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云巨变的阿里,船大如何掉头

2023-06-27 11:11 作者:六便士财经  | 我要投稿

作者丨Bao

编辑丨Bao
封面来源丨百度图片

阿里又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蔡崇信将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吴泳铭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CEO,同时继续兼任淘天集团董事长。张勇则专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宣布当天阿里股价大跌4.53%,可见公众对阿里信心的不足,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那股价必然是应声下跌。

2019年马云卸任时阿里巴巴的市值4.1万亿港元, 现在张勇把阿里巴巴交回去的时候是1.87万亿港元,市值缩水60%。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张勇是阿里电商走到现在的功臣,但同样也成为了阿里巴巴电商困局的根源。而马云所说的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也反应的目前阿里的问题。

张勇的淘宝多元创新

曾经的张勇并非马云的“十八罗汉”之一,半路加入的他,第一个职位是淘宝的首席财务官,仅仅2年,他就从CFO转型成为阿里的业务操盘手,打造双十一,推出天猫商城,重用蒋凡,使得淘宝成功从PC端越入移动端,那几年的淘宝可以说是基本垄断了电商行业。他在阿里电商主业上的卓越战功,让他于2015年接任阿里巴巴集团CEO,成为马云的接班人。除创新头脑和卓越管理能力外,他对互联网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智慧、勇气,为公司不断开创新局面,贡献良多。无论是双十一购物节还是全球化战略,他都为阿里巴巴在行业中独占鳌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些年,阿里巴巴在移动电商领域已经取得了无可匹敌的胜利,但他们并未满足于此。2015年6月,阿里携支付宝推出口碑,同时在2015年12月以12.5亿美元的投资成为饿了么的第一大股东。这一步着眼于打造外卖和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同时,通过对苏宁云商和高鑫零售的投资,阿里进军传统零售市场。这样的多元化战略旨在争夺线下零售份额,同时促进支付宝在线下场景的使用。除此之外,在并购优酷和虾米的基础上,阿里于2016年6月成立了阿里大文娱,以进一步提升电商的流量。然而,这种多元化的扩张也暗藏着危机,淘宝和天猫仍是阿里的根基,但内核和当年的淘宝已经出现了不小的差别。

创业者守业难

阿里在张勇执掌期间,最重大的失误是一味升级,也可以说是一味向钱看!天猫店铺存在提成和广告费收入,淘宝的流量自然而然也就导向了这些天猫店铺,那就导致了中小商家失去流量,低消费用户没有东西可买,他们只能被迫跑到其他平台,影响了淘宝用户群体的兴趣和消费行为。

虽然消费升级没有错,但也应该注重精细化地分析用户购买习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让用户更容易找到和购买他们需要的商品。若让消费用户只能看到高价位商品,而这些物品并不符合他们的需求,那只能卸载淘宝APP,选择其他低价平台了。也正是阿里巴巴天猫的成功导致了他们的傲慢,拼多多也正是在这种傲慢下,悄然的迅速成长,然而直到20年,淘宝才反应过来,但这时,距离拼多多上市,已经过去两年,而拼多多也藉由这毫无打压的几年成长成了电商第三极,日活用户一度超越淘宝。而这时的淘宝一直把淘宝直播当做是阿里巴巴的未来,内容一直是淘宝的软肋,可能是受到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等的影响,让淘宝看到了直播和卖货相结合的可能性,16年就开始直播电商的淘宝,的确因为做的早一度领先,但是阿里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流量才是直播电商的关键,淘宝直播消耗的是淘宝的流量,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淘宝默默地培养出了两个强劲的对手。因为需要流量,淘宝不得不像各种工具和内容平台购买,这就包括抖音和快手,然而跑通了直播电商路径的淘宝没想到,仅靠复制,快手和抖音就能迅速成长起来,甚至超越淘宝。

对于拼多多的无视,对抖音和快手的毫无提防,使得淘宝成了今天的内忧外患的淘宝。张勇作为天猫开创者,为淘宝乃至阿里巴巴开创了行业的地位,然而这位创业者,对于守业仿佛没那么擅长,短短几年,阿里市值大幅缩水,市场份额被后来者蚕食瓜分。而如今张勇专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成为这个阿里未来最可能成为增长的业务的负责人,不得不说马云善于用人,同样,也反映了,张勇的确给淘宝带来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阿里变革风云

