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回忆惨烈腾冲之战:火焰喷射器烧化日军只需十秒,百名“营妓”生俘几十?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高唱战歌齐从军。誓扫倭奴不顾身!慷慨捧出报国心。大旗招展日无光,力挽长矢射天狼。冀鲁吉黑次第平,蔽天铁鸟扑东京!太平洋水尽赤色,樱花树下醉胡妾。朵朵鲜花掷马前,闾里欢腾骄红颜。中华从此号长雄,要使寰球人类同沐大汉风!
这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气壮山河的《知识青年从军歌》,“太平洋水尽赤色,樱花树下醉胡妾”,当年抗战英豪的愿望,现在听来还让人热血沸腾。
在开始回顾腾冲鏖战的惨烈之前,咱们先看看两位远征军老兵的戎装照——虽然年已耄耋、期颐,但是眉宇间的英风锐气,却永远不会被时光磨灭。

第五十四军一九八师五九四团中尉排长黎宁很多年后,在睡梦中还能看到腾冲城鏖战中血肉横飞的场景,耳边还响着尖厉的枪炮声。
1944年9月14日腾冲鏖战结束后,美国战地观察团来到髙黎贡山,他们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和陡峭的山坡感慨地说:“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这样的军队才能够打上去。”
也难怪美军观察团大发感慨,滇西远征军在与日寇在腾冲足足进行了四十二天的焦土激战,以全城化为焦土的代价埋葬了盘踞两年之久的日军“腾越守备队”。时任第五军四十九师一四七团第三营机枪三连班长的何绍清所在连队被补充进郑挺锋(又名庭烽,字耀台郑介民胞弟,郑庭笈堂兄,郑介民原名庭炳,字耀全)的一九八师(继任师长是叶佩髙):“我们整个一个连的八挺重机枪都去了。到那边以后是听叶师长指挥……他们那边打得厉害哦,一九八师快打光了,日本人也打得差不多了,我们是上去补充他们的。(本文黑体字均出自抗战老兵何绍清、陈友礼、黎宁、董铎回忆)”
何绍清所在的机枪连有一百三十多人,他当班长的马克沁机枪班有十八个人:“我们十多个人就招呼这么一挺机枪,训练的时候我们一人还只能打5发,不能多打。”
在开赴腾冲补充进快打光的一九八师之前,何绍清所在连队都换上了新机枪,坐着美式的十轮卡车,拉着充足的弹药赶赴前行,到达时双方的战斗已经白热化。黎宁回忆:“腾冲非常坚固,城墙全都是用条石垒成的。即使用机枪打,也只能打出一个个小白点,用炮弹轰,也轰不开。我们发起一拨拨冲锋,都被日军挡了回来,牺牲非常大。我们机枪排死光了,只剩下了我,我也负伤了。”

五十四军一九八师五九四团团长董铎在《腾冲歼敌记》中回忆:“我团在鏖战中伤亡很大,营长鲁砥中、副营长宋承虎、连长岳振鹏等七位指挥员和数百名士兵,为了保卫祖国,消灭敌人,光荣地牺牲了。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据抗战老兵回忆,我军伤亡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日军在占领腾冲的两年多时间里,每天都在修城防工事,城门和城墙角都有用石头和混凝土制成碉堡和半遮盖式火炮掩体和机枪掩体,机枪子弹打上去只能留下一个白点,迫击炮也难以摧毁,只能通过飞机轰炸和火焰喷射器,才能将负隅顽抗的鬼子毙伤;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军情报泄露严重,鬼子对我军的调动及攻击方向,简直是了如指掌。
在腾冲被俘后遣送回去的日军卫生兵吉野孝公回忆:“队长传来命令:今夜可能有敌袭,全体官兵务必严加警戒……根据我们获取的情报,明天是7月7日,敌军会在一早发起攻击。”
远征军还未发动进攻,鬼子就做好了准备,这一场必然会打得十分惨烈。情报是如何泄露的,咱们最后再说,现在先来看看抗日将士有多英勇无畏、鬼子有多凶残顽固。
据何绍清回忆,他在腾冲打死多少鬼子,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当时机枪班由观测手负责指挥射击,他会叫射手做好准备,根据射界内鬼子数量告诉射手打多少发(马克沁弹链二百五十发),一般是一次扫射打三十发,但是冲出来的鬼子多了,也就不计数量一通横扫,打到对面没有站着的鬼影为止:“就这样转来转去地打,你就看到那些日本兵倒,打死多少心里没数。”

