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泛性主义(1-4-3-3)——大众对于精神分析的普遍误解

2023-03-11 23:54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1-4-3-3 泛性主义 Pan-sexualism (三元论、三意识)大众对于精神分析的普遍误解,与大众心理学崇拜

将俄狄浦斯情结、口y期、刚y期都把握为人的心理结构,人所有的冲动,desire都还原成x压抑回归后的复仇,love🐟的冲动被文明(超我)压抑,超我本身也是个YD的大他者

场域伦 1

世界,由学术共同体,知识权威保证的世界

本体论 4

神秘主义

荣格派精神分析

霍大同这个烙鬼名下的伪拉康派

川大,义XX,休鲜、练单...(王彻?)

Cultist 鞋胶涂

把菲勒斯译为始祖,圣状

癔症化的表演,学精神分析的人自己成了癔症化演员

精神分析是清醒的

刘:精神分析从西方来的,嫁接到儒释道三家水土不服,拉稀拉出来的就是这些人,精神分析里不一致的符号体系变成了这些人内在第一人称体验(神圣、残暴......)但不是分析,不是解放性的,是同语反复的废话(在A=A面前手足无措,不继续S2、S3.......——?)

在讲这个视频中,大部分时间只是符号系统的空转,没有时间性体验的,没有动脑子,我没有活这段时间,以后也回想不起这段时间,但总能感受到这种时间被浪费的感觉,这只是症状性的表演,非常廉价的,像水龙头打开自己流(觉得时间变快?心流。。。)

破除幻象:清醒的第一人称言说、聆听、思考活动可以是无意识的,只要它是面朝一个自我防卫的镜像进行活动时,它就是一个无意识活动,这时的时间体验是没有的,是回溯性建构的

so,这和x完全无关,泛sex论认为,所有的desire都是对x缺失部分的结合,给人提供快感,但精神分析的核心不是x,而是Discoursive(对话的(但这种对话是不平等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主体间的、充满冒险的、精细的符号学操作(互相刷操作系统)话语姿态是不平等的,主人话语、癔症话语、大学话语、分析师话语等,分析师与被分析者之间的话语也是不平等的,这是符号系统不一致性的体现,所以不能因为弗洛伊德在处在x压抑时代,就把x(或者爱欲、心灵解放)作为精神分析的核心特征

心理学家刷机:公版,哲学刷机:功能加强版

认识论 3

心理现象 调和 自然(法则(无序、暴乱))VS 人性(反思性)

目的论 3

爱欲 调和 正常(力比多经济学现实原则(有序爱欲经济学)) VS 反常(压抑或释放过多)

佛洛伊德三元论,超我(Superego)、自我(Ego)、本我(Id)

心理学用三元论设立范式

自诩为精神分析师,提起精神分析就是x压抑(控制患者,一个奶妈养几十个小孩,小孩定期过来喝奶,Evil)

是不是真正精神分析师要看是否遵循精神分析伦理:不能成为他人的a(不能被患者爱上(刘:骂你们))进一步避免患者倒错,要告诉他,我不是大他者

无意识、意识、前(潜×)意识(符号系统动力学机制、运动机制)

心理学用三意识设立发生学机制

弗洛伊德时代有一种实体化的迷思,心理主义认为内在心理活动都要有一个载体,在词后面加ness来理解,但这是没必要的,心理活动更像是一个机制

人的意识都是回溯性建构的,真正运行的只有符号活动,意义是回溯性组织的,我们听到自己说的话,然后回溯性地依据这些声音所代表的符号学张力,然后调整实践姿态,这种姿态被人想象成意义(其实不存在)

意识=通过一种想象性的体验,不停地把你不理解的东西符号化(其实你说的话里面,严格上讲,每个字句你都是不“理解”的,不“理解”这其中的所有东西)意识只是浮在一个符号学的表面上,说合法的话与非法的话

合法的话:符号的自然流淌,往返游戏,根本不用动脑筋,学习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让符号系统进入无意识中(无意识中包含了很多不一致性、错误、困惑不解,需要言谈的方式将其梳理出来),自我循环

无意识会有总体性的“错误”,运动时总会出错,出错时,意识才会包裹上去(这个意识(自我感知)永远是断裂的(无意识BUG))

无意识=你说的话中,自己都不理解的东西=本身就是无意义的循环,不可理解的,但其本身是一种自顾自的空转(运动)姿态

无意识是前意识回溯性建构的(事后审查)

无意识的背离、反常变成了连续的稳定的意识体验,另一方面,在这个连续的时间线流淌的体验背后,又有一个隐匿的非时间的,只有各种零散的,不由分说的机械式的自我循环的存在(无意识必然存在的二分)

