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合集|袁师懋道长“武当养生八段锦”详细教学(合集版)

八段锦(武八段)
刚开始不要太追求呼吸,等动作熟练之后根据自己自身的节奏找呼吸
准备阶段:
- 两脚并拢,站直(有虚领顶劲的意识),沉肩坠肘,胸椎内含(膻中穴),含胸拔背
- 调整呼吸(守呼吸):鼻息,清凉之气入丹田,3次(目的:意守丹田)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阶段一:十指交叉,提起(同时吸气、翻掌、推上去),拉高(眼睛往上看),双手放松从两侧慢慢下来。
阶段二:守呼吸,十指交叉,提起(同时吸气、翻掌、推上去),拉高(眼睛往上看),扭腰,扭回来(同时放松、呼气),扭腰(同时拉高、吸气),扭回来(同时放松、呼气)。
阶段三:双手放松从两侧慢慢下来,抱手在丹田处。
注意:
- 拉高的时候手要伸直,可以往后一点
- 扭腰的时候脚不能动
- 放松的时候手不用拉高,让肩膀得到休息
- 两次的中间如果觉得 酸、累 ,需要放松一下再做下一次
作用:对脊柱、脊椎、肩颈都有拉伸的作用,练的是三焦(从丹田到膻中的冲脉)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阶段一:自然放松,抬手(吸气),阔手(呼气),转移重心到右脚,左脚收回成丁字步,提左脚,勾起,登出去,摆,回,往下沉,跨步,马步坐正。
阶段二:以右脚前脚掌为支点,扭身,脚后跟摆出去,右手带过去(手要放松,肩膀不要抬很高),拉回脚后跟带动膝盖转动(让膝盖垂直,不要内收),拉(使劲吸气,胸阔开),放松呼气,再走,共三次。再向右边做三次。
阶段三:做完之后双手分开,双腿拉回来,手画弧举高,最后气沉丹田。
注意:
- 马步的时候膝盖要打开,不能内收
- 在弓步变马步阶段,拉回脚后跟时,膝盖要跟着出去,不然伤膝盖(半月板会受伤)
作用:练胸椎、肺活量
第三段:调理脾胃须单举
阶段一:放松,抬手(吸气),阔手(呼气),翻掌,向左扭腰(吸气),撑起来,放松轮臂(呼气),向右扭腰(吸气),撑起来,放松轮臂(呼气)。
阶段二:收势的时候手一平,双手合拢气沉丹田。
注意:
- 单举时上下手都要撑直,劳宫穴对准百会
- 最开始抬手吸气时不要抬肩膀
作用:对脾胃不舒服,如受凉、受寒、发张、反酸等有帮助。增加蠕动性,捋肝气。
第四段:五劳七伤须后瞧
阶段一:抬手(吸气),阔手(呼气),双手平行于肩膀,向左扭腰(吸气),回正(呼气),向右扭腰(吸气),回正(呼气)。一边三次 (扭得时候想象自己旋转时,被往上拎着扭)。
阶段二:翻掌沉肩(呼气),掌心翘起来,靠近大腿两侧,向左扭腰(吸气),回正(呼气),向右扭腰(吸气),回正(呼气)。一边三次。
阶段三:指头放下,抬手,收,气沉丹田。
注意:
- 动作要大,眼睛尽量往后瞧,扭动时双脚不要动,脖子跟着扭,眼睛跟着转。
作用:对骨架经络损伤受阻的部位、眼睛发胀有帮助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阶段一:抬手(吸气),阔手(呼气),双手平行于肩膀,移重心,左脚收回成丁字步,提左脚,勾起,登出去,摆,回,往下沉,跨步,马步坐正,翻掌,手臂下沉,扶着膝盖。
阶段二:上身前倾,摇(鼻吸气),尽量看天,头往下沉,吐气(有意识的把浊气吐出去),摇(鼻吸气),尽量看天,头往下沉,吐气,三次。
阶段三:身体回正,手平举,收脚,手举高,气沉丹田。
注意:
- 第二阶段动作如果做起来困难,幅度可以小一些
- 摇的时候,想象自己的身体在荡来荡去
- 摇完呼气摇有意识的把浊气吐出去,有入地三尺的感觉
作用:对 口发干发涩、眼睛发涩有缓解作用
第六段:背后七颠百病消
阶段一:抬手(吸气),阔手(呼气),双手平行于肩膀,翻掌,手心贴着后腰(肾脏)。
阶段二:吸气,提起(脚垫起来),颠。
阶段三:手收下去,脖子放松,起,手举高,气沉丹田。
注意:
- 颠的时候要注意技巧,不然对脊椎有损伤。
- 颠的时候腰椎要往回收,成为一个小弧形,让肌肉承受大部分的力量。
第七段:攒拳怒目增力气
阶段一:抬手吸气(不抬肩膀),阔手呼气,双手平行于肩膀,移重心,左脚收回成丁字步,提左脚,勾起,登出去,摆,回,往下沉,跨步,马步坐正。
阶段二:双手往前,攥拳头,拉到腰间,拳头捏紧,手臂放松,使劲出拳,收拳,来回出拳。
阶段三:收右脚,手举高,气沉丹田。
注意:
- 出拳过程中不能松
- 攥拳头要先攥前面那一节,再中间后面,最后大拇指扣住
- 出拳时的呼吸节奏:出拳时呼气(急促有力),拳头停顿2秒后开始吸气2秒,再交替出拳呼气
第八段:双手攀足固肾腰
阶段一:抬手吸气(不抬肩膀),阔手呼气,双手平行于肩膀,翻掌,手心贴身后从肾脏开始顺着两个腿下到脚后跟,脖子放松 。
阶段二:扒三下,从大腿内侧起(慢慢起),抬手,阔手,继续顺着到脚后跟,共做三轮。
阶段三:从大腿内侧起,抬手到胯部时,斜着往外阔,手举高,气沉丹田。
注意:
- 扒的时候头顶垂直向下,不是点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