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年度热点--黑泽明与《罗生门》
黑泽明,1910年生于日本东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日本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黑泽明是日本电影和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大师之一,他的《罗生门》为世界第一次打开了认识日本乃至亚洲电影的大门,迎来了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1990 年黑泽明获得奥斯卡终生成就奖1950 年他推出《罗生门》,获得 1951 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打破欧美影片垄断的局面,成为第一位受到国际承认的日本导演。其他作品还有《七武士》、《乱》等。1998年,黑泽明病逝,享年88岁,今年是他逝世20周年纪念。

创作特点
思想特点:黑泽明深受西方电影的影响,却又坚持日本传统的价值观观和文化观,对日本民族性的反思和抨击贯穿了他的全部作品。他的影片大多采用对比手法,主体上深刻揭示人性与灵魂的冲击与撞击。虽然描写的是日本民族的现实与历史,但主旨终是探寻人类亘古不变的本质问题。
镜头特点:黑泽明的导演手法非常简练,视觉形象十分生动,蒙太奇干净利落,他经常使用长镜头、全景式的表现手法,画面色彩浓郁清澈,构图极富东方绘画神韵。
人物特点:在黑泽明的影片中,受戏剧影响较为深厚,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人物造型上。黑泽明电影中的人物更像是一个个符号,这些符号化人物代表的往往是人性中的某个方面,这些角色性格都积极单一,而不是像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那样性格复杂。
情节特点:片中人物的命运扑朔迷离,极富西方戏剧风格。一般都会出现一个看似微不足道或地位卑微的小人物,却常常有惊人之语暗示影片的结局和主题。
环境特点:在黑泽明的电影中,天气是个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营造了影片的氛围与基调,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人生处境的象征。

罗生门
故事简介:《罗生门》最受西方的推崇。影片根据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两篇小说《莜竹中》和《罗生门》改编而成,在一连串的倒叙回忆中,讲述了一个强盗杀死武士、 并强暴了武士妻子的故事。
叙事结构:影片的特别之处是采用多重并列的叙事结构,虽然每个人都叙述同一件事、 但再现版本却都大相径庭, 而且最后旁观者樵夫的矛盾叙述又多一重的曲折迷离。黑泽明运用纯电影化的手段,影像空间巧妙区分为三个风格迥异的区间,代言各自不同的叙事角度和方式
镜头语言:在镜头语言方面,以惊人的娴熟姿态将移动摄影引入了日本电影的森林段落中,并设置了运动、反打、切换效果分别处理盗、妻子和武士的叙述段落。
评价:这些现代性、开放型的电影观念,使得该片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日本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