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长矛——Pvkv M43自行反坦克炮小传


生产商:兰斯维克
Ⅰ窘迫的现状
随着苏联与德国战事的逐步升级,交战双方的装甲单位也不断推陈出新。苏联的T-34中型坦克和改装了48倍径75mm炮四号坦克的出现让仅有Stridsvagn m/41和Stridsvagn m/42的瑞典陆军开始头疼,这两型战间期设计的坦克已经在多项指标上落后于苏德两国的坦克。为了应对日后可能发生的冲突,瑞典陆军开始了对更为强大的机动火力的研究。正在对自家坦克底盘承载力过小而一筹莫展之际,纳粹德国的一项设计进入了瑞典人的视野。
Ⅱ邻居的高分作业
早在1936年6月15日,德国陆军兵器局便颁发了一项命令,此命令要求:开发至少拥有75mm口径火炮的步兵支援车辆,车高不能超过一名士兵的身高。德国工程师们运用三号坦克的底盘开发出了造型低矮的三号突击炮,原用于支援步兵的三号突击炮在战斗中被发现也具备良好的反装甲能力,其装备的短管75mm炮在面对苏联T-26轻型坦克时表现尚为不俗。T-34和KV的出现也促使了三号突击炮潜力的深度开发,1941年9月28日,随着希特勒亲自下令研发装配长炮身43倍径的75mm炮(俗称中75)的三号突击炮,三号突击炮F型便应运而生。从此三号突击炮开始在坦克歼击车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Ⅲ灵光一现
瑞典想了想自家坦克的情况又看了看德国人的三号突击炮,直呼知己,后决定以三号突击炮为参照样板开发同类型的装甲车辆。新的坦克歼击车将由旅部直接指挥,旨在使用机动力优秀的反坦克炮支援各个坦克连。
计划是确定了,随后瑞典人便开始在自家大院搜寻合适的底盘以承载75mm的火炮,最终选中了与三号坦克承载力较为相似的Stridsvagn m/42中型坦克。瑞典人满怀信心的开始了对新型坦克歼击车的研发工作,但日后的生产工作让瑞典人感受到了什么叫焦头烂额。
Ⅳ艰苦的难产儿
瑞典新型坦克歼击车的开发进度可谓是蜗行牛步。1942年,兰斯维克参与到了新型坦克歼击车项目,光速斩获了87辆新型坦克歼击车的订单。新的设计将基于Stridsvagn m/42中型坦克,拆除了原有的炮塔,采用了无炮塔结构。该车将由沃尔沃最新开发的380匹马力的A8B型发动机驱动,并配备新的机械式变速箱,可达到45km/h的前进时速。正面装甲为70mm,在倾斜放置的加成下,等效厚度达到了80mm左右。并配备有高膛压的75mm火炮,备弹56发。Pvkv m/43 采用了传统布局,变速箱布置在车体前部,战斗室在车体中部,发动机被安装在车体后部。由于空车重量不得超过23吨,战斗室的装甲顶盖便被取消以达到减重效果。出于人性化考虑,Pansarvärnskanonvagn m/43贴心地准备了防水油布用来防雨。火炮的横向射界感人,每侧只有15度,但15度的俯角和25度的仰角颇为优秀。为应对可能的步兵威胁,该车还装备了一挺Ksp8mm机枪。

1943年冬天,第一辆原型车下线。它基于Strv m/42EH型的底盘,带有软钢上部结构,安装了一门75毫米L/50 Lvkan m/30防空炮。然而,到1944年开始交付时,由于新型机械式变速箱开发周期过长,只有少数几辆原型车装备老式变速箱下线。车辆的悬挂也必须更换,以适应车辆前部由于安装更重的火炮增加的重量。为了增强结构强度,前两对负重轮也被替换为加固负重轮。变速箱直到1944年也未完全解决可靠性问题。1946年,第一批车辆下线,被命名为Pvkv m/43。到这时,战争结束了。这型坦克歼击车已经成为二战中延迟交付时间最长的瑞典装甲车辆,从订购到交付首批部队足足等了4年的时间。瑞典陆军就这样在德意志虎豹大队和苏维埃红色钢铁洪流的阴影下战战兢兢地拿着Strv m/41和Strv m/42EH型凑凑合合渡过了世界大战。
Ⅴ战后余生
在战后的几年里,Pvkv m/43是瑞典唯一能够与现代坦克作战的车辆(瑞典人甚至评估过自己手头的装甲车辆哪个能击穿T-54的装甲),这种窘迫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953年瑞典购买了百夫长 Mk.3后才宣告结束。因此,在购入百夫长MK.3之前,瑞典陆军提出要求升级Strv m/42或用更强大的75mm L/60m/36将其升级为Pvkv m/43。在此之前,有计划改造过Pvkvm/43,使其具有更好的装甲防弹角度,命名为Pvkv fm/48,但此项目没有任何进展,因为23吨的最大重量限制其不允许使用更重的装甲板。为了不超过要求的车重,前装甲的厚度最终修改为大约47mm,因此该项目最终被取消。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Pvkv m/43进行了现代化升级,加装了装甲顶棚并为火炮安装了抽烟设备。修改后的车辆重量增加到25吨。Pvkv m/43最大的问题是沃尔沃A8B发动机,经过多年的使用,此型发动机已被证明是非常不可靠的。因此在60年代初,该发动机被替换为两台从退役的Strv m/41上拆下来斯堪尼亚瓦比斯 L603发动机,该发动机可提供324hp马力,虽动力相比A8B有所减弱,但可靠性大幅提升。在这种配置中,Pvkv m/43继续被瑞典陆军使用到1970年,直至退役。

回看Pvkvm/43的一生,它是小国在大国阴影下寻求自保的产物,设计时的指标还较为先进,但变速箱带来的难产让它入役即为落伍。彼时的苏联已经开始了T-54的研究,早在1945年便在柏林用IS-3大秀肌肉,面对更为强大的对手,Pvkv m/43依旧忠诚地守卫着瑞典国土。直到后辈从它手中接过接力棒他也未曾休息,主炮被拆除后安装到海岸线,陪伴着瑞典到1995年方才完全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