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跨学科工具箱】金融学模型:经济运行规律(学习笔记)

2021-12-04 14:57 作者:王小c的c  | 我要投稿


金融学重要模型

  • 为什么要学习金融学:人活着就离不开钱,无论是理财还是投资,而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我们也要具备基本的金融思维,了解金融是怎么运行的,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把金融学的方法和思想用到生活中。

  • 如何学习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学 理论与模型太多了,而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能预测解释程度有限,各家理论都是这样,而作为入门,所长推荐 Ray Dalio 的经济学模型,因为 Ray Dalio的这套框架十分清晰,虽然也有争议(哪个又没有呢?),几乎是最低门槛的入门方式了。

  • Ray Dalio 经济运行模型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思考,经济的本质是什么,而经济的本质无非就是由无数【交易】组成的,每个交易其实很简单,那关键点就在于是什么让其变得如此复杂?Ray Dalio 说这个关键就是 【信贷】 ,在此基础上推演出了【瑞达里奥增长曲线】,作为理解经济运行的最简模型,以此为主线贯穿了一系列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 怎么学:从每一笔交易(微观)到经济运行的规律(宏观),来概览整个经济体系,并且理解经济学重要概念,尝试运用到生活中

  • 资料:所长林超-跨学科工具箱 & 瑞达利欧-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 知乎-如何评价 Ray Dalio 的文章《宏观经济运行的框架》

经济曲线

  • 瑞达里奥增长曲线:经济增长的最简模型,包括 生产率的提高、短期的债务周期、长期的债务周期。

    • 生产率的提升 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是在叠加的,即只有一个发展方向,整体上从来不会走回头路。[增长函数]

    • 债务周期 有短期和长期的差别,在瑞·达利欧的观点里面,短周期大概是 5 ~ 8 年,而长周期大概是 75 ~100 年,这三股力量合在一起形成了下图。 [波动函数]

  • 经济整体不断增长好理解,因为生产力是不断提高的,但是为什么会有波动(周期)呢?关键在于 信贷 的力量

  • 信贷(Credit)

    • 其实就是给“未来的自己”借钱,之后自己的经济会比自己实际的生产力要高,所以会向上波动,但借钱总要还的,当还钱的哪一天,你的经济就会向下波动,来弥补当初欠下的债了,这是个人层面;

    • 注意这种填补不是平均的,社会总体的信贷是会不断扩展的,因为当你生产力是 100 时候,算上信贷其实可以消费 110,因为你的消费就是别人收入,所以第二个人可以消费110*1.1=121,注意不断积累

    • 经济整体的波动是由无数人的信贷行为形成的,整体而言,当借钱的人比还钱的人多的时候,经济整体向上波动,反之则反,而操控这个趋势的力量,就包括国家的【宏观调控】

  • 波动最底层的动力来自于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交易

详细分析一下 交易

  • 交易:经济运行的最小单元就是交易,而交易无非是由 货币、信用、服务、金融资产、商品 这五样东西之间换来换去;

    • 信用(Credit):刷信用卡时当时并没有支出货币,但是用信用向未来的你借了一笔钱

    • 信用在使用时和货币一样,因此把花费的货币和信用加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支出总额

    • 出总额是经济的驱动力,因为一个人的支付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你花的越多,比人就整的越多,如果用支出金额除以销量就得出价格

    • 金融运转的核心是一张张金融合约,比如A把钱借给了B,B希望未来可以借此赚取更多的钱,A则希望B未来可以还给更多的钱,这时候B就需要给A一份金融合约作为保障和交换

  • 众多交易形成了市场,不同类型的市场又聚合为了经济体,不同市场组成的经济体耦合在一起,环环相扣

  • 市场经常会出现过冷或过热的,或分配失衡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国家有两股理论参与到市场调控中,就是 中央银行,和 中央政府

  • 中央政府:三种调控手段,分别为 发行国债的数量税收的数量 和 财政支出的数量 ,其中 国债 和 税收 是政府的收入, 财政支出 是政府的支出

    • 税收 :如果政府减税,那么企业的压力就变小了,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增多

    • 财政支出:比如搞基建、搞科研投入等

    • 国债 :国债可以卖给自己的国民,也可以卖给别的国家。这方面美国是典型,美国国债卖给了全世界,这是美国剥削全世界的一种方式。

  •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两项核心功能是 调整利率 和 发行货币。

    • 调整利率 利率 对于 存钱就像磁铁一样,可如果利率降低,大家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那么市场上流通的钱就变多了,钱变多经济就容易变热,反之则反

