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晋峰:从亚洲象谈野生动物保护,新文明时代下要高度重视科技伦理工作
4月29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政研室组织召开“亚洲象与反野生动物虐待”讨论会。本次会议邀请了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环境司法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讨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作致辞发言,现将发言内容分享如下:
今天跟大家讲一讲,我们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3月下旬印发的《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的一些新体会。今天,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开启,伦理作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而科技工作中和我们关系重大的生物多样性工作,新的伦理则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从2018年中国绿发会理事会讨论决定,把长期开展工作的中国绿发会生物与科学伦理工作组变更为中国绿发会生物与科学伦理工作委员会(简称BASE),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坚持了几个工作的思路。
首先,是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让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包括公民科学家积极参与其中进行探讨。同时,我们也认真学习理解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我们有效开展生物与科学伦理工作的基础。最近,我们也收到了大量的科学家、志愿者和公众关于对亚洲象事件的关注,这就是一个科学伦理问题,也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学科的伦理问题。
我们知道,工业文明时代,动物被人作为工具,作为娱乐的对象,是被比较广泛的。很多国家都有动物表演,甚至是野生动物表演,还有农牧畜禽的表演和宠物的表演,这些现象在工业文明的伦理框架一直是很活跃地存在。但是,进入生态文明时代,我们应该知道,生态文明的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尊重生命生物。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且我们还要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那么,在生态文明思想的宏观指导下,我们再来讨论亚洲象的问题就很清楚了,因为亚洲象是濒危物种,是我们必须要保护的,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其保护的策略和方法要做到依法依规,也应与新的伦理相适应。
新的伦理是什么?我们认为包括亚洲象在内的濒危野生物种都不应该作为被利用的对象了,不管是吃,不管是用药,不管是表演都应该被停止。我们不能够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不能够以牺牲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代价来满足我们的娱乐所需或者是口腹之欲。
那么,在大的逻辑下还涉及很多问题。比如对于宠物的态度,包括对于畜禽业的伦理问题,包括海洋动物,包括动物园和海洋馆的设立问题。我们是不同意设立新的海洋馆的,因为针对海洋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这不光有理论,还有很多事实。我们相信,随着大家的关注,亚洲象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我们更相信,通过这一次公众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思想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接受学习,并且身体力行,希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之中。我们希望个别的行业也能够做出改变,通过认真学习生态文明思想,明白今天的气候变化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以及公共卫生健康危机包括地球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都是因为工业文明的无序发展带来的后果。当然了,工业文明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伟大的贡献,没有工业文明,我们地球不可能能养活77亿人。但是,我们今天必须要开启新的文明,我们要高度重视科学伦理工作,我们要通过学习生态文明思想,构建起新的生物学和科学伦理框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谢谢大家。
整理/Cherry 审/Tammy 编/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