从今年1月,马云宣布彻底退出阿里并切割其与蚂蚁集团的投票权,在阿里彻底退休;到5月,张勇宣布对阿里集团进行“1+6+n”的业务分割,再到近期传闻喧嚣尘上的“阿里大裁员”,2023年对阿里巴巴来说,确实不太安稳。

身为阿里的灵魂人物,面对阿里如今的困境,虽然已退休,但他在阿里的影响力可以说从未降低。从云游世界低调回国后,马云就鲜少公开露面,不过少有的几次出现,基本都与阿里接下来的业务拓展或者说是改变有关。上个月底,马云就召集淘天集团各负责人,进行了一场内部沟通会,核心直捣目前阿里的最大困境——淘天的业务下滑。据阿里内部员工转述,马云认为淘天集团当前面临的竞争局势十分严峻,他以诺基亚和柯达举例,认为一个企业从行业标杆到死亡,半年到一年就足够了,在互联网行业这个速度可能会更快。马云给淘天做了重新定位,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

船大难掉头

回归淘宝就意味着淘宝将要想办法把曾经流向拼多多的中小商家夺回,这样必然会使得已经在天猫的官方流量被稀释,甚至被切分,但如今,也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回归用户就意味着低价,对于品牌挂价的行为必然会被严厉打击,直播间里,某宝日常价多少,今天直播间多少钱的行为,必然会被中小商家通过底价策略来打击。对于已有的品牌方,无遗又是一记重拳。但是对于中小商家来说,需要多大的利益才能再次回归淘宝,而放弃当前的拼多多。对于用户,需要多少力度的活动,才能改变当前的购物习惯?而对于天猫目前的商家,流量被稀释是否意味着启动更多平台的开始,据统计目前淘宝销售额前2000的商家,98%上都已经在其他平台开设旗舰店或者直播卖货,这意味着更大的分流。

当前来看,2022年淘天集团70%的收入来自天猫。如果淘宝真的要回归扶持中小商家,那是否又会流失这些品牌呢?如今的淘天集团已经是船大难掉头,掉头是否会有翻车的可能?就像马云自己在内部会议中讲述的诺基亚和柯达的例子,互联网时代,被淘汰可能需要的时间只是短短半年。

阿里的未来在哪里

1+6+N的组织模式,加上蔡崇信和吴泳铭,这两位当年的十八罗汉同时被选择,意味着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正式转向资本运营和资产运营。阿里巴巴这一变革无疑对其来说具有颠覆性,这意味着过去的淘系体系化作战趋势将被打破,未来各家公司需要独立并不设上限,同时集团也不会为其承担责任。无论是主动变革还是被动变阵,在当前企业偏保守悲观的氛围下,阿里仍勇于自我批判,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这真的令人钦佩。阿里仍是那个勇于冒险的阿里。

未来的淘天集团也并不能和阿里巴巴画上等号,阿里巴巴成了一家“投资公司”,而淘天集团,也不再是“张勇的阿里巴巴”。实际上张勇可以说是阿里巴巴的功臣,他打造了双十一这个全球最大的购物节,“猫狗大战”狙击了京东,使得天猫成为了阿里最大的现金牛。

“张勇的阿里巴巴”净利润逐年攀升。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阿里的净利润分别达到6141.2亿元、8760亿元、13247.9亿元、17198.5亿元,使其成为亚洲第一、全球前十的科技企业。然而,随着阿里净利润的增长,其市值并未随之上涨,并曾一度跌破2000亿美元,不及同行腾讯4300亿美元市值的一半。这不仅受到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还反映了投资者对80%以上营收仍来自电商的阿里电商发展前景的疑虑。

自张勇担任CEO的近7年来,阿里巴巴已将传统电商模式发展到了制高点。然而当像拼多多和抖音电商这样的新电商模式出现时,阿里或许难以理解;即便理解,在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时,阿里也难以获得胜利。就张勇个人而言,阿里云目前是最具前景的项目。未来,它或许能够借助AI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技术再度起飞。虽然张勇已经离开淘宝,但他在淘宝期间所做出的贡献和产生的问题,仍将影响着淘宝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一个不善于做内容的电商平台,买流量是其常态选择,在抖音电商和快手电商成为阿里电商的对手之后,阿里电商也陷入无流量可买的境地。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只是说说而已,还是将会大有作为,目前我们无法看到,阿里电商能否凭借这次转变逆势翻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结语

未来淘宝和阿里可能不会再被混为一谈,或许阿里巴巴必然会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淘宝能否走出当前的困局,或是和诺基亚、柯达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一切都尚未可知。





风云巨变的阿里,船大如何掉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