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本源》大纲 第一版

2021-06-06 02:06 作者:文婕斋夫人  | 我要投稿

持续更新。


“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呢……”只用再跨过最后,最后这短短一光年…不消分说,虫子们,即将就要知晓答案了…………2030年,凌沙城旭普区。  作为“观测者”之一,柏林已经连续十四天没有取下虚拟连接装备。  这十四天里,他的意识活跃在庞大的模拟社会系统,在和真实世界相似度百分之99.9973的系统中,他扮演着自己成为观测员前的角色:德浜快递公司美洲分公司快递员。他如同复活岛岸边伫立的头像,无神的眼中时光流淌,十四年如一日的观察着这个和现实世界时间流逝速度比例为364.75:1的世界。  现实世界的躯体靠注射营养针剂维生,每日都有专门的护工为他清理身体和更换尿袋,甚至协助他完全无法动弹的、连接大量电极的躯体排便,而柏林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若无其事的生活十五年,以观测是否会出现大规模核战,并于现实世界时间十五天后苏醒,整理报告。而对于他精神上十五年的“劳作”,直隶于国家的研究部门将会以一张300万美元的支票作为酬劳。  距离回到正常世界仅剩160天,柏林在日记本上随手写下天气,记录下一天的新闻和重要事件。新闻五花八门,有著名变性人肖绽被人用硫酸泼脸,有十几年前流行的冠状病毒在B区死灰复燃...一个个新闻被柏林流水账般被记录在代码编号1092的日记本,等待着苏醒后被研究人员查找。  在刚开始执行任务时,柏林在虚拟世界的每一天都期盼着任务结束,但渐渐的时间久了,他的盼望逐渐被平淡如水的生活消磨干净,他开始逐渐习惯于将自己所经历的每一天都当作是现实世界的普通日子,除了按照要求的每日记录新闻,他的生活和被招募执行观测任务前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当然了,如果忽略那场浩劫的话。  要不是半夜偶尔能感到大脑的刺痛外,柏林几乎快要怀疑所谓的观测任务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臆想。至于大脑的疼痛,在接入虚拟世界前指挥官便给出过答案。  “电极直接插在你的头上,运作久了身体出现排异反应,偶尔会出现刺痛,这是正常现象,等你任务结束我们会对你进行为期二十天的康复护理,会解决你身体所有的问题。”  于是,这偶尔的刺痛成为了柏林于现实世界唯一的联系,他对这联系的依赖甚至使他半夜三更在粗糙的纺织布床单上久久翻滚无法入睡,等待着能使他清醒的疼痛到来。  距离苏醒100天。柏林在铁锅上煎了两块腌制后的鸡腿肉,又拌了两碗商店买的快餐面,把原本准备送给领导儿子的红酒开瓶,简陋但用心的双人晚餐在泛黄的餐布上摆好。他压抑已久的心跳久违的加速跳动,而这久违的兴奋来源于一场阴差阳错的错误告白所带来的正确结果。  三天前,柏林换上公司新发的黄色工作服在地下新城区送快递时,丝袜遮头的歹徒恰好在他的小电驴转弯时抽刀伤人。  或许是黄色的工作服分外扎眼,塑胶束柄的长刀朝着他劈砍,慌乱间快递篓中的快递一件件被拿起抵挡、破碎。街上散落的物件甚至包含了从剃须刀到充气女友等数十间货物,而歹徒在十几刀的刺空后,被巡逻的警员在身上打空了弹匣。  “很抱歉先生,我们来晚了,你没有受伤吧。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对了,像他这样精神崩溃的不在少数。”当时警员这样说着,同时把脸上糊满半粘稠血液的歹徒拖上警车。  “没有,我自己解决,辛苦你们了。”柏林面无表情的摇头,警车离去,他拨通快递公司的应急处理号码,等待着公司来处理烂摊子,无聊等待时,他瞥见脚边一张从某个快递盒掉出的粉色缺角的纸。  “我想说,我爱你,faye,你知道我不是善于表达的人...”只一眼,柏林便松手任纸张飘走,那无疑是一封情书,而信件女主似乎是某个他经常碰面却不熟的同事。  柏林曾在看过东京爱情故事后发誓,这一生都不会相信爱情,他没想到自己能坚持十八年,也没想到自己也仅仅只坚持了十八年。  漆黑的长发束在背后,同样是黄色工作服松松垮垮的裹在身上,斜挎包夹在外套内,只在工作服的肩膀上留下一根白色的带子,顺着带子向上望,小麦色的小巧脸庞被防尘口罩遮住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好看的鼻翼温润的眼睛。  温润,文化程度不高的柏林只想到这个形容词,眼球上似乎蒙了一层润亮的薄液,反光下的瞳孔同样盯着柏林。  柏林想开口说话,但看到信纸被夹在戴着胶皮手套的纤细指间,一时闭上了嘴。  一直到快递公司保险部的人到来,柏林都没有和身旁的人说过一句话,他余光能看到她读完了信,并小心翼翼的折好收了起来。  “你可以走了,下个星期你可以休假,薪水照付。”保险部专员在拍照取证后再次拨打电话,等待清洁工来清点物品,自己则计算着损失。  柏林深吸一口气跨上电动车,开动三秒后,身后忽然传来呼喊。  “我答应,过三天我到你家吃饭。”  直到柏林回到家躺在硬板床上,才回忆起信的最后一句。  “如果你愿意先了解我,三天后来我家,我请你吃饭,我家就在员工楼三楼,我会开着门等你。你的-”信纸在这里被一刀斩开,缺失的一角带着某个人名飘入下水管道。  吃过饭后,两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从歌唱比赛到杂技表演,最后柏林调到一个名叫“医者”的连续剧,两人静静地看着,直到疲惫使他一旁的faye陷入睡眠,柏林独自看着电视,直到天亮才合衣原地睡下。  faye做好了早餐,生抽拌水煮的蔬菜,一个人坐在窗边吃,她早上在柏林怀里醒来,没有检查衣物的完整和身上的痕迹,她看着身边呼吸均匀的男人,知道他什么也没有做。  距离苏醒九十天,柏林辞掉了工作,靠着先前的十几年累计下的积蓄,每逢节假日便带faye出门闲逛,把钱花在任何没必要的地方。其余时间则一直四处闲逛,时不时给不同的人打电话,并写着什么。  “柏,你像个电话作家。”时常faye回到家看着奋笔疾书的柏林这样说,每当这时柏林便会挤出一个笑容放下手中的事,帮faye脱下外套换上拖鞋,扶着她的手做菜。  两人的爱情相敬如宾,用faye的话说,就像在十五度的灰色天空下奔跑于高楼之间,鲜艳的信号灯照亮鞋跟溅起的水花,凉风从面旁一直将舒爽带到胸腔,使她万分享受。  没有直接的语言情爱,甚至没有肢体上的深入接触。任何正常人都会觉得这段爱情发展与两块冰凉的石头。  最后的三十天,faye也辞去了工作,和柏林在一起度过了他在这个世界的余下的日子,柏林对此的理由是:下个月我们搬家去另一座城市,剩下的时间好好感受这座城市吧。  对于自己曾万份期盼到来的苏醒,回归现实世界,现在的他却有了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抗拒,像是努力抓住自己玩具的孩童,不愿意丢失代表着自己的一切的东西,但柏林知道自己必须走了,自己还有事情需要做。  “对不起。”  最后一天,这三个字柏林向faye说了十几遍,每一遍都心如刀割,他终究没能忍住,将一切告诉了faye。  “你去吧,我相信你的话,你想,如果你说的属实,这个世界的发展和你所谓现实世界的发展完全相同,你回到你的世界,等十四年,我们会相遇。”faye的话里听不出悲伤,似乎她自己都相信了自己扯淡的话。  “我们遇不到了,即使等十四年,遇到的也只是另一个你,那个你和我一切都没有开始,又怎么和我相遇。”柏林喃喃着,“现在的你是真实世界被提取的意识独立存在于系统的产物,一个独立的意识,当我走后,你会衰老,死去,我再也无法触碰你,更不用说,我已经没有办法再等十四年..