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能活多久?
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也被称为假肥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于男性患病,女性携带,母亲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通常,患者在3-5岁时发病,随着病情恶化,逐渐出现腿部无力、肌肉萎缩和骨骼肌退化等症状。通常,他们在12岁左右逐渐失去行走能力,由于病情严重,导致卧床,长期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褥疮、肺炎和心肌疾病,患者在20岁以上死亡。
一般肌营养不良患儿多于3~5岁逐渐出现症状,婴幼儿期多无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肌无力症状会越来越重,小腿肌肉发凉、发硬、粗大。10岁以下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大约12岁左右患儿失去独立行走能力。在3-5岁时,症状逐渐变得明显。由于骨盆带肌肉力量较弱,上下楼梯难以下蹲,行走姿势异常,腰椎过度突出,骨盆向两侧摆动,呈现典型的“鸭步”步态。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属于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根据基因突变的方式分不同的类型,发病年龄也不同。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常常3-5岁开始发病,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一般在5-15岁左右起病。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常在青少年期起病,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在10-20多岁发病。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在出生和婴儿时即可发病,眼肌型肌营养不良较少见,30岁左右缓慢起病。
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是一种由肌肉蛋白损伤导致肌肉变性,导致骨骼肌萎缩和受累而引起的进行性加重疾病,严重的可影响心肌。这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必须及时控制,就像俗话说的那样: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会逐渐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的生命进程。
中医认为,人体的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都有很大影响。对于肌营养不良患者,中医的治疗首先要从调整体质入手。中医认为,肝主筋脉,肾主骨髓,脾主肌肉,肺主皮肤。因此,中医治疗肌营养不良主要是通过调理肝肾脾肺等脏腑功能,调整气血阴阳平衡,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自愈能力。中药【复原奇方的饮】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肌营养不良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中药治疗肌营养不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调节脏腑功能、强化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