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蟹的饲养及状态

2021-12-11 07:45 作者:律化成功的西琳  | 我要投稿

  1.环境


  对于蟹来说,一个稳定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你饲养时间长短的最重要因素。


对于大部分溪蟹来说,需要一个半陆半水的环境。溪蟹的脱壳阶段必须在水中进行,通过吸水来涨开坚硬的外壳,以及脱壳后的恢复。而陆地则是蟹夜间经常活跃的场所。不能让溪蟹长期浸泡在水里,尤其是深水。

 布置来说,细沙+石块最佳,当然,大小适中的中型石、鹅卵石都可以。贴近原生环境就使用土泥,获得好的观赏就用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

  陆蟹则以椰土,泥土为主,只需要保持湿度与提供所需的淡水与海水(包括汽水)

  方蟹不需要过多的水,那样只会增大窒息可能,值得一提的是,类似毛足陆方蟹的一些品种脱壳都是在陆地进行的。

  2.温度

  夏季是蟹最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体型增长最快的时候,同时也是代谢最快的一段时间,加大喂食的同时要注意换水,深水蟹可使用过滤装置和蛋分(小缸就不需要了)。

  冬季温度要非常低,蟹大部分进入穴居状态,这时期蟹可以很久进食一次,部分深水蟹可以做到数月不吃不喝。

  最高温度23℃以下,最低温4℃以上可以保障蟹的安全,部分海水蟳更喜欢冷水,而部分蟹类似榄绿青蟹更喜欢温暖的水。

榄绿青蟳

  3.蟹的状态


  蟹刚买回来的时候,一定不要忙着过于兴奋,别忘了手里的小家伙可是刚到这个陌生地方的来客。包括野采的蟹(状态一般更好),也需要静养。

溪蟹的状态是最容易培养的,深水蟹时间久一些。以中华绒螯蟹为例,离开深水后状态会大打折扣,而梭子蟹科的离开水会严重束缚行动力。

  一般来说,空间越大,蟹越容易出状态。

一开始不要急着喂食,蟹状态的培养也是你与它建立信任的一个过程(更多靠的是蟹的反应记忆),等后期,当你走到它的面前它就已经可以分辨出:眼前的人是来送食物的。会主动“迎接”你。

   对于受伤的蟹,最好隔离起来,残蟹会通过短时间内的脱壳再生肢体,但是这种情况体型增长可能比正常蟹略小。

  4.密度


  大部分溪蟹都以单养为主,华溪、南海等一旦存在两只及以上必然会大打出手(雌蟹也一样),所以必须单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脱壳阶段保障蟹的安全。

  部分小型海蟹、陆蟹及方蟹饲养密度可以更大 。螳臂相手蟹就是很好的例子,但这并不代表脱壳不会出现伤亡。

5.喂食


  蟹的食谱可以是非常广泛的了。几乎能吃的都可以。


  深水蟹一般以鱼、水草、螺、贝类、其它野生蟹和虾为主

   陆蟹以部分植物、果实、能抓到的活体生物为主

  溪蟹以鱼、虫、野生蟹和虾等为主

  搭配喂食最好,含钙类食物多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卡壳。


  7.种类选择

不同种类的蟹饲养方式难度不同,如汽水蟹,海水蟹对湿度,盐度,温度,食谱,水质等要求更为苛刻(同理适用于龟,虾,鱼,蝎子等宠物),而溪蟹则是相对好养的,所有的淡水食物都可以吃,淡水直接使用,人工饲养的成活率比其它要高(同理,花龟,草金,克氏等一样),如果比较介意经常出现死亡的情况的玩家,可以选择这些易养的。


 6.总结

  对蟹的情感,有时候就像对待一个朋友一样,也像照顾一个孩子,把它培养长大,从出生一次又一次的脱壳,每一次喂食,每一次互动,每一次换水。刚看到新来正在缓缓爬动的小生命的那种激动,以及脱壳时的紧张,多年过后,它可能已经和你一起长大了。你会回忆起那些你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尽管它们的寿命可能不像我们那么长,但仍然是它们构成了我们美好童年和青春重要的一角落。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是开心的,享受的。养宠物按自己的心意来最好,不用被别人左右,适合自己的建议可以积极采纳,不适合的可以忽略掉,随意一点,自由一点。

浅谈蟹的饲养及状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