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le编曲之路 2(进阶篇)
简介:本文将讲述实现编曲过程中的一些要点,帮助初学者答疑解惑。
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
1.软音源工作台的搭建
2.编曲创作的思路与步骤

实现本文步骤,需提前准备:
电脑一台,键盘一个
有一定的乐理基础,最好熟悉一件乐器

所用到的软件/用途:
3mle :以文本的方式编曲,midi文件与文本互转
freepiano :键盘模拟钢琴,用来代替midi键盘
loopmidi :为midi信号提供模拟端口
VirtualMIDISynth :虚拟midi合成器,用来加载音源以及输出音色
domino :简单易用的midi编辑器,可以修改音色力度
emeditor :文本编辑器,用来写谱以及批处理音符
以上用到软件虽然很多,但都小巧精致,已上传至底部的网盘链接中。

正文开始前——软音源的简介
midi,和软音源是密不可分的,
其中midi文件相当于乐谱与演奏家,
软音源则是演奏家的乐器,根据演奏家的控制而发出声音。
就像一个八音盒,通过上面的滚轴上的凸点拨动梳状的钢片,发出优美的声音一样。

而sf2音色库是一种软音源,他的前身是fm音源,随着时代的进步,sf2也逐渐退出了舞台。
但由于midi文件一直没有什么改变,所以用sf2进行编曲入门学习仍是非常合适的。
(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里面分享了一些sf2音色库以及游戏音乐作品。)
正文
第一部分——软音源工作台的搭建
1.添加虚拟键盘
打开loopmidi,点击下方的加号添加一个虚拟接口,名称默认即可。
然后打开freepiano,上方左边第二个,选择音源的菜单中,选中loopmidi port作为输出
(如果不用3mle和domino时也可以选VirtualMIDISynth作为输出)

2.配置键盘布局
可以使用我保存的布局,这种布局的特点是只需12个键就能完成全部调性的谱曲,分别是:
asdfgh
zxcvbn
对应的音是:
#f #g #a c d e
g a b #c #d f
像这样12键一组的排列方式,一共增加到了3组半,
几乎占满了所有能打出字的按键。
思路:打出的字符能作为一个音固定的记号,到时只需把键盘敲出的字符转换成对应的发音即可。
3.配置音色
打开VirtualMIDISynth,添加一个sf2音色库。
midi映射器栏选择自身(VirtualMIDISynth)
设置>音频输出设备选扬声器,
此时如果在freepiano设置勾选了了后台响应,那么按键就能够听到音色库的声音了。
还可以在freepiano里切换乐器音色(0-127)

现在按键听起来会有些延迟过长,需要进行一些设置就可以让延迟调整为可以接受的程度。
首先在freepiano设置里将延迟缓冲设为0,
然后在VirtualMIDISynth里把缓冲设为10(只要不影响发音,越小越好)
还可以把最大复音数设为16并勾选超过时释放旧音符。
下方还有个提升音质的选项也勾选上。
此时再弹奏就会比较流畅了。
然后打开3mle,设定>环境设定,midi>输出端选择VirtualMIDISynth。
再打开domino,按f12环境设定,输入端选择loopmidi port,输出端选择VirtualMIDISynth,sc8850。
至此软音源工作台就搭建完成了。

第二部分——编曲创作的思路与步骤
先来熟悉一下主力软件的使用技巧,
首先是3mle。
输入cdefgab这几个字母则代表一段c大调自然音阶
数字 表示音符长短,比如c+16表示16分音符的#c音。
+ 表示升号比如c+就是#c音,
r 代表无声音符,同样也需要标明音符长度,最高可支持60分音符。
< 表示从此处开始低八度,>表示此处开始高八度。
o加数字也可以设置八度,如o4c8,但我觉得这项功能不太好用
平常音轨不区分大小写,但鼓音轨要用小写才能播放出音符。
. 表示附点音符如c16.,是c16的1.5倍长度。
& 是连接,如g8&g32会把两个音合成一个,并且使音符长度相加。
t 是节拍速度如t120就是120bpm,v是发音力度如:v80。

