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能力、潜力、影响力跃迁,岗位杠杆,ABC轮定义~

2023-05-22 16:40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如果是职位给的是高管,但年薪没到50万,以下可能

1, 岗位挂的高管,实际无持续性的战略贡献,不是核心部门的,可能是工作时间长,但实际上的确没什么贡献,给个头衔安慰一下,的确跟古代皇帝赏名头就很像——名誉奖

方法:岗位是否可以为盈利贡献实际点,如何调整能为盈利产生战略贡献,比如人力资源副总裁,通过优化人才结构调整组织架构提升人均毛利40%,那就涨薪了

2, 行业盈利状况不行,平均高管年薪就是没到50万

方法:在行业里找高增长的细分领域,或者转行,考虑个人能力平移性,资源继承性

3, 公司内分配机制偏保守

方法:认为自己的贡献度好但跟老板怎么也谈不了涨薪,首先看老板是不是能谈的人,其次,你有没有稀缺性,怎么让老板认识到你的稀缺性

年薪≠可支配收入≠增值资产

年薪+60%,可支配收入+250%

年复合增长3%,和年复合增长15%,30年后资产相差26倍

如果能有很好的行业理解力,认知优势评估公司,去做二级市场投资,再学习下配置仓位等等

阶层跃迁的终极指南,彼得原理在这里再讲一下——这是指数级成长秘密

成长公式里面加了一个元素,资源,影响力跃迁——其实是跨层级的向上链接,中层链接老板,高层链接行业资源

能力突破——搞熟自己这一摊子事,潜力跃迁——让老板看到你的管理潜质,影响力跃迁

彼得原理出现可能是拔苗助长,公司发展太快,没机会好好发育七色板被拔上去了

能力突破执一,潜力突破晓百——快速跨圈解决问题,然后才影响力外放,大部分人的社交是无效社交——这里到人脉四圈了^_^,拿什么跟人利益交换呢?能力、资源、影响力,哪个到了?

能力跃迁的方法

错误style,学了一堆的课,感觉没用,认为认知是错的

这不就是1000小时打破10000小时定律吗?搞认知结构

学了一堆的模型,但用不出来,认为方法是错的

不就是成长公式吗?设定目标,搞足够优质的认知和方法,跑笨功夫循环,变成自己好用的方法

目标达不成,认为自己不适合

目标不是用来达成的,而是用来看清楚自己的

潜力跃迁

潜力是大脑结构化程度的差异

特点,想事情特别清晰,123456,看问题特别快,别人花一天,他就半小时就想清楚,别人半小时,他一眼就发现问题^_^

再本质一点:认知是结构化的,思维是结构化的,其实很多人都可以,只需要不断的对自己的收获做结构化刻意训练——我写文也就是这个训练了

研究别人的好的方法,可能那个人在某个地方就是有很好的直觉判断,但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直觉,怎么办,努力找出方法来替换这个直觉判断——这是可以的,我就是用各种模型分类来做判断,用各种流程来做指导,就可以跑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耐性,没那么快的

影响力跃迁,当有能力和潜力之后,就慢慢有影响力,因为发现在指导下属的时候,一指一个准,教下属砍认知,解决10个问题,当新问题出现后,再教他加一个认知,不用搞别的认知,把认知打的凝练,下属会发现有问题老大就能解决,就会很认可,这样影响力不就出来了

