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留档)《悲剧的诞生》读书笔记 2021.11.13

2021-11-13 21:18 作者:妹_控ump45  | 我要投稿

2021.11.13

尼采充分肯定阿波罗文化的作用,认为阿波罗甚至“创造了整个奥林匹斯世界”,是无冕的头等。但阿波罗文化究竟产生了什么?尼采认为,在奥林匹斯的世界中诸神非但不是拥有圣洁慈爱脱俗等居高临下的精神的存在,从而令人联想到禁欲、教养、义务种种,反而是与之相反——不是拥有神性,而是神赋予一切现成事物的善与恶神性,即神性只是诸神的部分属性,神充满世俗的生命力量。人们能在神话中感受丰盛欢欣的人生。继而笔锋一转,以西勒尼的寓言,阐明这些神化背后的意味是虚无,不存在的此在——奥林匹斯的世界仍旧是悲剧的世界。(犹如受折磨的殉道者的迷人幻觉之于自己的苦难),希腊人为了面对人生的恐惧与可怕创造了光辉的神话世界——怀疑、命运、咒语,通向毁灭的种种,希腊人用艺术将其克服(掩盖)掉。

  希腊人以阿拉伯式的美的冲动将原始的神的恐怖变成文明的神的快乐,以这种冲动忍受人身的此在,并引诱人们将人生此在补充与完成,奥林匹斯的世界也由此产生。尼采依此认为希腊人在奥林匹斯的世界中的“意志”是有美化作用的镜子——神拥有人生、神性之外的人性,神化反映了人性,因而神成了为人类辩护的神(正)义论。在神的辩护下,人们热衷追求光辉的人生此在,认为死去是一种悲叹(荷马式的害怕本身与人生此在分离),世俗生活与西勒尼的寓言颠倒——阿波罗的艺术使人追求自身与人生此在的结合,死的悲叹甚至成了对此在的赞歌(死后人本身与此在分离,但死亡本身却是此在的一部分)。但这样的假象背后,实际上神化与西勒尼寓言是一体的。

  尼采认为,阿波罗式的艺术也是“朴素的”,即人与自然的结合,希腊人抓住了梦的幻象,又以幻象超越现实,以幻象中的美——更高的领域审视“意志”,以达到获得与现实苦难对抗的智慧的目的,即“意志“的胜利。

  尼采认为梦直观表现深刻的内心快乐,遗忘白昼的烦恼。人在清醒时体察万物,出现对万物的艺术冲动(有意识与无意识)。这种冲动有种对假象的渴望(解脱痛苦的真实存在者与原始同一性的矛盾性)假象是非存在,即时间空间因果中的持续生成(经验的实在性)。梦是经验的整理,因而明显存在经验的实在性,是假象中的假象,比起现实更能满足人对于假象的原始欲望(艺术冲动)。因此,尼采认为现实清醒时的经历、体验、价值更值得,但梦更需重视。

朴素的艺术也是模仿梦,由假象到假象的艺术。这种艺术展示了永恒的原始痛苦、世界唯一根据的反映:永恒矛盾(万物之父)的反照。在阿波罗式艺术与西勒尼虚无结合的同时,以个体化原理现身,告知悲剧幻象对解救现实的重要性。阿波罗式艺术,即个体化的唯一准则是适度(认识你自己,切莫过度!的源头),因而不能太过自满,否则会陷入现实的痛苦。

此后,尼采话锋一转,开始论述狄俄倪索斯的重要性。再次强调狄俄倪索斯与阿波罗的对立统一,二者在存续的对抗中不断相互扬弃常新,在这过程中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希腊式悲剧。


(留档)《悲剧的诞生》读书笔记 2021.11.1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