你没有看新闻吧。”柏林叹了口气,再没有说话。    “柏林先生,你将是人类的英雄。”  粘稠的液体涌入柏林身上所有裸露的孔洞,柏林在一刹那间苏醒,隔着淡黄色液体,一众研究人员围在他所仰躺的玻璃缸周围鼓掌。  “这是恢复液,现在需要保护你的呼吸道、食道以及胃脏,你很久没吃过东西了,需要先让你的胃适应一下。里面的含氧量足够你正常呼吸,但你得先适应,否则会被呛到。”指挥员低头看着柏林,褐色的眼球在正上方和柏林对视。  “两个小时后我们会扶你起来,希望你能尽快调整身体,汇报工作越早进行越好。”指挥官说完顿了顿,“酬金的一半已经打入你的账户,剩下一半在你给出详细情报后也会打入你的账户。”  “大致内容就是这些,没有核战,也没有大规模战役,唯一的军事行动是M国扶持的一支YL境内的边境武装发动政变,但被YL政府歼灭。  “好的,你的笔记本编号是多少。”指挥官收笔抬头。  “大概在苏醒前半年,笔记本在我一次被抢劫中遗失,新的笔记本只记录了一百六十天的新闻,需要的话我可以把这些新闻中的重要部分进行口述。”  指挥官皱了皱眉,“你清楚你违规了,按照规定,你无法得到剩下的一半酬金。”  “足够了,对了,三年后有一场巨大海啸,沿海城市无一幸免,这些城市中幸存者极少,你们或许可以提前防备。”柏林叹了口气。  “在知道具体时间后可以进行疏散,预防的话技术水平暂时不允许。”指挥官点了点头,“好了,你可以走了。”    “对了,你有什么隐瞒的吗?”指挥官忽然想到了什么,“如果你有隐瞒,等待你的将会是死刑,没有上诉,没有律师,且立即执行。”  柏林漠然地回过头,盯着指挥官。  “你有什么对我隐瞒的吗,如果有,等待你的将会是死刑,没有上诉,两天后执行。”  指挥官笑了,起身拍了拍柏林的肩膀,“好了,我相信你,毕竟你是我亲自选中的人,像你这样你适合这项任务的人了,全国上下也只有二十个,我相信自己的判断,走吧。”  柏林却站住了,没有了要走的意思。“所谓的选拔就是是找到那些无父无母,没有牵挂的人吧,那些死了也不会有什么人注意的人。特别是我,我不但满足上述,还恰好在M国工作。”柏林自顾自的笑了起来,“我会复仇的。”  会议室里传出一声枪响,紧接着连续四声,沉闷的物体倒地,带倒了一排座椅。  柏林试图夺枪,在双手握住指挥官腰间的枪管时,他的头部中弹,埋伏在角落和盆栽融为一体的安保人员打出了关键的一枪,瞬时空腔摧毁了柏林的脑组织,浅粉色的浆液溅在身后的白墙上,血红的稠液顺着头颅流淌,柏林瘫软在漆黑的会议桌,弹孔流出的脑浆和血随着躯体的滑落在地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红色痕迹。  “他怎么知道自己得了脑瘤?谁泄露的消息,仪器的副作用只有内部研究人员知道。”指挥官补上四枪,擦了擦手上的血点,“我们的工作结束了,这个和其他十九个没醒来的一起处理了,明天我们研究组正式解散,国家后勤机构将和我交接工作,今天提前下班,通知他们,都回家吧。”        两天后。  “目标是否锁定完毕。”  “计划打击目标20处,实际锁定目标20处,导弹共计52枚,其中搭载核弹头30枚,已分别锁定河南、上海、西安、平壤、山西、北京....等四十座城市,请进行下一步指示。”  “所有导弹是否处于待发状态。”  “确认,所有导弹已确认处于待发状态,正在等待联邦最高政府指令。”  “这里是联邦最高政府,确认发射,重复,确认发射。”  “收到,所有导弹将在十秒后开启倒计时,由自动发射切换为火箭兵手动操作,总统先生,是否有其他指示。”  沉默。  “我们可能打开了地狱的门,但愿业火不会烧到我们自己。”  3001年,凌沙城太空环中枢。“文婕斋夫妇,你们是人类的英雄。”  粘稠的液体这个男人身上所有裸露的孔洞中涌出,他一刹那间苏醒,隔着淡蓝色液体,一众研究人员围在他所仰躺的玻璃缸周围鼓掌。  “这是恢复液,现在需要保护你的呼吸道、食道以及胃脏,你很久没吃过东西了,需要先让你的胃适应一下。