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识 | 寿衣有什么讲究?

2022-07-15 12:01 作者:苑艺科技  | 我要投稿

九玖殡葬好文分享:

寿衣是指为去世人员准备穿戴的衣服,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后要穿的衣服,美称寿衣,寓为健康长寿之意。本文整理了14条关于寿衣挑选、穿法等方面的讲究细节,希望对您有用。

图片来自网络



  1. 材质——棉质最好,丝质最贵重。

  2. 四季穿棉——不论春夏秋冬,都要穿棉,也就是把一年四季的衣服穿全。

  3. 穿单不穿双——寿衣一般为单数,按照上下身相加的总数还有讲究:三领二腰,古语讲五岳为尊;“四领三腰”,古语讲“七级浮屠”(浮屠就是宝塔);五领四腰,古语讲“九五至尊”。

  4. 铺金盖银——被褥一般是铺金盖银,褥里是红色。象征着老人铺金盖银,后辈红红火火。有些地方的风俗是把盖单剪下一条,由儿女保存。因为铺的褥子是地,盖的被子是天。所以剪下一条盖单的意思就是给儿女留下一片天,为儿女遮风挡雨,保佑后辈平安吉祥。

  5. 不用扣子、缎子——寿衣上一般不用扣子、缎子,因其有扣住子孙、断子绝孙的谐音。

  6. 长衣长裤——寿衣只穿长衣服,不能穿短衣短裤,意在不能让遗体遭受风吹日晒雨淋。

  7. 寿鞋——鞋为棉制,底上有莲花,因莲台是佛的座位,代表着脚蹬莲台,去往西方极乐世界。

  8. 垫背钱——七枚铜钱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意思是七星引路,魂归北斗,后辈发财。

  9. 不空手——可以手持金银元宝、金银戒指、手绢等物,老人走后不能空着手。

  10. 绊脚绳——过去讲为防止诈尸用,将双脚绑上,入殓后解开。现在则是为了防止运输路途颠簸,影响老人仪容。

  11. 盖脸布——盖脸布又称“幎目”、“面衣”。清朝入关后,汉人改穿满服,剃头留辫子。江山移主,无脸见先人。故脸上盖布。现代沿袭此风俗,意在与世长辞,一来逝者面容未化妆前,脸色乌青,并不好看,二来是卫生的需要。

  12. 不穿皮鞋——寿衣的材料不能用皮、毛,鞋也不能穿皮鞋。老话讲是沾了皮毛,转世有可能成动物。

  13. 口铃——老讲是嘴里不能空,或者是转世时不要忘了多说好话。

  14. 提前准备寿衣——早年间,在老人六十岁时就把寿衣布料准备好,七十岁时由女儿做好,每当过寿时,都要穿一穿。寿衣的寓意实际是很吉祥的,尤其是在得病时准备寿衣,甚至能为老人冲喜,帮助老人延年益寿。只是近些年,人为的偏见将寿衣跟死亡划上了等号,这是有悖于传统习俗的。


知识 | 寿衣有什么讲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