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吉卜力特辑】《魔女宅急便》:正视内心深处的孤独是成长的一部分

2020-06-08 17:46 作者:篝火营地视频  | 我要投稿

原文来自篝火营地合作媒体:Polygon

【文中包含部分剧透与分析,建议观看《魔女宅急便》后再作阅读】

《魔女宅急便》是宫崎骏在 19 年推出的一款动画,这部作品巧妙地探讨了许多有关成长和找寻人生道路的主题。但同时,它也关注到了成长过程中某个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方面:成长是一个孤独的过程。在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之前,你都将是孤身一人。而离开一个你熟悉的大家庭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那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个过程也只能靠你独自完成。

《魔女宅急便》是吉卜力工作室的第四部动画长片,它讲述了一位名叫琪琪的年轻女巫的故事,她需要按照女巫的传统,在 13 岁时离开家乡以完成为期一年的修行。带上妈妈留给她的扫帚和她的小伙伴黑猫吉吉,琪琪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城市,以一名女巫的身份成为其中一员。

吉卜力的电影常常会通过让主角被迫独自挺身而出的形式,对孤独和情感联系的概念进行讨论,如《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苏菲,以及《幽灵公主》里阿席达卡。但在《魔女宅急便》中,孤独感并不容易被察觉,而是随着故事的展开,逐渐在琪琪的生活中显现出来。即使身边都是一群善良友好的人,她仍感觉孑然一身。

琪琪曾收到过来自面包店老板娘索娜的善意,爽朗画家乌露丝拉的友善建议,以及一段与蜻蜓的友谊。但对她来说,她与这些人的关系再好,也远不及那些在电影开头相聚一堂为她送行的亲朋好友。与亲友们离别的伤痛让琪琪很是悲伤,这也让她逐渐失去了魔力。

在电影结尾,琪琪仍然没有完全从失落的情绪中走出来。虽然她能再次骑上扫帚在空中飞翔,却再也无法了解好友吉吉内心的想法了。也就是说,她再也回不去原来的那种生活了。而电影所想表达的观点,正是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这种孤独感,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孤独感 —— 吉卜力电影的必备元素之一

在许多吉卜力工作室所出品的电影中,孤独感常常贯穿始终。影片剧情通常是主人公出于某些原因,被迫踏上一场并非自己真正想经历的旅行。琪琪因为女巫的传统而背井离乡,但与其他吉卜力电影的主角不同,她一开始并不排斥这样的人生安排,甚至还因为太过兴奋而急着开启旅程,以至于放弃了与父亲的露营计划。

但在《千与千寻》中,荻野千寻被迫离开她的父母,来到一个诡异的神灵世界。同样,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苏菲被女巫诅咒后离开了帽子店,跋涉到荒地之处。而在《幽灵公主》中,阿席达卡则冒险离开家乡,找寻解除自己身上诅咒的方法。此外,在风格更加写实的《侧耳倾听》中,14 岁的月岛雯度过了一段青春期的低迷时光。

这一切的艰苦,都是由他们独自承担的。

让人物独自踏上一段旅程并不是一种特别具有新意的叙事方式,尤其是对于以「成长」为主题的电影来说,这类电影通常会对自立和独立进行探讨,但吉卜力的电影却将重点放在了这些过程中的孤独时光上。主角抛下亲友独自踏上行程,而他们与所处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觉也将贯穿影片始终。即便他们后来会找到同伴,这种感觉仍然挥之不去。

例如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早在荒野女巫将苏菲变成老太太之前,她的孤独感就已经存在了。她在一间僻静的小房间里安静地制作形形色色的帽子,虽然我们看不见与她共事于衣帽店的人,但可以明显感觉到她的格格不入。

在变成 90 岁的老太太后,苏菲身上的孤独感愈发明显了。她从风光绮丽的马克齐平小镇出发,一路上以面包和奶酪为食,过着如田园诗里描述的生活,独自朝着荒地深处前进。虽然她在之后结识了新朋友,但许多瞬间都将镜头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仿佛她正在思考着自己是否真正赢得了这些朋友的友谊。

在这些电影的最后,主角们都找到了自己与他人的联系,但由于我们深知他们原本所背负的沉重的孤独感,所以这些联系便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们并不是肤浅的,而是颇具深度的,是主角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所建立的情感羁绊,也是他们对于孤独的解答。

