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答题程序
阶段一:进入考场——发试卷前
1.闭眼回想一遍历史发展的框架
(1)中国古代史:
①朝代顺序②时代特征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巩固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中国近代史:
①旧民主主义革命(西方四次侵略,近代化四次探索)
②新民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国民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3)中国现代史:
①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②向社会主义过渡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④改革开放⑤新时代
(4)世界古代史:古代文明和中古文明(特点:多样性)
(5)世界近现代史:
①资本主义发展史: a.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经济:探寻新航路→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社会主义发展史:理论→实践→现实(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改革→苏联解体
③殖民地的反抗和解放:独立战争后→一战后→二战后
④世界格局的演变:以欧洲为中心→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2.回想一下答题要求和规范。
3.深呼吸,放松心态。
阶段二:试卷发放——正式开考
1.按要求填好个人信息,答题卡用2B 铅笔填涂。
2.纵观全卷,如果发现材料过长过多,提醒自己注意时间。
3.根据自己情况查看一下填空或大题(不要动笔,如果答案记在脑子里开考后要重新检查一遍!)
阶段三:选择
1.看清题目并动笔圈出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知识点等):
①图片题注意图片中的一切信息和图片下的文字注释(都城,地理方位,军队名称,国名等)
②表格题注意看表名、表头、数据和趋势,对比类题注意找相同的字和意思相近的词语。
2.看清问题并圈出设问的范围(根本,直接,政治,经济,思想,不正确的是,原因,影响等)
①注意“材料表明”这一问法要以材料意思为准。
②根本原因从经济方面去回答。
3. 看清选项并圈出关键词(特别注意选项反映的时间)
①每个选项都要看
②不要凭感觉选,要有理有据
③建议排除法,排除的原则:a. 选项本身错误,与知识点不符合。b.选项时间与题目时间不符合
c. 选项与题目材料无关 d.选项与材料有关但意思不符合。
4. 注意点:①留下做题的痕迹,不会就多读几遍 ②注意时间,20分钟选择题,记得看表
③纠结的选项注意挖掘字眼,选定少改。④莫死磕,要有取舍。⑤正确涂卡。
阶段五:材料分析题
1.首先读引言,圈出一个主语,界定大致的时间范围。注意:题目围绕引言的主题展开。
2.做题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包括材料出处),圈出问题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①根据分值确定答案的数量,一点一分,切勿漏写。
②把握问题的提示语
a.据材料X :答案在材料X 中。出现“...”,则在材料中出现“...”周围找答案。
b.概括:注意对答案进行精简
c.根据所学知识:注意把握材料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用课本知识回答。
d.指出:答案具有唯一,一般用课本知识,只写一点;或者摘抄材料中的语句。
e.原因/ 影响:答案可以多写几个,从正反两个角度思考,分值高可标序号列举。
f.特点:选取词语或短句,不能大面积摘抄。标志性:“ ...的”“...性”
g.趋势:答案规范:“从 ......到......”,“......化”。
h.综合以上材料/ 启示:一般是开放性题目,结合引言,用上主语,多写几点。
i.分别:有两个点,不要漏!
③思考角度: a.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b.国内因素和国际背景;c.辩证地看待:积极和消极
3. 清晰规范地在答题卡对应处按顺序书写答案。
①一题多问的,根据分值按顺序写答案,标序号看个人习惯,但要学会换行。
②一问多分:几分就写几点,宁多勿漏,可以标序号,注意答题层次。
③注意书写的专业性,尽量用历史学科的语言,不要口语化。
④答案写完默读一遍,带入问题中,语句是否通顺,主语是否一致,不要答非所问。小论文的答题技巧。
4. 小论文的答题技巧。
①基本答题结构:观点+ 论据+论证+结论。注意:观点写完一定要另起一行。
a.观点。通过审题来提炼观点。“根据材料 X”“综合以上材料”则从按要求从材料中提炼。
观点里尽量包括两个主语。其中一个为引言中的主语,另一个从问题或者材料中提取。
常见句式:XXX促进了XXX;XXX是XXX的基础;XXX是XXX的原因/结果;XXX具有两面性;XXX在某时间范围内呈现出XXX的趋势/变化/特点
b.论据。用课本知识或者材料中的史实来论证。注意要表明论据的时间范围。
c.论证。说明观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 ......说明了...... ”
d.结论。另起一行,再次陈述观点。“ 所以,我认为...... ”
②小论文注意论点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叙述书面化,有一定的逻辑和层次。
③常见小论文两分,实在不会写就用引言来作为论点。
④特殊大题,整题 6分或7分,或者以表格或图片呈现,信息较少。
a.参考选择题的表格和图片查看的方法。
b.补充历史信息。写出题目反映的事件,事件的具体内容,事件的时间,背景,过程,影响等。
c.提炼出主语来组织观点,和之前方法一致。
d.论证过程要更加详细,必须体现出材料相关的知识点。
e.叙述中加上背景,影响等内容,至少有与分值等数量的话。
阶段六:检查
1.选择题再次核对是否正确填涂到答题卡,可以随机抽取几个查看是否一致。
2.所填写答案中是否有错别字。
3.根据分值和一分一问的原则查看材料题是否有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