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科竞赛]水泥物理性能检验理论竞赛题库 (3)

2020-09-04 20:41 作者:iy-gnohz  | 我要投稿

31、简述水泥标准稠度的测定原理。

答: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2分

通过实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3分

32、叙述标准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净浆装模过程?

答:搅拌结束后,立即取适量的水泥净浆一次性将其装入已至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1分

浆体超过试模上端,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以排除浆体中的孔隙。2分

然后在试模表面的三分之一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轻轻锯掉多余净浆,再从试模边沿轻轻抹顶部一次,使净浆表面光滑。2分

33、叙述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净浆装模过程?

答: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合好的的水泥净浆装入锥模中,(1分

)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在浆体表面轻轻的插捣5次,再轻震5次,(3分

)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1分)

34、影响流动度测定准确性因素有那些?

答:(1)跳桌跳动部分总重应保证为3.450.02kg;(2)跳桌可跳动部分的落距应保证为100.1mm;(3)跳桌安装基座应为整体结构;(4)操作等。

35、哪些不规范操作会影响水泥胶砂试体抗压强度的检测结果?

答:(1)称量或加水量不准;                                           

(2)水泥胶砂搅拌锅升不到位,搅拌锅与叶片间隙过大;

(3)振实台振动成型时第一次与第二次装料厚度相差过大;

(4)胶砂振实后试模刮抹不当;

(5)破型前养护不当;

(6)拆模方法不当;

(7)加荷速度不当。                                              

36、水泥胶砂强度破型试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水泥胶砂试体从养护池中取出后应用湿布覆盖; (1分)

   (2)抗折试验前应用湿布将试体表面的水分和砂粒擦拭干净; (1分)

   (3)抗折夹具和抗压夹具应擦拭干净;(1分)

   (4)试体的刮平面侧向放置在夹具中央; (1分)

   (5)每压完一块应及时记录试验数据,记录精确至0.1MPa。 (1分)

37、三联试模(金属)装配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试模装配前应擦拭干净;(1分)

(2)试模装配前应在外接缝处涂一薄层黄干油等密封材料; (1分)

(3)试模安装紧固后,隔板与端板的上表面应平齐;(1分)

(4)试模安装紧固后,内壁各接触面应相互垂直; (1分)

(5)试模安装坚固后应在内表面涂上一薄层模型油或机油。  (1分)

38、水泥胶砂搅拌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搅拌前用湿布擦拭搅拌锅和搅拌叶片;(1分)

   (2)先加水后加水泥;(1分)

(3)搅拌锅一定要卡紧并上升到搅拌位置,然后立即开始搅拌;(2分)

(4)搅拌停止间隙的前15s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1分)

39、胶砂搅拌机对试验结果准确性有何影响?

答:(1)搅拌时间小于规定时间,会产生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强度会下降;如果超过规定搅拌时间,早期抗压强度会略有提高。(2分)

(2)搅拌叶片与锅底壁的间隙小于规定范围,标准砂在搅拌时间容易擦碎,早期强度有较明显偏高,但后期强度有所下降;如间隙过大时就搅拌不到锅底、壁的胶砂,达到不到搅拌均匀的效果,各龄期强度将会下降。(3分)

40、水泥胶砂流动度测试时对试验室、拌和水、样品有何要求?

答:(1)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2分)

(2)仲裁试验或其他重要试验用蒸馏水,其他试验可用饮用水。(1分)

(3)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小时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起反应。(2分)

41、测定水泥胶砂流动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1)水泥胶砂流动度是衡量水泥需水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水泥胶砂可塑性的反映。(2分)

(2)用流动度来控制用水量,能使胶砂物理性能的测试建立在准确可比的基础上。(1分)

(3)用流动度来控制水泥胶砂强度成型的加水量,所测得的水泥强度与混凝土强度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更能反映实际使用效果。(2分)

42、水泥胶砂流动度与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异同点有哪些?

