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特种兵与如今的解放军特种部队有什么区别?
特种兵可以说是如今在各种军事题材影视剧中出场频率最高的兵种,更是被某些影视剧搞成了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但鲜为人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批特种部队直到上世纪的1991年才正式组建。

但是根据文件档案和会议材料,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已经拥有成建制的“特种兵”部队,在解放战争的各大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解放战争时期的特种兵与如今的解放军特种部队有什么区别呢?

众所周知,由于旧中国“一穷二白”,解放军长期处于武器装备水平较低和数量不足的环境中。解放军的很多部队在很长时间里连最起码的枪支弹药都无法配齐,更不要说坦克、飞机这些高级的武器装备了。

凭借指战员的英勇作战和“凯申物流”的“优异表现”,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大量帝国主义国家制造的先进装备。按照集中使用兵力的战法,解放军将缴获的先进装备与使用人员整编为专门的作战部队。

于是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都组建了很多专门的技术兵种部队,比如东北坦克大队、东野炮纵、中原战车大队、二野防毒大队、华东坦克队等等。而这些与传统步兵不同的技术兵种部队被统称为“特种兵”。

综合来讲,解放战争的特种兵指的是步兵以外的各种技术兵种,与我们今天的特种部队完全不同。而解放军特种部队的真正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侦察兵,我国首批特种部队就是在侦察兵的基础上组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