实事求是地说,在抗战后期,我军的火力已经比较强大,尤其是在腾冲之战时,飞机和大炮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日军,要不是有坚固的工事,鬼子根本就顽抗不了四十二天。
在战斗进入白热化的8月2日,陈纳德第十四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出动了——重型轰炸机携带的每颗炸弹都重达五百磅,一颗炸弹就可以将十几座房子瞬间夷为平地。
在第十四航空队的先进战机面前,日军的空军几乎不堪一击,董铎亲眼目睹了那场酣畅淋漓的空战:“敌机果然来了,四架战斗机在前,四架运输机在后。等到敌机进到于我有利的空域,我机迅即由高空俯冲下来。刚一交火,敌战斗机两架被击中,尾冒浓烟,霎时撞在来凤山顶,另两架低飞逃脱。四架运输机胆战心惊,连忙将所运物资弹药盲目投下,落荒而逃。但这八架敌机,经我机追击,终于被全部击落。”
在击落日军战斗机和运输机后,第十四航空队还给我军空投下了六具火焰喷射器,这些火焰喷射器,在后来的巷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吉野孝公在《腾冲玉碎记》中恐惧地写道:“从战壕里跳起的士兵,全身被火包着,像火人一样到处乱窜,身体不到十秒钟就被烧尽了。城内满目尽是这样的尸体残骸,一派火焰地狱的景象。”

8月7日,腾冲城外的各种火炮对着城墙轰炸,第十四航空队出动六十架次飞机,三千发炮弹和无数航空炸弹倾斜在四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整个腾冲城燃起了冲天大火,能够燃烧的东西全在燃烧,能够炸碎的东西全部被炸碎。
当天午后,腾冲南面城墙终于被炸出了几个缺口,远征军端着刺刀奋勇冲杀,拦路的鬼子被潮水涌入的远征军用刺刀捅倒后踩成了肉泥。
惨烈的巷战持续到8月13日,飞虎队再次出动二十四架飞机轰炸,腾冲日军指挥官、一四八联队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和三十二名鬼子指挥官所在的东门掩体被炸塌,藏重康美等人瞬间被沉重的条石压扁。
头号鬼子变成肉饼,剩下的鬼子各自为战,远征军开始“挖老鼠洞”——火焰喷射器不计成本地发射,喷出的油料瞬间形成猛烈燃烧的火柱,四处飞溅,顺着房前屋后残垣断壁拐弯黏附燃烧,长长的火舌将躲藏在房屋内隐蔽处负隅顽抗的日军焚为焦炭。
除了火焰喷射器,董铎还给大炮上刺刀:“我们用战防炮和平射炮,把所有墙壁摧倒,敌人多葬身于墙土之下。经过一日夜的巷战,穷途末路的敌人只得乖乖地立起白旗。五十三个日军,一律低着头,跪在地上投降了。”

战至8月21日,第一九八师已将南门城墙的日军全部肃清,部队突入城区。何绍清跟随部队攻入腾冲城时, 看见的是满街横七竖八的敌尸体。
清除残余日军的战斗依然激烈,日军不时发起自杀性攻击,直到9月14日,日军“腾越守备队”才被全歼,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发布捷报:“经五十日之激战,我军各部伤亡五千余员,共生俘敌军官三员,士兵五十二名,营妓十八名,毙敌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以下军官五十余员、士兵三千余名……”
三千余具鬼尸,掩埋成了一座倭冢,时至今日,当地翻修房屋的时候,还能在地面下和夹墙里挖出日本女人才会使用的木屐和簪子——日军在腾冲修建了十处慰安所,慰安妇多达百人。抗战老兵回忆生俘的军妓有十八名和六十四名两种说法,其余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霍揆彰发布捷报时,腾冲之战还没有完全结束,后来又有六名日军女兵被抓获,其中一个还嫁给了五十四军十四师一个姓张的士兵,并且活到了上个世纪末。
腾冲战役结束后,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霍揆章才知道,他发出的电报和重庆方面的回报,都被日军破译,但是日军为何能破译他的密电码,却一直没搞清楚。
直到1969年,这个谜底才被揭开:早在1944年2月,远征军一位少校参谋带着密码本、作战地图、兵力部署表乘着飞机送往滇西前线时,因大雾迫降在腾冲并被日军俘虏,包括密码本在内的重要资料全部落入敌手——少校参谋是否叛变不得而知,但是他没有销毁文件,霍揆章在少校参谋失踪后没有启用新密码,这不能说不是一大败笔:如果日军没有事先掌握远征军作战情报,龙陵、腾冲之战何至于打得如此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