答:(1)水泥胶砂流动度是指1:3.0水泥胶砂加水拌和后,在特制的跳桌上进行振动测量胶砂扩散后底部直径,用mm表示;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将水泥拌制成特定的塑性状态时所需的拌和水量与水泥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1分)

(2)两者都表示水泥的需水性,前者多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后者多用于水泥净浆(2分)。

(3)水泥胶砂的需水性与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大小有关,但两者的关系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是掺加粉煤灰的水泥,掺加粉煤灰后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需水量会增加,但胶砂达到一定流动度范围时,需水量可能并不增加。(2分)

43、硅酸盐水泥的水化速度有何特点?硬化后水泥浆体的成分有哪些?

答:硅酸盐水泥的水化速度表现为早期快后期慢,特别是最初的3~7d内,水泥的水化速度最快,所以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发展最快。
    硬化后的水泥浆体成分:硬化后的水泥浆体称为水泥石,主要是由凝胶体(胶体与晶体)、未水化的水泥熟料颗粒、毛细孔及游离水分等组成。

44、影响水泥石腐蚀的因素有哪些?

答:(1)引起水泥石腐蚀的外部因素是侵蚀介质。
    (2)引起水泥石腐蚀的内在因素:一是水泥石中含有易引起腐蚀的组分,即Ca(OH)2和水化铝酸钙(3CaO·Al2O3·6H2O);二是水泥石不密实。

45、什么叫“未遂质量事故”?什么叫做“重大质量事故”?如何处理?

答:未遂质量事故是指水泥富余强度不合格。

重大质量事故是指不合格水泥或废品水泥出厂。

事故发生后应采用的措施如下:

(1)立即通知用户停用该批水泥,按用户要求包退包换。如该水泥也用于工程,企业要派人会同有关部门采用补救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如该批水泥在途中,企业 应立即追回。

(2)迅速查明事故原因,七日内写出书面报告,报省、市主管部门和水泥质检机构。

(3)对事故责任者和企业负责人严肃处理。

46、什么叫做“混合样”、“试验样”、“分割样”和“封存样”?

答:(1)混合样:将从一个编号内所取全部水泥样,经充分混匀后制得的样品。

(2)试验样:从混合样中均分出来 作为出厂水泥的质量检验的样品。

(3)分割样:从一个品种等级的每袋水泥取一份样品或散装水泥每5min取一份样品,数量不少于6kg,共取10个样,彼此不混匀,制得样品,供抽检用,样品不封存。

(4)封存样:密封贮丰以备复验、仲裁的样品。

47、水泥留样的目的是什么?怎样留样?

答:(1)留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试验有误差时复查、考核检验操作时抽查和发生质量纠纷时进行仲裁。

(2)如何留样:作为水泥检验交货的样品,严格按国家标准取样20kg,经充分拌均后,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作为内部封存样(留样),从成型之日算起,密封保存三个月(指硅酸盐水泥,如硫铝配盐水泥则为45天),以备质量纠纷时仲裁。

48、什么叫做“检验”、“实验”、“试验”?

答:检验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是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的方法。企业生产中对各工序的“成品、半成品”必须进行质量检验。通过产品质量检验对产品质量卖到保证、监督和预防作用。

实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从事的某种活动。

试验是为了查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的某种活动。

49、为什么要限制硅酸盐水泥中Cl-1的含量?

答:水泥中的Cl-1是原燃料和外加剂带入,特别是使用工业废渣、助磨剂。由于水泥混凝土中氯离子较高时,会引起钢筋锈蚀,从而影响混凝土开裂。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含Cl-1高的水泥,在水化时,增加对混凝土钢筋锈蚀破坏因素,影响耐久性。因此水泥标准中,作为强制性规定,限制了氯离子含量,防止生产中水泥氯离子含量超量。

50、什么情况下要进行质量仲裁?

答:当用户对水泥质量提出以下异议时,可按标准规定准则,进行仲裁检验。

(1)水泥出厂三个月内,如购货单位对水泥质量提出疑问或施工过程中出现与水泥质量有关的问题,并要求对水泥质量进行仲裁时,企业应积极主动依照规定,将同一编号封存样送水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检验。

(2)用户对水泥安定性、初凝结时间有疑问,要求现场取样仲裁时,生产厂家在接到用户要求后7天内,会同用户共同取样(若生产厂在规定时间不去现场,用户可单独取样),送水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检验。

51、什么叫物料的易磨性?影响熟料易磨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易磨性是物料本身的一种性质,表示该物料被粉磨的难易程度。易磨性大小常用易磨性系数表示。易磨性系数大表示易磨,反之则难磨。

