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传统八段锦第二课

2023-05-19 15:32 作者:为了理想而奋斗1121  | 我要投稿

文章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文章:

“白云讲堂”5月14日李信军监院传统八段锦第二课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Vu2Q7vhwrIWcB4pz878Kpg

。里面有老师讲课视频的百度盘地址,打开视频可以看到课件,就是上课照片。以下是我自己看视频记的笔记,不全,建议看原视频。

第三段 调理脾胃须单举

我们人的五脏六腑是各自独立的,也是统一的。脾胃是后天之本,

忌寒凉、大饱、坐、卧

。 脾胃正常的时候,向上可以通过肺排出,例如出汗等,向下可以通过大小便排出。异常时如湿气排不出,就可能造成肥胖,俗话说十胖九湿,还可能造成无力,面黄肌瘦的情况,脾阳虚。 去病即去寒,养生的道理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一样。《仙真经》中也说, “贤人上士,惜未危之命,惧未萌之祸,理未至之病也” 。 人过四十如过午,指的是人一过了40岁,就像中午的太阳,阳气开始转弱了,尤其是45-55,是疾病的高发期。这时候如果吃太多的寒凉,身体无法化掉,就可能造成积食,积食又可能造成宿便,宿便又会产生毒素、过敏物等。因此最好少吃或不吃寒凉的东西,尤其是冰箱里的东西,属于极寒,最好不吃或少吃。 腹不及饱,吃饭要吃到七八分饱,让肚子还保持有一点点饿的感觉,这种对身体最好。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是我们人体阳气生发的时候,这时候不能剧烈运动,但是要缓步走一走,来促进运化,使阳气生发,不能坐或卧。 饭后三十分钟缓步走:外面或办公室都可以。前二十分钟,走路的时候四肢要甩开,或是左手右旋转圈,就是左手摸着腹部转圈,以肚脐为中心点,由小到大转三圈,再由大到小转三圈;后十分钟,每十步左右做一个 “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做36下,36下一共大概正好十分钟左右,做的时候放松,不用闭气导引,自然做。双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我们宣通四肢,刺激经络,生发阳气,调理三焦。 古人很重视数字,在道家中,1、3、5、7、9、12、24、36都是比较重要的数字。 第三段 “调理脾胃须单举” 动作说明:欲左先右,要起左手先起右手,眼睛先看先起的手再看后起的手;做的时候两手十指相对,要有一种上下极力相争的感觉。

第四段 五劳七伤往后瞧

五劳,黄帝内经对五劳的解释:久坐伤肉(脾胃)、久卧伤气(肾气、肺气)、久站伤骨(肾)、久行伤筋(肝)、久视伤血(肝)。 这里的久是指过度,一个动作持续一小时后,我们就要活动一下转换一下,可以做 “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调理一下。 养生就是阳气,就是气和血。动则生阳。气有气滞、气瘀、气闭、死气等,血有淤堵……。 七伤,被七情六欲所伤。调理七伤属于情志养生。 养生分为情志养生、四季养生、脏腑养生和日常养生,我们要把这些都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只重视一个而忽视了其他。黄帝内经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七情是指喜(喜过度则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肾)。 七情是伤于内,各种情绪我们可以有,但是每个有一点点就可以,不能过,过了就会伤,古人说惊恐过度可能导致人魂飞魄散。 六欲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是伤于外,因为外在而伤。 病了的时候,喜欢高温,高温代表病减轻了,怕寒凉,寒凉表示病加重了。 小病可能引发大病,也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病。因此我们要预防小病,不可渴而穿井,斗而铸锥,那就晚了,要防微杜渐。像古人讲的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样,随时关注自己的健康,多活动,不能光学,学完了还要习,要勤而行之。 人体的经络遍布人身上下,相互作用,互为表里。经络和脉络,其中经络是指十二正经,脉络是指除十二正经以外其他的脉络,它们的作用是辅助十二正经运行,称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有六条阳经、六条阴经,阴主内,阳主外。六条阴经是以五脏(心肝脾肺肾)加心包经命名,六条阳经是以六腑(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胃、胆)命名。 六条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六条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脉络,即奇经八脉,奇经是相对于十二正经(六条阳经、六条阴经)而言,指人体其他的经,八脉指的是任脉(在前)、督脉(在后)、冲脉、带脉(在腰带一带)、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 带脉在腰带一带,起枢纽作用,促进气血运行。 做 “五劳七伤往后瞧” 这个动作的时候,口呼鼻吸,外侧的肩膀可以稍高一些。

传统八段锦第二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