里面的含氧量足够你正常呼吸,但你得先适应,否则会被呛到。”指挥员褐色的眼球正和他对视。再一次,身为“旅者”之一的科幻作家,现在早已享誉全太阳系的预言家。他,晁杨,被人唤醒。一如既往地,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颤颤巍巍地念叨起一个人的名字。她,高文婕,第五天文学家。(中国古代四大天文学家——石申、张衡、郭守敬、祖冲之。)恍惚间顺着在场医护人员食指的方向,他看到她就安详地躺在旁边,心才又重新躺了下去。说是“躺”,可能不太合适;准确的说,是立着的。深眠舱明显已得到升级,以至于可以做到让两人同室。倚墙放立的玻璃框中,鲜活的两只蝴蝶标本,蠢蠢欲动的羽翼…他像是忘记了或是想起了什么一样,再次俯身探过去反复确认,最后心满意足地轻吻了仿佛下一秒即将渗出血的红唇。皮肤组织的丝缕缝隙中,挂着一层极冷极冷的化学冰霜。那是来自一千年前的药物,透过了,蔓延在每一寸肌肤。现在正在被加热融化。还没等语言系统和感觉系统恢复,他就猛的被人狠狠地扇了一耳掴子。“大干你他妈的人类世界!”朱只恶毒地咒骂了一句。在人类漫漫文明进程长河中,伴随着每一次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理论突破,人类的思想观念就会随之发生革命性变化和社会制度运行的巨大变革。在经历了中国第四次,西欧第三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后,人类大步径直迈入——科技摇篮时代。知识存储芯片导致了人类记忆的变相可遗传性。21世纪中期,发生了一场以可控核聚变、暗物质能源、光能驱动、生物革命为核心的“技术爆炸”。三男两女花费了不到45年,成功飞抵距离地球4.2光年的半人马座。近亲繁殖、遗传缺陷。可观测宇宙范围已经上升了几个数量级。可是,由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未能攻破。我们仍无法超越光速,触及宇宙边缘。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半径的不断扩张,通过暗物质密度、元素呈现事态、空间曲率等方面的微弱变化。我们明显发现了一件事——宇宙膨胀的速度并非是纯线性。不出所料地,曾经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光速飞船,如今也依旧没有被人生产制造出来。归根结底,并非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无法逾越的——其所消耗的能量问题。在孤立体系中发生的任何变化或化学反应,总是向着熵值增大的方向进行,绝大部分会转换成我们预先设想计算好的状态,但总有一小部分会转换新的状态。就像21世纪初的新冠肺炎。此时的我们,已经能够控制熵值几乎不变,只增大一点点。要知道,将两束粒子加速到无限接近于光速,所需消耗的数以百兆电量,不亚于一座城市的供电量。根据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的著名的质能公式:E=MC²,人类至少需要将整个银河系,目前所有可加以利用的物质化成纯能,才有可能致使宇宙飞船加速到98%的光速。从理论上讲,把任何有质量的物体,真正意义上的加速到光速,物体原本质量必然也将会随之变大。而最终,质量将会是无限大的。