然后是emeditor。
我们要在emeditor中以文本的方式谱曲,然后粘贴到3mle中播放。
按ctrl+f可以打开查找与替换窗口,在这里可以勾选正则表达式查找,
替换窗口的右侧有批处理按钮,
这些功能是必须用到的。
方案:
在3mle中,构成音乐的基本信息可分成两个部分:
字母表示发音部分,以及数字表示的节奏部分。
如果要同时谱写出发音和节奏,或许肖邦能做到,但对我们来讲太难了。
所以我们要把这两个部分分开完成,即先谱写出节奏部分,再谱写发音部分,最后把两个部分合并在一起。
这种方式就像用excel制作双语小说一样,emeditor的csv模式同样可以做到。
(在菜单栏选择csv模式)
于是——
先在纸上画出节奏,比如像这样:
\/\/\/\/\/\/
一个"v"表示一拍,其中可以包含许多音符,
比如四分音符为一拍时,\/代表两个八分音符(各占半拍),
想要表示四分音符时可以只写一个\,另一边空着。
xx 表示四个16分音符(每个占四分之一拍长度)
丰丰 表示八个32分音符。(每个占八分之一拍长度)

然后我们要把这些画转换为文字信息,输入到emeditor中。
分别用8,4,2,1这四个数字来表示刚才的音符,
8对应四分音符
4是他的一半,对应8分音符
2对应16分音符
1对应32分音符
同时还有6,对应附点8分音符
3对应附点16分音符
7对应一拍的7/8
5对应一拍的5/8
这样输入起来就非常容易了,像
8,44,2222,111111111
这些音符都占一拍
以及
71 62 53 44 35 26 17也都占一拍。
接下来通过实战:一小段甩葱歌,来演示整个编曲过程。


先在纸上画出节奏,然后抄到emeditor里如下:
6244622246242262444
按ctrl+f正则查找
\d
全部替换为
\n\0
此时就变成了竖列,并且上方有一空行。
然后在查找>替换>批处理>导入我在网盘里分享的'转换表新式.tsv',提示框选 是。
点击 批处理替换全部,此时就成了3mle能看懂的节奏部分了。
接下来在新的文本窗口中根据刚才的节奏敲出发音部分如下:
oo7oop--oo-piiiipoo
按ctrl+f直接 批处理替换全部,
然后正则查找
[a-Z]\+|[a-Z]{1}
全部替换为
\0\n

此时切换csv模式,把发音粘贴到左列,节奏粘贴到右列,
最终效果如下:
t100v80
>B 8.
<>B 16
<>F+ 8
<>B 8
<>B 8.
<>>C+ 16
<<>>D 16
<<>>D 16
<<>B 8
<>B 8.
<>>D 16
<<>>C+ 8
<<>A 16
<>A 16
<>A 8.
<>A 16
<>>C+ 8
<<>B 8
此时就可以全选复制粘贴到3mle里了(中间的制表符不用删),可以在上方勾选循环播放听一听效果。

结语:
编曲创作的大致流程已经讲完,接下来说一下平时编曲的小细节问题:
1.可以在3mle里导入我在网盘里分享的鼓音轨文件,然后在另一音轨粘贴音乐作品,这样就可以使用不同的鼓音色了(记得在emeditor把字母转成小写才能发出鼓声)。
2.可以用domino打开midi文件设置每个音的音色力度。
3.3mle单轨中不支持和弦,可以在另一音轨根据之前的节奏做和弦。
4.可以用VirtualMIDISynth把做好的midi转为音频,也可以用foobar2000批量转。
5.用emeditor打开我做的‘转换表新式.tsv’可以看到具体的批处理替换操作。
------------------本文END——---
感谢观看~
蓝奏云:
https://wwrf.lanzout.com/b013jq8le
密码:807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