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盈亏,花有开谢
支教还有一天就要结束了,内心感触万千。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在不断的经历离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好似,人们古时对离别就有了惆怅之情。现代也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虽有撑长蒿在星辉中寻梦浪漫,但也少不了淡淡的离别愁绪。那么对于这些孩子们呢,到底不能释怀的是我们还是他们呢?暂且不说孩子们,当我收到一张张写着“赵老师,您辛苦了!”的图画时,我有些不知所措,因为,这样的礼物我从未收到过。是啊,孩子们都能懂的道理,对珍贵以珍贵的礼物相待。和孩子们相处的越多,就越能找回那些我曾拥有过,但失去的情绪。我想象出了一幅画面,坐在动车上,看着纸条的内容,嗓子被压着,说不出声,眼泪会不受控制的乱跑。想人生最苦离别,等到这段时间的尽头终会来临,每当想象那幅分离的画面是最伤心的时候,我会忍不住去班上多看看他们,看着他们的位置,看着他们的脸,把这幅画面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我想好了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节课了,我想告诉他们,是啊,人生最苦离别,但是不要忘了,所有精彩的故事中离 别是无法避免的。有时或许我不能够很勇敢,但时间会割舍,时间会让你我相遇。
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倾。教育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二十出头我们意气风发地出发,几十年后又风卷残荷般的离场。在这条路上,我们也许经历风光无限,也许经历风雨满肩,这都是师者的常态。有人说,这是一段一眼看到头的 日子,几十年如一日,一支粉笔写了又写,粉尘飞扬仿佛就是我们这些教师的宿命,随风飘扬,无枝可依。我知道在教育这条路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从来都是看不见的,那就是为师者对教育的那股强大的信念。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我的每一天都那么的与众不同,就像沙滩上的贝壳珍珠,每一次收获新知的时刻,都在闪闪发光。孩子们成长路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是爱、是尊重、是自由,让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尊重让他们拥有独立人格。我觉得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这条路上,有你有我也有他,“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辈自当“上下求索”。 我常常听别人说起,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却时时忽略,并刻意忘却,有时在追求成绩的路上越走越远。因此我也在时刻反思,寻求最正确的路,听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我所能想到的是,让孩子喜欢上这堂课、让孩子们喜欢自己、相信自己,其实比什么都重要,无法否认,教师的亲和力,孩子的学习气氛,往往和热烈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孩子常常会因为尊敬喜欢某个老师,而有意识地增强着自己的学习责任心,愿意学习他们喜爱的老师的学科,实践发现这并不简单。 现在时代在变,孩子成长的环境也在变,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会改变?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架子",构建与孩子平等沟通的平台,少一些成人的标准,学会揣摩孩子的心理,多一些与孩子的沟通。开始很难,过程也很坎坷,经过实践我还是收到了几份满意的答卷。这让我很感动,也在暗下决心,但真的有个别孩子太“顽固”,我也时刻告诉自己: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天使,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用善良唤醒善良,用心去铸就心灵。 我们老师身上所肩负的是使命也是责任!故心之所向,无问西东,理想在彼岸,我必守住本心,风雨兼程一往无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