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金融备考教材推荐
1.黄达——《金融学》
对于货币银行学的复习建议,大体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例如黄达教材的第一篇、第二篇主要是有关金融学的基础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偏向记忆;第三篇则是理论部分,这部分是理解部分,单纯的靠记忆是很难掌握的,在后面做题的过程中都需要你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第一篇、第二篇是大楼的基底,在这些基础之上构建金融学的理论大厦,逻辑也是非常好的。第一次看黄达《金融学》时可能感到无从下手,知识点很杂乱,理不清书本上的逻辑,时常看完了一章节后也没记住里面的内容,需要花了一段时间才能慢慢有感觉。第一遍看时,先梳理出整本书的框架,比如宏观金融讲的是货币理论,金融市场理论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机构,宏观政策理论包括通胀、货币创造、货币政策等等。通读的时候可以只着重看重点理论,一些辅助解释性的文字可以略去不读。黄达的每一章节后都有习题,这些习题与科大的出题方式很相似,18年也有一道原题,建议做一做。第一遍如果写不出来可以参考圣才的答案做大致理解。通读完一遍课本后,可以参照图南的讲义将一些大的理论,系统的知识点整理并默写出来。比如汇率决定理论、利率决定理论、货币政策传导、通货膨胀理论等等,前期牢牢掌握这些必背知识可以缓解后期复习时的压力,而且对许多内容的理解都大有裨益。除此之外,还可以参考其他教材,如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如果国际金融部分理解的不好,可以参考姜波克《国际金融》。对于刚刚开始着手专业课复习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遍重复阅读教材,并且阅读的速度一定要快,一定要有足够多的遍数,因为每一遍你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前期切记不可在某一个知识点停留过久,因为这门课的范围太广,不允许你这样去做。即使有些难点,暂时不能理解的,可以先放一放,等回过头来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见解,自然就豁然开朗了。这门专业课大家必须得搭建好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这种能力自然也是建立在你书读百遍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的,所以强调看书的遍数。
2.罗斯——《公司理财》
前19章和衍生工具章节公司理财和投资学主要就是计算题的部分了,从近几年真题计算题所占分值比重中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复习的话,建议大家先从罗斯的《公司理财》入手,不建议直接先看官方指定教材博迪《金融学》。罗斯的书写的是非常通俗易懂的,基本上0基础阅读也没有多大的压力,很适合初学者。具体的方法就是先阅读一篇教材,弄会例题。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第二遍复习,此时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做课后习题。等完成上面的工作之后再去看博迪《金融学》,此时你会发现,这些知识点我以前都是见过的,因为很多知识在不同的教材上都有出现,但是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黄达金融学的第四篇就是微观知识,不过写的非常简洁,不建议大家看那上面的,又或者罗斯的《公司理财》也包含了很多投资学的知识,但是有些部分写的不够深入。此外,由于博迪《金融学》翻译的不是很好,读起来比较生涩,也可以不看这本书,罗斯的书作为替代是完全可以的。
3.博迪——《投资学》
博迪的《投资学》刚开始看可能会觉得有点吓人,书很厚,但认真看下来就会发现很多内容可以跳着看,注意把握计算题的考点就可以了,课后习题要做。第一遍下来可能会有很多问题,考点、公式、知识点要反复看,做错或者不会的习题标记下来,重复做,之后就会发现书越看越薄。当然了,报班的同学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可以不看这本书,课程里面会将所有的计算题重点讲到。前期备考以上面提到的参考教材为主,这几本书一直到考试前都要反复拿过来翻看的。9月份之后可以开始看科大真题,具体时间可以根据自己安排调整,真题一定要保证知识点全部掌握。之后每天可以留出一到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做做其他学校的真题。有时间的话可以琢磨琢磨了解下计算题出题思路,但一定是把握好基础和重点的前提下。名词解释和简答在黄达《金融学》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其他学校的题适当补充,最好是10月份之后每天抽一点时间背背专业课知识点,再加上平时翻来覆去的看,就算考试的时候遇到不熟悉的点,结合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多多少少还是有话可说的。还有,考试之前专业课一定要模考,可以购买答题纸,按照考试标准把每一题的答案认真写下来。
4.图南——讲义、真题解析、习题集、模拟卷和背诵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