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解剖科幻--《流浪地球》

2023-07-22 22:01 作者:钟天心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钟天心。今天的题目是解剖科幻--《流浪地球》。科幻的资料较多,如有失误和口误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

今天我主要会从两个方面,科幻思维、小说思维,去解剖科幻。说到解剖,其实我在大学是学过《系统解剖》的,也就是说把一个人体分成很多个小部分。而解剖除了医学的解剖,美术也是有解剖学的,还有一些通俗的人体解剖,还有《人体解剖涂色书》,还有《运动解剖学图谱》。而在《故事写作大师班》里面,故事的空间与时间,里面也说到一个故事主体,就像人体由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骨骼等构成的一样,故事也有一些子系统组成,包括角色、剧情、揭露事实的场景段落、故事世界,道德议题,象征网络,场景编排以及交响乐式的对比白等。

主题是大脑,角色是心脏及循环系统。事实的揭露是神经系统故事,结构是骨骼,场景就是皮肤。而故事的进行,分为线性迂回式故事、螺旋式故事、分支式故事、爆发式故事等等。还有一个故事前提,就是将整个故事浓缩为一句话,推销给编剧,或者是改编成电影就要用到。故事结构七大关键步骤,就是角色、主题、故事世界、象征网络、剧情、场景编排、场景构建和交响乐式的对白。

然后说到科幻解剖,解剖科幻。我是分为科幻思维、小说思维、文笔文字三个部分。而科幻思维又分为科幻点子、科幻思维;小说思维有人物、情节、结构、对话等。科幻点子,通俗一点来说,流浪地球的就是带着地球去流浪。科学思维就是把科幻点子、科学知识与人物、情节等融合。文笔文字的话,我这里就不详细说了。解剖科幻,其实就跟解剖人体一样,科幻小说和人体、或者人,都是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但是解剖就是把一个活的东西肢解掉,就会失去生命力。

科幻小说的各个部分,是从一个整体的科幻小说里面,拆出来的各个元素。人体的各个器官,还有骨架等,但是解剖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而且是独立的,不是说组装回去,可以逆向操作的。所以我这里虽然说是解剖科幻,但大家一定不要误会,说把各个元素组合成就会组成一篇很好的科幻小说。你把器官连接起来是做不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个是不能逆向操作的。《流浪地球》现在已经有很多版本,而且已经翻拍成,改编成了科幻电影,而且出了两部《流浪地球》的话。刘慈欣之前说过,科幻作家须看得比时代更远。科幻思维就分为科幻点子,而科幻点子在流浪地球里面的体现还涉及到几个概念,比如世界之船等等。我一一跟大家讲一下,比如世界之船,其中有一篇文章是翻译自《科幻百科全书》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把有史以来。差不多200年的科幻史,把涉及到世界之船这个概念的一些科幻小说和作者汇聚到一起,组成一篇文章,捋了一下这一个概念有多少作者写过那些科幻小说,有兴趣可以看一下。然后就是气候变化,有一篇翻译文章。但是地球就没有了,太阳也没有了,木星,他也是列举了很多科幻小说,但是没有系统的文章,可能是没有翻译过来,或者说真的没有。还有灾难。行,这里,就到这里。科幻思维,大家有兴趣的,先看一下吴岩老师写的或者主编的很多科幻理论书,刚恩老师的《科幻之路》,还有《彩图科幻百科》,《奇迹之书》等等科幻写作书,还有一些科幻小说等等。

现在讲的是小说思维了,小说思维又分为结构、情节、人物、对话等。

现在回到《流浪地球》上了,流浪地球的故事结构。可以简单讲一下,就起、承、转、合,因为它刚好也是有4个大标题。启:刹车时代6000多字,承:是逃逸时代12,000多字,转:是叛乱接近5000字,合:河流浪时代不到1000字。

我们讨论文章也会有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凤头、猪肚、豹尾,但是这里比如凤头的开头引人入胜,这个引人入胜,很难去理解,或者说很主观的,所以比如是理科生就有点难理解好的文章,或者说文无第一嘛。其实大家可以这样想,量子力学不是有一个测不准原理,好的文章相互之间就很难去比较,所以文无第一也就是测不准了。

然后,《故事写作大师班》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前提,用一句话交代你的故事,发展你的故事前提,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大家可以看一下。

刹车时代,文字的描述跟图画或者说电影是不一样的,电影跟图画是用画面呈现的,而小说你要通过文字也要再去想象作者所描述的场景,所以有时候文本跟那个视像图形是不一样的,但可能更多人会喜欢视频,因为短视频用画面展示,有时候是不用去思考的。刹车时代6000多字,我把它的时间地点、故事情节、科幻点子、人物等都罗列出来,有兴趣可以对比一下,看看。这些描述你要转化成图像,或者说你作者表达出来的,读者要在自己脑中形成那种意象才行。

