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6.3 对劳动群众的殖民剥削的方法 殖民地和附属国阶级结构的特点

2023-09-20 10:5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3、对劳动群众的殖民剥削的方法。殖民地和附属国阶级结构的特点


  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农奴制剥削形式的结合,是保证宗主国财政资本获得垄断高额利润的各种殖民剥削方法的特征。

  帝国主义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扩大货币关系,剥夺广大土著居民的土地,破坏小手工业生产,同时人为地保存封建残余和推行强迫和半强迫劳动。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在许多场合下实物地租为货币地租所代替,实物税为货币税所代替,这更加使农民群众迅速被产。与此同时,在许多附属国中,最主要的地租形式照旧是实物分成地租。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统治阶级是封建地主和资本家。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和外国垄断组织有密切联系的一部分大资产阶级叫买办资产阶级[1]这是些当地大资本家、外国银行、工业和贸易公司等等的中间商,他们代表帝国主义列强财政资本的利益。他们帮助外国垄断组织开发殖民地的原料产地和经管销售市场。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是外国财政资本的附庸,是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际帝国主义的直接代理人。

  随着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长起来,这个阶级处于双重地位:一方面,外国帝国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压迫阻碍它取得经济和政治的统治,另一方面,它的存在又同对工人阶级和农民的剥削联系在一起。既然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斗争的目的首先在于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争取本国的民族独立和消灭封建残余,所以民族资产阶级是参加这个斗争并起着一定的进步作用的。

  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工人阶级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扩大而成长起来。它的先进部分是产业无产阶级。农业工人[2]、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小企业的工人,以及从事各种手工劳动的城市小工,也属于无产阶级。

  按数量说,农民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基本群众。其中大部分是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即贫民和中农。农村资产阶级由富农、商人和高利贷者组成。小商人和手工业者代表着人数众多的城市小资产阶级。

  土地集中在地主和高利贷者手中,同时殖民主义者也侵占很多土地。帝国主义在许多殖民地建立了种植园。

  种植园是专门生产某种植物原料[3]的巨大农业企业,这些企业多半属于殖民主义者,技术低劣,靠毫无权利的居民进行半奴隶劳动。

  在许多国家中存在着直接的徭役制和工役制:无地的农民每周必须替地主做几天工来交租或还债。极度的贫困使农民负债累累,受高利贷者盘剥,有时甚至成为他们的奴隶;农民有时不得不把自己的家人卖为奴隶。广泛地流行着层层剥削的转租制,在土地所有者和耕种土地的农民之间,插入一些占有农民很大一部分收成的二地主。通常农民完全受地主支配,欠地主的债永远也还不清。农业人口过剩达到巨大的规模。

  人民民主革命前中国的经济极端落后,带有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

  占中国农村人口4-5%的地主,占有全部土地一半以上;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和中农,仅占有全部土地的30%。农民根据分成制租用土地,向地主交纳50-70%的收成,偿付土地和农具的租金。60%左右的农户为了付税,为了获得必需品,经常乞求高利贷者“帮助”,付出贷款的巨额利息。

  在印度还没有被英国统治的时候,国家以赋税形式征收农民的一部分产品。英国当局占领印度后,把过去的国家税吏变成大土地所有者,占有几十万公顷土地。约有3/4的印度农村人口实际上等于没有土地。农民不得不把1/2到2/3的收成给地主交租,此外,还得拿其余的一部分收成偿付高利贷者的利息。贫困的农民不得不向地主借债,用工役偿还;在这种制度[4]下,债务世世代代还不清,农民全家实际上成为地主的财产。马克思把债役制叫做隐蔽形式的奴隶制。

  被地主和高利贷的盘剥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农民经济,只能采用几百年来、有些地方甚至是几千年来没有很大改变的最原始的技术。原始的耕作技术使土地变得极端贫瘠。因此,许多殖民地虽然是农业国,可是养活不了本国的居民,不得不输入粮食。

  殖民地压迫对于工人阶级来说就是毫无政治权利和遭受残酷的剥削。在殖民地,工作日达14小时至16小时,甚至更长。工业企业和运输业通常没有任何劳动保护。设备极端破旧,企业主不愿在修缮和安全设备方面花钱,因而经常发生事故,使成千上万的人残废和死亡。由于没有任何社会立法,工人在失业、残废或患职业病时,没有任何生活资料。

  殖民地工人的工资连满足最起码的需要也不够。工人必须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定数目,付给经营雇用劳动力的事务的各式各样的中介人        包工头、工长、监工。广泛使用女工和六七岁的童工,他们得到的工资比男工更少。

  大部分工人债务缠身。通常工人像失去行动自由的囚犯一样,住在特别的营房里。无论在农业或工业中,都大规模地采用强迫劳动。绝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水平很低。死亡率非常高:饥荒和瘟疫常使整区整区的居民死光。在殖民地笼罩着种族歧视。

  例如,非洲工人和职员的平均工资低于欧洲工人的工资:在怯尼亚的低14/15,在南罗得西亚低19/20以上,在北罗得西亚几乎低了29/30。在比属刚果[5]矿井中,非洲工人工资只等于欧洲工人的1/10到1/5。土著居民的孩子有53%夭折于幼年,这块殖民地的居民,从被侵占时起几乎已减少了1/2


注:

[1] 买办    西班牙语,意义是中间人,商人。

[2] 即雇农。

[3] 棉花、橡胶、黄麻、咖啡等等。

[4] 所谓“债役制”。

[5] 比属殖民地,1960年独立,成立刚果民主共和国。读者注。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6.3 对劳动群众的殖民剥削的方法 殖民地和附属国阶级结构的特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