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瑞幸的谋划起于伊始?!

2020-06-01 12:26 作者:非人鬼SeanXu  | 我要投稿

 抵用券造假、供应商造假,上市前一年骗局操作就开始了
据公众号“华尔街见闻”,《华尔街日报》披露了最新掌握的,关于瑞幸事件的内部文件和公开记录,在瑞幸登陆纳斯达克前一年,这场骗局就已经浩浩荡荡地开始了。抵用券就是其核心造假方法。
 
文件显示,IPO前一个月,瑞幸的部分员工就开始通过设计虚假交易来提振销售数据。这些员工使用手机号注册个人账户,购买了数量极大的咖啡抵用券。知情人士透露,高达2到3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是以这种方式捏造的。2019年5月,面向企业客户批量销售咖啡代金券的新业务成为了更高效的操作方法。记录显示,瑞幸除了向包括航空公司、银行在内的少数固定客户进行真实的代金券销售之外,其余大量代金券的买家是一些不知名公司,散落在中国各地城市。这些公司反复、批量购买代金券,且金额巨大。据分析,2019年瑞幸通过类似的方式出售了巨额的代金券,借此,瑞幸咖啡得以录入超过15亿元(约合2.1亿美元)的公司销售额,远超同期真实销售情况。
 
除了虚增订单外,瑞幸还虚增了付款记录——另一个被瑞幸发掘可以用来做手脚的地方在原材料付款。其他内部文件显示,近来审查瑞幸系统的中国监管机构发现,逾10亿元(约合1.4亿美元)的供应商付款存在问题。调查显示,经手这些原材料付款的所谓员工和所有这些数据都是虚构的。
 
而参与购买代金券和供应商付款的公司,其实都与瑞幸、陆正耀或陆正耀之前创建的神州租车、神州优车公司存在关联。瑞幸咖啡向与陆正耀有关联的企业出售的代金券,累计可以兑换数千万杯咖啡,将其账面营业收入推高到远超实际收入的水平。
 
瑞幸的财报数据存在很多“不可能的事”。2019三季度,瑞幸咖啡公布的单店收入约是星巴克的42%,根据产品价格计算,这意味着瑞幸咖啡的单店商品销售杯数须达到星巴克的1.2倍。然而,从其远低于星巴克的门店面积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从零售行业几位关键的存货指标来看,瑞幸门店数量不断扩张,商品品类不断增加,但库存天数反而下降,这几乎是天方夜谭。从历史财报看,瑞幸没有一个季度产生过正向的经营现金流;而且,投资现金流在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巨额的负数。公司几乎完全依靠外部融资去填补窟窿,2018年至2019年三季度的融资额大约95亿元。

瑞幸的谋划起于伊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