所以,读书是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但是看电影比较直观,导演他给的什么,你看的,就是所见之所得,但是小说你看到的不一定能想象得出来,所以有时候阅读也是有门槛的。

这里再从《人物与视角》来说,人物是其所作所为,或者在构思人物的时候是要注意很多东西,比如动机、过去、名声、关系网、习惯、天赋等等,外貌等,但是在科幻小说里面这一方面可能就相对薄弱一点,或者说有些作者他不注重这方面,因为科幻是比较特殊的,有时候你把人物的大部分元素可以略掉,因为有些科幻小说它本来就不写了人物。

第二部分是逃逸时代,逃逸时代用了12,000字,时间线也挺快也挺大的,情节也蛮多,主人公其实也不算很多,但是在这里面的话,虽然说是有人物或者说情节,但是其实这里的人物不一定是人类,因为逃逸时代它是一个以地球为主体的,这里面的人类只是说你当他是工具人,都是解说员的这种感觉,因为你也可以把地球当做主角,这样可能更容易去理解。《作家之旅》这本书会把一篇小说或者说主角人物,他的成长的有一个圆,有一个圆圈,先从出发,有限的知识增长,再慢慢的投身变革,或者实验准备,巨大的变化,后果到最后解决就会是一个圆。

第三部分就是转折部分,就是叛乱,不到5000字,这里虽然他的人物也算是人类,在这一一部分里面人类是主角,但是太阳的氦闪还有地球的流浪是继续的,这只是说一个插曲而已,但是在小说的组成部分又是必要的,而里面的人物怎么说,没有很特别的主角,都算是、配角或者只能说把人类分成两部分,你一部分是相信氦闪,一部分是不相信的,而两派之间的对抗也就是故事的一个转折,设置一些科学知识,比如氦闪、红巨星等等。

然后到这里,最后一部分结尾。在《这样写出好故事·情节·结构》这本书里面,对结尾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解释。他说很棒的结局首先要达成两个目标,第一就是结局感觉完全符合这本小说所属的类型;第二,结局也让读者感到惊讶,并不会熟悉到仿佛以前在哪里看过。嗯,三种基本结局,正向的,然后模糊的,还有负面的。大家有兴趣可以找这些书来看一下。流浪时代,这里也是涉及很多科学知识的,也算是一个收尾,地球在太空中滑行。

合:流浪时代不到1000字,其中也有时间、情节、科幻点子,还有人物等等。

我现在只是说从大的方面去,就不一一把里面的东西再提出来细讲了,给他的一个大的框架,或者说比如一个作者他是怎样看一部科幻小说的,如果普通读者都看一遍,喜欢的话看两遍三遍,但是你如果要成为一个作者,你就要从各个元素去看,比如小说的框架,人物,小说的人物视角等等,就比较多的方面,就要有一个科幻思维跟小说思维。

小说思维又分为结构、人物、情节、对话等等,反正各个方面你们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再从自己的知识去判断,作者比读者比普通读者是要更加深入的去了解自己喜欢的作品的。

现在推荐的就是科幻思维的一些书了,吴岩老师和冈恩老师等。然后文章是有章法的,但是无定法就好,文章也是有标准的,但不是写标准,就像量子力学吧,测不准。这是一篇好文章,但是它没有固定的标准。这是我的公众号,上面有个小说思维,结构、人物、情节、对话、修改,反正有兴趣可以看看,比如《人物视角》这本书,《经典人物原型》这本书,《创造难忘的人物》,这本书有兴趣都可以看看。

还有这本《小说创作的基本技巧》,这里是普通小说就所有类型小说基本都会有结构,或者说你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考虑科幻小说,在科幻点子的驱动下的小说,这里把小写作的分成7个要素,主题设定、视角、人物、情节、主要事件关键场景、开头描述等等。

反正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写作书,他就会有不同的拆解,但是基本的结构是一样的,比如说一个人它的骨架或者说它的组成部分是一样的,只是说有些人就不同,比如说内科、外科、儿科或者是妇产科,他们侧重点不一样,或者说不同的医生对人体解剖说法有可能不一样,比如系统解剖,医学上系统解剖,把人体解剖出来,但如果运动学的解剖,他就会注重比如说肌肉的锻炼,骨骼的锻炼,或者说其他的一些部分,反正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然后我之前收集过一些资料,比如怎样可以写好科幻小说的话,这个问题就像怎样可以考好高考一样,是比较复杂的。有兴趣可以把我资料下载来看看。我还收集过,《如果科幻是大学的一个专业》,里面也收集了不少文章和资料,还有《科幻爱好者投稿指南》,每两周更新一次,在未来局的不存在科幻公众号上,还有我自己的公众号以前是叫科幻写作钟天心,后来我改了就直接改成钟天心了这名字。我之前还做过一些视频,比如科幻兵法,还有收集过一些资料科幻点子等等,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关注我的公众号,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谢谢!

解剖科幻--《流浪地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