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忆之旅》第一幕 逃生者
第一幕 逃生者
……
“……邀请?实现愿望?真会有人天底下会有这种好事?”
局外人一定会这样描述这封信的内容,当然,对于他们而言这种请柬甚至并不比孩童的恶作剧好到哪去
但就是这样的信件成为了侦探以及警员们最疑惑的一点:既然这谎言十分明显,那么为什么这些收件人还会心甘情愿地上当,并无一例外地来到这里,最后成为这起事件的“受害者”呢?
这会有两种可能性:
要么就是这些收件人实在都太天真了,天真到无法识破这么明显的谎言
或者,这些根本就不是谎言
如果这些信件会出现在你的邮箱里面,那么你当然会知道这是恶作剧,但如果这些信件并不是出现在邮箱里……而是直接出现在你的日常物品旁边,甚至直接出现在你的眼前呢?
要是幕后黑手能够消除所有人来到这里的记忆,甚至最终还能从大地震中全身而退,让他们直接拿到邀请函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侦探小安把那些请柬摆在了书桌上,每一份请柬内容都是一样的,出自书房里面的那一台打印机,大部分是汉语写的,不过也有一些根据受害者的母语使用了其他语言……但任何一份请柬上的收件人都被胡乱地涂抹掉了,根本就看不出原本写的是什么
但如果你的真实姓名出现在请柬上,你肯定也会不由自主地对它建立起某种信任来
而且这些请柬也是警员们所发现的第一件物证,每一个受害者被发现的时候,手中都拿着一份这样的请柬,至少这可以证明他们就是像这份请柬里面说的一样,是受到邀请之后才来到这里的
可惜他们全都记不得收到请柬之后发生了什么,不然这个案件就会简单不少了
但有一件事情让小安感到匪夷所思,因为就警察所说,他们当时并没有在小安的手上发现这样的请柬
幕后黑手没有理由单独把他的请柬收走,所以要么是小安在来之前就有意无意地丢失了请柬,要么……就是小安根本不需要这样的请柬也能来到这里
常理而言,他粗心弄丢了请柬的可能性也许更大,尽管这个可能性可能会让小安有一点不快
……但如果是后者的话,也许小安应该重新思考一下自己和这个地方,和幕后黑手会有什么关联了
也许小安在失忆之前就来过,甚至可能很熟悉这里?也许这里曾经住着小安熟悉的人?也许……
“……”
“该不会……我在失忆以前就住在这里吧?”
“这里……曾是我的家吗?”
“家”,对小安而言是多么陌生的一个词汇,在这五年的时间内,小安从来都是把自己的事务所当成家的,毕竟相比之下,事务所也不缺少任何一个家应该有的东西,有可以用来遮风挡雨的屋顶,周围也有可以让他吃饱喝足的店面……而且还有一个人一直在照顾他,盼望着有一天他能恢复记忆……
只可惜事务所处于灯红酒绿的市区内,实在是有些吵闹,静静也一直说想物色新的地方作为事务所,但小安拒绝了
他已经为她创造了足够的麻烦,不想再创造更多麻烦了
事实上警方也不是没考虑过这里曾经是小安家的可能性,但是经过调查,他们发现这间房屋的前主人至少在24年前就已经离开,不知所踪了,再加上现在小安的完全失忆,这条线索也就断了
更何况,根据齿龄检验,醒过来的那天小安才18岁,这样算算看,在24年前小安甚至还没有出生呢
虽然这也不能完全证明什么,但如果找不到房屋的前主人,这种可能性也不过是想想而已
“而且就算我真的曾经住在这里,那又会怎样……嗯?”
几乎就是在这样的想法出现在脑海的同时,小安意识到自己的怀里多了个软绵绵的东西,他低下头看了看
是先前他在床上发现的,用来抱的枕头
“……”
枕头当然不会移动,所以小安在想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把枕头抱在怀里面的,他眨了眨眼睛,枕头的接缝处弯成了弧线,看起来像一个笑脸
“……”
难道……这个猜想是对的吗?
