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28)

【5】.吃弹杆。
关于吃弹杆的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前文。
【9】.空保。
关于空保的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前文。
【11】.空保弹簧。
关于空保弹簧的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前文。
【6】.限位杆。
关于限位杆的部分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前文。
发射MEGA弹的发射器的限位杆的直径要粗于发射精英弹的发射器的限位杆。但精英弹仍可以强行插入MEGA弹的限位杆,诚然,红狙无法发射,并且要以永久性形变或是破损为代价取出。
【7】.变径设计。
关于变径设计的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前文。

【12】.可分离设计
此处由螺丝固定,可轻松将吃弹杆与压缩气缸分开。本意是为了工厂组装时便于安装空保,但此处也大大方便了玩家拆除空保。
【8】.上膛齿条顶住的部分。
此部位类似于常规的弹匣式发射器的滑架连接部分,上膛齿条以此顶住吃弹杆,使其前移,完成上膛。
【16】.定位翼
气缸的两侧各有一个定位翼,配合发射器壳体内侧的定位槽进行气缸定位,防止气缸在上膛时旋转,进而影响内构运行。
【15】.防负压开窗
位于气缸的侧面,共两组4个细条状开孔。
主要作用为在上膛时补气,避免气缸内出现负压,影响发射,同时起到一些泄压作用。
此开窗不能完全封死,否则会影响发射,封死部分可能有助于提升一点射程,但具体方法还未有较好的出现。

【18】.压缩气缸
红狙的压缩气缸照比通常的反塞式发射器的压缩气缸体积大幅缩小,同时其内部有进一步缩小容积的占位杆,这两项优化极大地提高了红狙的空气利用率和射程。主要变现为降低了1:1置换的空气量,提高了气缸与压缩气缸头共同推动的空气量,并增大了发射时顺势压强的强度。
红狙的动力弹簧位于气缸内,套于压缩气缸上,此设计使得压缩气缸的直径缩小,气缸的直径增大,进一步优化了内构,增加射程。
【19】.气密圈.
与常规的反塞式气缸一样,红狙也只有一个气密圈,位于压缩气缸的末端用于提升气密,避免发射时空气从压缩气缸与气缸之前的缝隙漏出,最大限度的提高气缸推动空气的效率。
【21】.压缩气缸头
红狙的压缩气缸头,照比反塞式,看起来更像是直塞式气缸的推杆头,正因此,红狙的气缸才有了“直反塞式气缸”这样一个错误的名称。但实际上,正如我们会在后文看到的,无论他多么的像直塞式气缸的推杆头,他依然是反塞式气缸的压缩气缸头,红狙依然是反塞式气缸发射器。
红狙的压缩气缸是属于进化后的版本,大幅增加了压缩气缸头的表面积,增大了压缩气缸头和气缸共同推动的空气量,有效的提高了红狙的气缸推动空气的效率,与压缩气缸的其他改革措施一起,成功的造就了红狙的优越射程。
【23】.圆形孔洞
【20】.气缸尾盖
此处的设计比较迷惑,由于笔者没有继续破拆红狙的气缸,所以无法得知其准确的设计用意,请见谅。
目前来看,从他的卡榫式尾盖设计来看,此设计可能与发射器的工厂组装以及实际发射的气密问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