    • 发行货币 也就是俗称的放水。,印钞多了市场上的水就多了,经济就容易出现流动性过剩,俗称“过热”。

  • 宏观调控债务周期

    • 短期债务周期:当经济向上的波动因为【信贷】不断扩张,而实际的生产变化并不大,则会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这时候央行就会调高利率,社会整体借款会变少,经济变为了向下波动,到一定程度,则央行又会降低利率,这就形成了经济波动的小周期

    • 长期债务周期:但央行调控下,一个个小周期后欠款会积累,一次次信贷下,消费越来越超出实际的产出,当欠款超过了人们的产出,总有换不起的一天,这时候央行的利率政策就无效了,因为这时候利率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



  • 为什么消费会出现这种“累积上升”的趋势呢?这就要提到【杠杆】了

杠杆

  • 杠杆的作用:金融工具对于实体经济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实体经济加上了杠杆,四两拨千斤,让那些有生产力的人在短时间内加速发展,有机会弯道超车资本本来比自己多很多的人。

  • 什么是杠杆:加杠杆可以理解为加倍数,假如那1万块钱投资,一天只能上下波动10块钱没什么感觉,但如果加100倍的杠杆,就会变为一天亏1000元。常见的杠杆类型如下

    • 贷款买房、买车、买手机;

    • 金融投资、融资;

    • 使用了某些技术手段来节省劳动力;

    • 招聘帮手来帮助我们做事情;

    • 我们到处去宣传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 ……

  • 任何一个杠杆,都由 长度,支点和用途组成,可以分为良性杠杆与不良杠杆

    • 用途:加杠杆之后撬动的资源拿去干什么

    • 支点:一个好的支点,是一种能够 稳定、低风险、获得收益 的资产或能力;比如买股票就不是一个好的支点,毕竟不可控

    • 长度:就是加大的倍数,两倍的杠杆就是放大了2倍的损失和收益,波动也就更大

    • 能扩大生产力的就是良性杠杆,比如农民贷款买了一个拖拉机;

    • 没有增加生产力的就是不良杠杆,比如贷款卖消费品

  • 应用,分析贷款买房

    • 看房子增长的价值是否高于同期的利息,来判断是否为良性杠杆

    • 按照中国房地产过去 20 年涨幅,贷款买房绝对是一个良性杠杆

    • 但要考虑到国家政府当前的调控政策,现在正是转为不良杠杆的转折点熵

    • 未来还在变化中,这是不可控的,所以贷款买房并没有一个好的支点

三个建议

基于这个波动模型,瑞·达利欧给了大家三个建议。

  1. 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自己的收入。 因为一旦债务超过了收入,增长的速度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挣的钱永远还不上利息和本金,除非可以债务重组或者找家人借钱。

  2. 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首先我们的收入其实是由货币和信用构成的,这部分透支的信用就是我们身上的杠杆,不要看当下收入多,但支点不稳,欠下的迟早要换的,甚至是加倍奉还,这种情况下就是所谓的“君子立于危墙之下”,你只能天天祈祷那个墙不要倒。

  3. 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实力,是应对一切变化的终极法门。

金融要素

北大的香帅教授在课里面做过总结,就是时间、杠杆和风险这三个要素。

  • 【杠杆】

  • 时间:金融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可以在时间轴上移动我们的财富,比如信用卡和养老保险。

  • 风险:对未来的估计总是会有极大偏差的,这就是时间带来的不确定性,这是金融业最重要的一个词,做金融的通常风险意识更强,这也是普通人需要培养的

  • 金融工具可以把时间带来的风险和未来的收益进行计价,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折现值

  • 比如b站2021年第一季度利润为 -9亿元,但估值却超过了400亿美元,这个估值估算的就是他未来能赚的所有的钱折算到现在的价值,说明大家对b站的前途都很看好。

  • 风险收益流动性:投资学的不可能三角,即高收益,高流动和低风险是不可能兼得的

  • 流动性:资产变成钱的速度或能力,比如股票流动性就很高,因为可以随时买入或卖出,相反古董流动性就很低

    • 现在政府就在通过限制贷款,积分买房,审核资质等很多手段,限制买卖双方达成加以,通过降低流动性来控制房地产市场

    • 所以注意需要花费很多代价去获得某项资产时,除了考虑收益风险,一定也要考虑流动性

  • 风险收益模型:高风险更可能获得高收益,低风险更可能获得低收益;

    • 比如找工作大部分情况是,想要高工资就要放弃稳定去大城市,风险就会大,而反之铁饭碗往往收益低;

    • 但如今金融工具已经非常复杂了,金融市场被核心玩家垄断,在高风险高收益区域,很多普通人承担了完全不对等的高风险,却极小概率得到高收益;



【跨学科工具箱】金融学模型:经济运行规律(学习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