他再次把枕头摆在了一旁,枕套上有着单调的淡蓝色花纹,十分平凡,但是却让他感到十分熟悉
然后,他再次无意识地把枕头拿过来,并抱在怀里,这就像是有些人会转笔一样,是个习惯性的动作
“……我以前也常常这样做吗?”
小安尝试去回忆自己在事务所里表露出的一些习惯,他在思考的时候会啃指甲,会转笔,会捏包装袋,还有在脸上擦各种清凉油,或者喝咖啡来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
抱枕头这个习惯之前还从来没有发现过,大概是因为事务所里面没有像这样合适的枕头?
又或者仅仅是这个枕头而已,但那岂不就是说……这里是他的房间?
当然他从来就没想过把自己的嫌疑简单地排除掉,但是如果小安曾居住在这间房屋里面,那么这里应该到处都是他的足迹和指纹,事实恰恰相反,别说是小安了,从痕迹学上说,这里怎么看都很合乎“荒废了24年的房屋”这个描述
无论如何,这个问题还是先放到一边,毕竟如果没有证据的证实,猜想也只能停留于理论而已
……
在那起事件中,伤者共有几十位,但死者却只有四位,全都是大连市的本地人
至于他们的死状……老实说,很明显是人为的——这甚至在尸检之前就能看得出来,而尸检给出的当然也是肯定结果:机械性窒息,氯化氢中毒,撕裂伤造成的失血,还有明显的钝器击打
也许他们就像请柬上说的那样,输掉了这场比赛,但显然幕后黑手没有遵守请柬上的内容
小安翻出了整理好的资料,静静把有可能帮助到他的信息全部整理了出来,甚至还包括每个受害者的照片,他们每个人在小安看来都很眼熟,这应该是正常的因为他的确见过他们……但是对于其中一些人,小安首先感受到的却是厌恶
而这种厌恶感在他面对那位机械性窒息的死者时表现得十分强烈
王xx,50岁,是一名大连本地的语文教师,根据走访调查得到的资料,他的学生对他的评价相当低……而且更多的调查还指出他的教师执照是在双减政策实行的初期考的,因为他以前是个补习班教师,担心双减政策会让他丢了饭碗
……也就是说,一个人,连正经工作都没有,在无证的情况下,私自开设了补习班还使用卑劣的手段教书?
如果这人是小安的老师,那么他肯定也会心生厌恶,这种人居然还能在学校当教师?
另外几位死者,包括学校的校长漠倎,搞神秘研究的雷蒙德·方大师,还有开旅馆谋生的叶文洁店长……呃,最后一个听起来像是21世纪初的某个科幻小说里的角色,不过他们三位都被证明是王xx的好友,而且从死亡时间看来,他们死得都比无名王要早一些,但他们是同时来到这个地方的
试想这样的画面:一个学生,当然也可能不是,对这位王老师怀恨在心,于是把他连同几位好友骗到这里,然后在他的面前用残忍的手段杀死了他们,最后再把他活活掐死……这展开是不是有点像某些三流小说?
不过侦探小安可不会因此就放弃这种可能性,毕竟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嘛
相比起这四位死者,其他受害者却只是受了点轻伤,有些甚至根本没受伤,看来幕后黑手的目标很明确……但为什么幕后黑手又要把他们邀请于此呢?
据说当警员最初接手这个案件的时候,他们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某种邪教仪式,但是在确定所有受害者都没有邪教或者是任何宗教背景之后这个猜想也就不攻自破了,但幕后黑手为什么会邀请他们?这依然是个问题
难道只是因为他们都有愿望?那这幕后黑手听起来怎么像是传说故事里以实现愿望为由收割灵魂的恶魔呢?
另外……
如果这真的是一场游戏,那么像他们这样在危险的环境下逃亡,最后成为受害者的人们应该被称作什么呢?
其实小安一直有个想法,但是从来没有说出来:事实上称这些人为受害者总是会让小安觉得有些别扭
他更宁愿用一个更好听的,像是某些游戏里会出现的名词来称呼这些人:
“逃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