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姐的爱欲原理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御姐这个角色类型。我知道光提御姐着两个字就会有人想吐槽了。
今天这个词似乎已经不像以前用的那么频繁了,但我之所以选择御姐来作分析,就是因为今天流行的很多角色其实都是御姐的变体。
比较老的二次元都会记得,御姐和萝莉这两个词是同时流行开的,什么御姐有三宝之类的。
但是我首先要指出的是,御姐和萝莉是两种内在逻辑完全不同的角色类型。
萝莉这个词首先指向的一种外表,或者物理。而御姐这个词的确一定程度上也包含着外貌描述,但首先看「御」这个字我们也会知道,这更多是跟某种心理或者性格有关的状态。
御姐这个词的争议性就在这里,你很难直接判断一个角色是不是御姐,必须得结合剧情来判断。而萝莉是直观的,看一下这个角色的立绘就能确定。
御姐是一个整体,必须从言谈举止去综合判断。
御姐这种角色一开始明显借鉴了很多西方女性的特点,这种类型的角色带有很强的神秘感,越早期的御姐越是这样。
百度百科说日本动漫第一个御姐类型角色是《鲁邦三世》的峰不二子。
说到这个峰不二子,她就经常被形容为谜一样的女人,强大、冷酷、神秘。
一定要注意《鲁邦三世》,包括像《猫眼三姐妹》这样出现了可谓是御姐始祖的作品和西方文化作品的显而易见的亲近性。
这种角色的谱系显然可以追溯到好莱坞黑色电影中的 「Femme Fatale」,中文有的时候把这个词翻译为蛇蝎女人,直译是致命的女人。但一定要知道这个词也有命运的女人这个意思。
这个词得从两个方向去理解,操纵别人命运的女人,同时也是被一个大写的命运所操纵的女人。这两个方向是互相纠缠的,之所以操纵别人的命运正是因为被大写的命运所操纵。
如果你觉得这个论述太抽象,想一下《星际牛仔》里的菲瓦伦坦就行,她因为失去记忆而选择成为一个罪犯,她的身上同时具有强大和无力这两个特点。
这里我们参考一下齐则克在《斜目而视》里对这个 Femme Fatale 的阐述。
「有的时候,她在操纵别人」
「但突然之间,我们又发现,她在遭受巨大的苦难。」
「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她究竟是在享受快感,还是在遭受苦难。」
「她究竟是在操纵他人,还是受操纵的受害者。」
正是这一点,导致了黑色电影,或者硬汉侦探小说中的某些时刻的极度暧昧不明。
我们还可以就此补充一下,很多时候,正是这种暧昧性构成了御姐的魅力。
在御姐身上,你能够看到一种仿佛超越了她本身的魅力,因为一个御姐所具有的那种神秘性,必然会指向某种超出她自身的东西,那种东西就是命运。
不管是峰不二子还是猫眼三姐妹,早期的御姐形象总是在夜晚出现,她们在夜里和白天是两种形象,夜晚的掩护是她们自我展现的一种手段。
布朗肖说进入一个夜晚就是失去从夜晚中出来的可能性,同时也失去夜晚本身。
早期御姐就和夜晚一样,诱惑你过去,但是你过去的时候她又消失了,所以你会不断地找她,也正因如此永远也找不到她。
当然这种形象很快就被另一种御姐形象所代替,在白天和夜晚举止一样的御姐。御姐从深层来到了表层,成了某种日常的属性,御姐不再是难以接近的存在,而是接近了也无法理解的一种存在。
这个时候神秘感被淡化,她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了一种性格的分裂上。这种分裂不是之前那种白天一个样子晚上一个样子的那种分裂,而是时冷时热,飘忽不定,虽然距离很近但是难以被看穿。
她的自我往往会很强,而且非常有自信。她本人也对「自我很强」这一点不会做任何掩饰,这是她成熟的一种标志,也是自信的一种标志。
最典型的代表是《电锯人》里的玛奇玛,玛奇玛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讲话特别直球,条件说的非常清除。《春物》里雪之下雪乃的姐姐雪之下阳乃也算是一个典型,还有比如说《我的朋友很少》里的三日月夜空。
大部分御姐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在御其他人之前首先得御自己。具体表现就是御姐的打扮非常精致,很有审美品味,所以不仅会在男性那里很有人气,在女性那里也会很有人气。
御姐把爱首先注入在自己身上,这让她们看起来有一种内在的自我完结性,不那么需要他者。这当然多多少少是一种自恋。
在这里我像引用一下弗洛伊德对自恋的一段充满辩证的阐述。
他说:「儿童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恋,他的自鸣得意和不可理解。如同有些动物的魅力在于根本不在乎我们如何,像猫及食肉猛禽」
的确,即使是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很多罪犯和怪人,也是因为他的自恋性持续地吸引我们,他们借自恋将任何可能毁掉自我的东西远远抛开,我们似乎惊羡他们心灵的极乐状态,一种我们早已放弃了的无懈可击的力比多状态。
所以自恋并不会影响我们爱他们,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流行的坏女人对很多人来说会如此有魅力。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多喝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