如何链接贵人,跨部门合作的人脉圈子,心态、认知,有效的价值交换

能力跃迁是砍,潜力跃迁是结构化,影响力直接就有了,业务能力驾轻就熟,往上管理能力,就不用能力了,潜力和影响力就行了,再往上经营能力直接影响力跃迁了

3+2+1

穷查理宝典,多学科思维形成元思维,用来解决几乎所有的问题

课程笔记over,总结梳理一下

本来觉得这一节课对自己不会有什么用。。。因为还是太远了QAQ

但其实很多思路给出来都觉得很用

课前思考的时候,什么思维限制了收入,好能赚钱的能力是什么——我肯定是记的串课了

收入天花板,奖金天花板,期权天花板

收入50万以下是供需,50万以上是博弈谈出来的——个人觉得就是新公司的业务模式需要的高管综合能力需求,少数人才能满足,这其实也是一种供需啊

个人觉得供需作为底层原则,有供,要能找到相应的需

记得《秦皇》里面吕不韦说,最怕不是有货,而是卖不出——砸手里了

这里讲的三个策略,还是很有逻辑启发的

不要换岗,新岗位,高增长公司,高估值公司,难度是逐级加的,我现在的问题是,不懂什么是行业本质。。。。等我学完青一青二,然后再重学百倍资产?先别想太远了。。。

奖金就是毛利贡献,总之,思路和坚持是对的,扎扎实实的提升自己的价值,能解决问题,能带来营收

如何做决策,量化数据,加权计算,野心评估

不同岗位如何为公司利润创造贡献——曾经听的不大懂的,现在挺懂的啦^_^开心

岗位的杠杆效应,这个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曾经在比亚迪,做的是其实还是挺职能的,当然,选择部门真的很重要,走对了一步,但是走了技术支持岗,岗位里面没有啥杠杆效应,能创造出模型提升个人工作效率,但是没办法提升团队部门整体业绩什么的,也没什么用啊

在康宝莱的时候,这里面其实还是蛮大的杠杆效应的——虽然直销很容易被误解为传xiao or 微商,但培养团队的倍增效应的确还是有的,找很多人,下面出现一个人才,就能带来很多的收益

那后来去的C端销售,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觉得做不了了。。。真的是top sale也是每天工作量不会减少的,总监往上活只会越多。。。。我都把这个列到苦劳型里了QAQ,其实价格型也行吧,但是客单价决定了蛮苦劳的

K12销售的时候,算是价格型,但是感觉大家做陪学做的太卷了,师资其实没那么好,基本很难为家长提供价格等值的服务。。。

有机会进入B端销售,但是想想自己的方向。。。尽量去刷能力段位吧,感觉自己还是走看懂行业的路线比较好QAQ。。。。

这节课真的还是挺启发的,我好像找到了一个新的思路路线

对初创公司的真天使ABC轮的划分,这个也是很赞的一个认知,因为师兄上次来找我,是想一起做点什么事情,让我开始考虑这个事情

天使轮的时候,就要验证需求的成立了,A轮的时候就要有持续增长理论成立的业务引擎,而B轮的时候就要验证这个引擎的实践性,C轮的时候是要在赛道里争地位了

还有一个,选公司的硬性指标,人均营收

我的妈呀。。。人均营收200万的话,月均要16万,行吧,这个数据相当扎心的。。。

没关系,我好歹现在记住了这个指标。。。。

关于年薪≠可支配收入≠资产增值性,到现在开始考虑这个点也不算迟了。。。

先完成行业理解,然后我就考虑这个点吧

收入不高的几个归因,关键部门,上升行业,让老板舍得分钱,还是这几个点

最后是能力跃迁,潜力跃迁,影响力跃迁这几个阶段,这次也终于能听明白了。。。

都是我之前听的稀里糊涂的点。。。真的是开心于自己的认知结构提升啊。。。

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影响力,其实还是打段位表能力结构就可以了,但是这里按照叶教的说法,在时间上地基打好了,后面可以加速

能力跃迁,刷认知,刷方法,刷目标理解

潜力跃迁,结构化认知,结构化思维——其实就是底层逻辑思维了,这个现在在销售上就很明显了,真的是用一套底层逻辑,就能发现大家的问题在哪里,我觉得自己反复说的就那些个原则,所有的打法都是在基础上的应用变化,但是发现真的同事们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

现在深刻理解影响力,其实是自己先打出来业绩,然后再指导同事解决问题,这个不能急,要有耐性,先沉淀半年吧

我知道自己最近的学习计划——按顺序刷起明的课程,也知道自己中长期的学习目标——我要懂岗位行业

总结下这节课获得了很多的认知

首先关于找新的供需点,新岗位,高增长公司,高估值公司

然后是天使ABC轮的真正定义,验证需求、持续增长的业务引擎,其实真的还都是客户和业务导向,卖得出非常重要,在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其实就承担了这两点。。。传统生产的就很难了,现在接触的电池使用客户,的确都是先产品研发再给客户使用,再要市场反馈,感触更深了

然后是公司考核硬性指标——年均营收,三个跃迁,认知、方法、目标,结构化思维——这不就是彼得原理里的分类?真的都是一个模型底层上面的不同举例

还收获了一个岗位的杠杆效应,非常有启发性~

涨工资找新的供需点,岗位本身分类杠杆效应一种,公司考核硬性指标,初创公司阶段分类

能力突破分阶

所以本质还是,能力、岗位、公司中的底层认知逻辑,get!

突破薪资,有能力,会选择,ok~

over~

能力、潜力、影响力跃迁,岗位杠杆,ABC轮定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