需要消耗的能量,也是无限大的。由此可见,达到光速,乃至超越它,是人类目前以及可预见未来,都暂时无法企及的致命难题。人类科学家们另辟蹊径,找寻到并迅速打开了另一条通往宇宙深处的通道——虫洞跃迁与维度制造空间坐标维持机。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人体细胞之所以能够维系,是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电磁力。二维的纸片人来到三维世界中,如果没有能够支撑平面的物体,人便会弯曲崩塌。从三维进入四维,必然会导致人被分尸成碎渣。渣都不剩,形同“豆沫”。无线电信号无法从四维逃逸到三维。引力波,低衰减特性,他可以轻易穿透几乎任何物质,利用黑洞产生引力波。在时空当中,有质量的物体带来的曲率变化能够反映位置变化,加速物体反过来能使得曲率发生对应的变化,并且能够以波的形式向外以光速传播。“克拉克三定理”之一: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就如同一千年前,任谁也无法想象电气时代。而一百年前,人们也预料不到卫星技术和互联网的到来。起源带迸发带混沌带宇宙的熵不断升高,有序度在不断降低。低熵体的有序度在升高。两种大小不一的区域交叉出现,达到一种稳态。就像布满了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裂纹的龟壳一般。 没有稳定带的标志负形球 三维 在正面所看到的是球的背面 奇点 爆炸本质上类似地震,产生了横波和纵波,交替出现。随着时间的产生和持续,空间的出现和扩张,两种波带来了不同的影响。虽然由于奇点小,横波也很慢很小,但随着空间越来越远,这种微小波动也在不断挥发,就像一个中心是规则圆构成的环,但越往外越来越不规则的等高面。而纵波极快,好在破坏性比较弱。这给宇宙带来了广袤和静谧。两种波之间的时间差以及本身的波动,造成了空间的不稳定扩张,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虫洞和黑洞。就像是人在坠入到海里后,还来不及听到声音,就率先感受到了的是稍纵即逝的巨大震动。源于水面受到你的冲击,产生并发出的声音,事实上被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起初在海面撞击点的周遭空气里,第二部分是在海水里的。事实上还有三部分是在物体内部,人的体内。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在无法被打破的规则出现后,也变得很繁琐。地球上的一个火种所发出的光,如果在早期的路途中没有被阻断,其横截面可能就长达几十光年。而像是陨石坠落的那种炽烈强光,则能覆盖沐浴宇宙一角的一片天堂。纵波在虚空里,或者说是虚无之中,上下震荡带来的影响终归是有限的。随着形成领域距离宇宙中心这个半径的变远,出现了越来越密集的星系。横波要慢得多,但是破坏力却十分强悍。“哎,等一下,照你这么说。宇宙星系群的密度越往外越大,那岂不是迟早将会…咝~,”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得不打断了她的陈述,“那我们又是如何在宇宙之外观察到的呢?”在她陷入了长久的沉思后,几乎同一时刻,他们很轻易便得出了两种结论——一、宇宙还在诞生…二、宇宙已经灭亡!诞生是从内到外的,而灭亡是从外到内的。就像精卵结合后孕育出的鸡蛋在形成了壳后,不可避免地被母鸡排出体外,砸在了地上。破了皮,流了清…从宇宙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一个文明的生死存亡,不过短短一分零几秒,人性的光辉又发散播种到了哪里呢?朝闻道,夕死足矣。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上,这样写道:“He never grew up,but he never stopped growing.”宇宙的诞生,就像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宇宙本源》大纲 第一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