这种含义在《千与千寻》和《幽灵公主》中尤为突出,两部电影里的主角都通过分享他人经历而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却又不得不在结尾离别(荻野千寻离开了神灵世界,并与心爱的白龙告别;珊回到森林中,而阿席达卡则选择留下来重建城镇)。

如此一来,孤独感再次出现,但主角们的心中却不再感到孤单。他们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亲密程度,已经达到了那种永远都不会消散的境界。正如《千与千寻》中女巫钱婆婆所说的那样:「曾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忘记,只是暂时想不起来而已。」

《魔女宅急便》对「孤独感」别具一格的刻画方式

但与其他吉卜力的作品不同,琪琪之所以踏上她的旅程,是因为她渴望成长和担起更多责任。她其实并不孤单,因为有黑猫吉吉的陪伴,它是琪琪的好友兼知己。并且琪琪还提前一个周末开始了她的冒险,给家人和好友们送上了真诚的告别。

也就是说,琪琪在一开始并不是孤独的,她来自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并且也对即将到来的旅程感到激动和兴奋,因为这是一个成长的宝贵机会(典型的成长剧情设定)。《魔女宅急便》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琪琪仍有着陪伴她的吉吉,其他影片里的主角就不一定了。

当琪琪在夜色中飞向天空时,无论是从现实上还是情感上来说,她都不孤单,吉吉与她同行,路途中还会遇到其他女巫,妈妈送的扫帚也常伴于身。与此同时,她的收音机里也播放着欢快的音乐。就像苏菲一样,她是一片广阔大陆上的小小光点,但苏菲在险恶的荒地中显得十分渺小,琪琪则在惬意地翱翔,对即将到来的冒险无限憧憬。

当琪琪抵达新城市时,市民对她不太友好,这预示着旅程也许不会如她所愿那般顺利。对于城市的滚滚人潮来说,她只是一个陌生人,她也不习惯熙熙攘攘的车流和别人对她投来的异样眼光。吉吉也说出了他的担忧:「也许我们应该再寻找一个更友好的小镇?」但琪琪却下定决心要让市民接受她。

但她仍然不是孤身一人,她遇到了许多友好的面孔,并与他们建立了联系。面包店老板娘索娜很快便给琪琪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古怪的画家乌露丝拉对她很有好感;与此同时,琪琪也在送货途中与顾客们开心攀谈。

但新生活所带来的新鲜感始终是会消失殆尽的,琪琪随后意识到她其实并不快乐。而当蜻蜓想把她介绍给自己的朋友时,她拒绝了。她对蜻蜓和他的朋友之间所拥有的亲密关系感到害怕。

虽然在 1997 年英文版《魔女宅急便》的结尾中,有句即兴台词暗示了他们或许可以再次交谈(吉吉跳到琪琪的肩膀上问:「琪琪,你能听到我说话吗?」),但日文版没有这一情节。宫崎骏曾在该电影的艺术设定集中表示,吉吉所代表的是琪琪成熟的一面,而在影片结局,琪琪已经成熟了,所以也就不再需要吉吉了。

但在探索孤独感这一主题中,吉吉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琪琪童真、幼稚的一面。他代表着她的童年,她年轻时与亲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当她遇到困难时能够获取安慰的避风港。在电影中,每当琪琪感觉孤独,她就会一次次地找到吉吉寻求陪伴。可当他们之间的纽带被切断后,琪琪就像是突然被人推出了自己的舒适区,被迫面对那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虽然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但仍然是痛苦且可怕的。

《魔女宅急便》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琪琪能再一次飞行了,她受到小镇居民们的尊敬,同时也有了新朋友。但就像所有吉卜力电影一样,结局是苦乐参半的。吉吉仍陪伴在琪琪身边,直到影片结束他们依然在一起,但他们再也无法像原来那样交谈了,这种从童年便形成的联系变换了形式。

假以时日,他们或许会重新懂得该如何理解对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孤独感将永远萦绕在琪琪心头,也将以同样的方式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它无声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成为人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会我们要懂得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情感羁绊。

翻译:Daniel  编辑:Zoe


【吉卜力特辑】《魔女宅急便》:正视内心深处的孤独是成长的一部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