专栏不一定详细按周更新。


 

 


2021/3/16 第一节课

我:老师您好,您说您在美学方面有研究,请问您如何看待审美是如何塑造人的品格的?或者说,为什么审美什么可以陶冶情操?

老师:审美本质上不是要求说画出一幅多漂亮的画,或者说指出某幅画哪里好哪里不好。更 多的,审美应该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说,有的人看见一些画像,脑子里就会 想象出不好的、不健康东西(此处带上防蓝光眼镜,我当时都脸红了),但是一些人如 果受过这方面的教育,他就不会这么想,只觉得这就是一幅画,他会用学术的眼光判断 这幅画……特别的,审美应该要培养一个人走向光明,往好的方面去想。

我:让人向上、向善。

老师:是,很准确。

我:老师您怎么看待音乐的陶冶情操的作用?和美术的区别在哪?

老师:因为我不是研究音乐的,我也不好说。只能说音乐有音乐的作用吧(笑)

我:那么,您刚才在PPT上举了“纳粹人听者优美的小提琴,但是杀害众多犹太民众”的例 子,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他们能够睁着眼睛杀人如麻呢?难道说他们在音乐上的欣赏并 没有陶冶他们的情操吗?

老师:首先,无论是听音乐也好、看美术画作也好,还是读小说也好,这些爱好可以让你体会到美是基于感官上的刺激。不一定说欣赏优美的艺术就可以很好地培养情操。刚才说纳粹他们听着音乐屠杀犹太人,可能是因为他们只是被音乐的旋律感染,但是不能说音乐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所以审美和人格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此处@希特勒,作为瓦格纳的狂热粉丝,完美地继承他偶像的种族主义。据说最灿烂辉煌的贝九是为希特勒庆生的版本(即黑贝九)也据说希特勒的最后一战让全军将士听着《女武神的骑行》作为BGM背水一战

我:我想起了古斯塔夫·马勒,他是一名极其优秀的作曲家、指挥家,他在年轻时辗转欧洲,从很偏僻的一个小剧院开始,通过玩弄人情世故,后来来到纽约,成为一名功成名就的指挥大师。与他的现实世俗不同的是,他在他的作曲中展现了一个完全走向精神的世界。可以说明他在艺术审美和为人处世的矛盾吗?

老师:我举个例子,秦桧大家都知道,他算是一个乱臣贼子,但是不可否认,他在书法上取得很大的成就。其实作品和作者之间不一定会百分百还原,我一直觉得做人和作品相联系也许是一条谬论。(老师原话,只字未改)


 

2021/3/23,第二节课

我:老师您好,我今天想问的是:如果未来我成为一名老师,那么我要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老师:你可以带学生去观察(刚刚上课的内容是达芬奇,老师当时着重强调达芬奇在画鸡蛋时观察),去多接触大自然……(下文我忘了,总之就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

我:我们总说“美学美学”的,美它是一门学科吗?进一步问,美学本质上研究什么?

老师:是的,比如说朱光潜是一位美学大师。我个人觉得美学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东西,有些形而上——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抽象,不够具体。所以我主要研究更加具体的画作和建筑这些,而不是抽象的美的本身。


 

PS:下周二我要带录音机去,不然内容全忘了。

截止到3/29,本专栏内容没有得到老师授权(倒不如说老师根本不知道),所以暂时投转载。在下次上课(3/30)后如果被允许记录并发表,届时改成自制。

另外,为什么专栏没有学习区????我看到科技一栏下面有一个“学习”,但是显然这里不应该放进去,毕竟这是艺术

4月6日注:已经获得任课教授的支持。在我询问是否需要申明观点来自她时,她表示:“你只需要写老师说就好了,不需要添加我的名字”。在获得她的同意后,未来的《加号的学习任务》关于《名画鉴赏》的课后提问也一并投“自制”。

《加号的学习任务》课后提问:《国外名画鉴赏》向任课老师提问实录2021/3/16与3/2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