如果不加以区分,形容其为一个完整的,无意识(生命之源)那就是虚假的神秘主义

前意识,永远是一种回溯性建构(审查机制),一定要通过话语(与他人对话)才能感受到,自己无法感受到自己的审查机制,精神分析一定要是不同的人,通过主体间的活动

前意识=后意识(是一个后来的审查机制),不是朝向未来,要去审查接下来要说的话,是不停地回溯性察觉这个自如流淌的意识流有没有断裂、错误,如果有,这时符号系统中就会“脱轨”就会有一种感觉出现,感到羞耻,罪恶感,然后让人换一种更符合符号秩序的说法,更加快速、迂回(反而更快)的流淌

最速降线,前意识是在加速意识的循环

﹌﹌﹌﹌﹌﹌﹌﹌﹌﹌﹌﹌﹌﹌﹌﹌﹌﹌﹌﹌﹌﹌﹌﹌﹌﹌﹌﹌﹌﹌﹌﹌﹌﹌﹌

主义主义1-4-3-3

pan-sexualism 泛性主义

大众心理崇拜的一种,误以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学。把所有调和冲动看成性压抑,表现为压抑复仇


场域论-1:世界。学术共同体

本体论-4:神秘主义。荣格精神分析。霍大同川大的在本体论走向神秘主义修仙去了

认识论-3:心理调和自然法则欲望维度vs人性反思理性。但是人都维度才是暴乱维度

目的论-3:爱欲调和,正常vs反常。介于两者中间的有限的爱欲才是正常的,用frued现实原则来调配。

当成立身之本的,run到国外,要成仙飞升的。把phllas译成石祖圣状,一个小时吃几千的。

借用弗洛伊德三元论,一般搞好几个

超我,自我,本我都是性化的

无意识(符号系统运动机制),意识(运动机制出错了去包裹时候,连续自我意识是断裂的,每过0.03秒出bug,bug就是意识),前意识(回溯性建构preconscious,一定要通过话语对话才能产生,审查机制必须要在虑好的东西去审查但其实看不到滤网,审查必须要通过主体间性没法自我诊断,借助分析法预料自己言谈对别人影响,看来访对话去把握有什么审查机制)三元论都是动力学机制。

这套术语,希望别人能读懂。弗洛伊德时代有一种实体化的迷思,都想找一个载体其实不必要

lacan:实在,符号,象征。

vmz简版本:语言活动依据声音挑战实践姿态

无意识:你说的话中自己都不理解的东西,因为这本身就是无意义循环,自顾自爽的暴力姿态。就是一种运动机制,感觉维度意识体验维度就是无意识一部分,没有绝对昏暗一部分。无意识也是事后回溯性建构(事后我发现有一些我自己也不懂的话,再重新注册)作为运动才是存在的

意识:对不理解的东西进行遮蔽,通过想象性体验,意识浮在符号学表面,不知语词具体勾连着什么,(说:合法的说话不合法的说话,按照语词逻辑合法流淌就可以了,这就是学习效果,比如wmz说这么久其实都没有动脑筋,请一个符号系统自己来转,让已经成为无意识到符号学运动流出来而已,流出来因为内在包含不一致性,要言说来理清楚,严丝缝合就像拉拉链)

前意识:永远是后意识,post conscious。不停察觉流淌的东西是不是有断裂,如果没说对会有羞耻,牵引出来来调和。迂回可能比直接更快

意识是不停的自言自语:自转,确实能感受,是一个符号学机器在说话,然后不断回溯性调和当时迂回的说话其实比直接达到更快,波浪形路线。比如我早上起床脑海里时候就自己在转。

无意识作为运动存在,创造背离就是意识,一定会二分:看似连续化体验的流淌的和背后零散的自己循环的。无意识只是这种差异化运动。只能在对话符号学主体间性运动下进行符号化操作


没有回忆的十五分钟,被浪费的符号系统空转的,在生命中没有回忆的,深有感觉。清醒第一次言说思考活动可以是无意识的,只要是面朝一个自我防御性的镜像都可以达到,这时没有时间性体验,是假的是被建构的。(把自己的生命换成能够自转的无意识符号学机制

那些泛性主义是西方精神分析到儒释道本地水土不符产生内在不一致性,拉肚子拉出来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神经症了,残暴体验可怕的东西多不是解放的的,是说废话的,同意反复的。主人姿态把A=A划掉,然后自己写。


这些不是爱欲:爱欲被认为是缺失和结合,精神分析discoursive是不平等的:话语都是不平等的,这是符号系统自身不一致性的体现。充满冒险的,互刷操纵系统的,就是哲学操作,把测试版加强版刷进去。


现实表现:提起弗洛伊德就是x压抑😡

精神分析伦理:不能成为客体小a,这是分析师伦理,为了避免倒错,就算是客体小a了你还要说你不是大他者,他就不会倒错。一个奶妈养几十个小孩

lacan也违背了伦理,只学习理论工具就好了和sade没啥差别。


【主义主义】泛性主义(1-4-3-3)——大众对于精神分析的普遍误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