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无长物的贫困青年到身家百亿的中国首善,曹德旺经历了什么?

心若菩提,大智若愚。
从一个身无长物的贫困青年,到如今身家百亿的中国首善,曹德旺究竟经历了什么?他是如何在高人的指点下,一步步更改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曹德旺四问石竹山的故事。
说起中国首席慈善家,很多人都会提起一个名字,那就是曹德旺。1946年,他出生于福建福清。虽说时局动荡,但曹父作为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一家子的生活还是很滋润。可惜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战争就来了,他们不得不逃离上海。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选择竟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时,曹德旺一家选择从水路离开,人坐一条船,全部的财产则放在另一条船上,接下来就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人全部平安回到了老家,可家当却迟迟不见踪影。曹父给船运公司打去电。询问是怎么回事,希望对方能给个交代。那边的工作人员只回复了一句,说是船沉了,之后什么补偿都没有。在那个年代,他们没权没势,根本无法为自己讨回公道。就这样,曹德旺从有钱人家的少爷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因为没钱,他直到九岁才被送去上学,但也没上几年,就再次因为贫困辍学回家。之后的日子里,曹德旺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温饱,卖过烟丝、水果,当过食堂的炊事员。可以说什么能挣钱的活儿他都干过,但也只是保证全家的基本生活,距离他现在的成就还差了很远。
1976年,曹德旺进入当地的玻璃厂,成为一名采购员。他天生就外向,很快就完成了销售目标,并结识了不少的朋友。机缘巧合下,曹德旺陪朋友上了石竹山,命运由此开始改变!
曹德旺四上石竹山,在高人的指点下更改了自己的命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曹德旺在成功之后曾写了一本自传,叫做《心若菩提》,其中有四小节非常的特别,讲述了他四问石竹的故事。
石竹山是当地非常出名的一座山,据说只要在九仙宫的大殿上烧一炷香,神仙就会给你托梦,帮你指点迷津。在现代人的认知中,神仙是不存在的,祈梦仪式听上去就和封建迷信脱不了关系,不过去过的人都说很灵验。为此,江西卫视的《经典传奇》还专门录过一期节目,但也未揭开其中的奥秘。
曹德旺去的就是这样一座山,他信佛,当时朋友老潘家中有人去世,为陪对方散心,两人决定去石竹山祈梦一次。到了庙中,老潘很快就睡着了。没过多久,他猛然的惊醒,称在梦中看到一辆载满货物的火车朝他冲了过来。为他们解梦的人说,这预示着不久后老潘将要发财。曹德旺因为没有做梦,便转而去求签。看着上面的签文,他询问解签的老和尚自己能否前往香港。老和尚摇摇头,说,他要是去了香港,可能会家破人亡。于是他又问道,他是否要继续留在玻璃厂?老和尚对他说,留下来最好。最终,在这一年里,老潘真的发了财,曹德旺自己也因为听了老和尚的话没有离开玻璃厂,得到了发达的机会。
曹德旺第二次去石竹山是在1984年,那一年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带领全家老小过上了好日子,却与厂里的人发生了分歧,其中两名合伙人觉得守成挺好,没必要再去开拓新的业务,曹德旺却想做大做强,于是他再次上了石竹山。老和尚是如何说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曹德旺第二次上石竹山,再次向老和尚询问是否要离开玻璃厂。当时的签文很不好,老和尚却说这是个好签。
曹德旺天生就是一个做大事业的人,最好是在现在的行业,但若是离开工厂再赚钱,最多也是个小老板,而不是后来人人称赞的企业家。曹德旺听了老和尚的解释,便决定留了下。结果他的事业一飞冲天,成为玻璃行业中的佼佼者,这让他大受震惊。
之后,他有什么问题都会亲自上石竹山,请老和尚指点迷津。于是,到了1987年,曹德旺第三次来到石竹山,他准备建一个汽车玻璃厂,但还未决定好地址。这次的签文很简单。老和尚说,前半生的积累让他得到了足够的运气,之后的日子里就是他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不管去哪儿,随心而动便可。并且老和尚还说俩人的缘分已经结束,让曹德旺以后不用再来。
但两年后,曹德旺再次上了石竹山,这个时期弘一法师的自传十分的畅销,曹德旺本就是虔诚的佛教,看了书后也颇为意动,一心想要出家,周围的人却都阻拦他,于是他便上了石竹山,请求佛祖为他指点迷经。为他解签的依然是老和尚,老和尚告诉曹德旺,他虽然有福报,却没有佛缘,不适合出家。
自此,曹德旺断了出家的念头,成为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上石竹山。对于媒体封给他的首善称号,曹德旺表示他不是首善,真正的首善应该是袁隆平,而他所做的那些事不过是小善而已,距离首善还远远不够。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