影响因素:熟料易磨性与熟料组成、煅烧情况、冷却与储存有关。具体讲:

(1)随着熟料硅率的提高,易磨性变差,饱和比越高易磨性越好。

(2)随着C3S含量的提高,易磨性变好;随着C2S含量的提高,易磨性变差。

(3)随着Al2O3含量的提高,易磨性变好;随着Fe2O3含量的提高,易磨性变差。

(4)液相量越多,煅烧时结大块,熟料易磨性变差。

(5)过烧料或黄心熟料,易磨性较差;

(6)快冷熟料易磨。

(7)熟料升重过高,结构致密,易磨性变差。

(8)经过一定时间贮存后的熟料比刚出窑的熟料易磨。(温度影响)

52、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熟料的矿物组成:熟料矿物组成决定水泥的水化速度、水化物性质,因此影响水泥的强度。一般来讲熟料中硅酸盐矿物含量高,水泥强度高。        

(2)水泥细度:水泥细度细,强度高,特别是早期强度。但过细对水泥后期强度不利。

(3)混合材的活性与掺加量:混合材活性高,对水泥强度有利,掺量越大,强度下降。

(4)石膏的掺加量:加入适量石膏,有利于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加入量过多则会使水泥产生体积膨胀而使强度下降。

(5)水泥助磨剂:适宜的助磨剂有利于提高水泥细度,提高水泥强度。

        (6)施工条件:① 水灰比及密实程度:水灰比越小,水泥石孔隙率低,密实度高,水泥石强度越高,反之则低。 ② 养护温度和湿度:养护温度(水化温度)提高,可以使水泥早期强度得到较快发展,但后期强度,特别是抗折强度反而会下降。周围环境湿度不够,水泥的水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停止水化,则会严重降低水泥强度。 ③ 外加剂:据需要采用适当的外加剂对水泥石结构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如掺入减水剂,降低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强度;掺入早强剂提高早期强度;掺入引气剂、膨胀剂、速凝剂等则可能会引起后期强度的降低。

53、简述C3S、C2S的水化特点?

答:C3S水化特点:

(1)水化快,水化反应主要在28d内进行,约经一年水化过程基本完成。

(2)早期强度高,强度的绝对值和强度增进率较大。其28d可以达到它一年强度的70%~80%,就28d或一年的强度来说,在四种主要矿物中硅酸三钙最高,它对水泥的性能起着主导作用。

(3)水化热较高,水化过程中释放出500j/g的水化热;抗水性较差。

C2S水化特点:

(1)C2S比C3S水化慢得多,至28d龄期水化20%,凝结硬化慢。

(2)早期强度低,但28d以后强度仍能快速增长一年后其强度可以赶上甚至超过阿利特的强度。

(3)水化热为250kj/g,是四种矿物中最小者;抗水性好。

54、简述C3A、C4AF的水化特点?

答:C3A特点:

(1)水化迅速,凝结很快,如不加石膏等缓凝剂,易使水泥急凝。

(2)早期强度较高,但绝对值不高。它的强度3d内就大部分发挥出来,以后去几乎不再增长,甚至倒缩。

(3)水化热高,干缩变形大,脆性大,耐磨性差,抗硫酸盐性能差。

C4AF特点:

(1)水化速度在早期介于铝酸三钙与硅酸三钙之间,但随后的发展不如硅酸三钙。

(2)早期强度类似于铝酸三钙,而后期还能不断增长,类似于硅酸二钙。

(3)水化热较铝酸三钙低,其抗冲击性能和抗硫酸盐性能较好。

55、硅酸盐水泥熟料为什么会“粉化”? 

答:熟料粉化主要是由于矿物中的C2S发生多晶转变的缘故,当β-C2S转变成γ-C2S时,体积膨胀约10%,使出窑熟料溃裂粉化;另外,窑内还原气氛存在,Fe2O3还原成亚铁,在存放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水发生作用,水化后体积膨胀,致使熟料发生溃解粉化。再有熟料中的f-CaO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水解成Ca(OH)体积增加97.9%以上,造成熟料膨胀成粉状。


[学科竞赛]水泥物理性能检验理论竞赛题库 (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