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抑郁,是家庭“病”了

2022-12-12 11:07 作者:18138441626  | 我要投稿

抑郁的孩子为何越来越多?

一方面,大众对抑郁症的认识更加深入,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的情绪问题,一旦觉察到不对劲,会主动就医。另一方面,孩子们面临的压力增多,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学习压力、不合理的教养方式等,都导致孩子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很多情况下,不是孩子病了,而是家庭出现了问题,孩子成了替罪羊”。

临床发现,孩子出现抑郁,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抑郁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有些孩子最开始可能只是身体不舒服,如恶心、肚子疼、头疼、头晕等;有些可能表现为情绪问题,比如容易哭泣、易发脾气。如果这些不典型的表现没有得到家长的及时关注或加以干预,孩子的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出现特别不开心、长期情绪低落、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跟家人冲突逐渐增多、长期睡眠不佳、社会关系和社会功能逐渐减弱,甚至无法上学、有自残行为和自杀想法等严重表现。

抑郁的孩子大多呈现什么特点?

1.青春期孩子多

60%~70%的孩子集中在12~18岁年龄段,男女比例约1:2。

初中之前,男女孩发病率差不多,但从初中开始,女孩发病率明显高于男孩。

2.持续时间长

很多家长往往是在孩子出现厌学后,才发现孩子有抑郁情绪的。门诊中,很多孩子的抑郁情绪基本持续了半年到一年,有的孩子甚至持续两三年。

3.教养环境严苛

比较专制的家庭,家长控制欲较强,孩子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难以发展自主性。“什么都是父母来做主,我自己好像没什么用”,一个孩子在门诊中说道。长期生活在压抑的家庭中,孩子容易不自信,引发抑郁情绪。

4.人际关系不佳

孩子跟同龄人关系不好,常受到同伴排挤,或者他欺负别人。无论哪种情况,孩子出现抑郁的可能性都会增加。

5.先天性因素影响

父母或爷爷奶奶曾有过抑郁、早产或营养不良,孩子抑郁的可能性会增高。另外,母亲在孕期情绪是否稳定,对孩子未来情绪也有影响。

“孩子发病年龄越早,治疗难度相对越高。”提醒,抑郁情绪出现得越早,提示孩子早年的养育环境或先天影响因素更大,后面治疗难度也会越大。

从预防角度说,家长要给孩子更多包容性,及时给予孩子各方面的支持,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及时出现在孩子身边,并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平常,积极为孩子搭建社交渠道,让孩子多交朋友,多运动。

对于已经抑郁的孩子,家长千万记住,不要责备孩子,最重要的是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家庭教养模式,从病根上祛除孩子的抑郁因素。很多时候,孩子抑郁了,需要接受治疗的不只是孩子,还有家长和家庭。

孩子抑郁,是家庭“病”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