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 唐高祖武德九年(节选)

唐高祖武德九年
资治通鉴,卷192,唐纪8
注释,多查询自《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
译文,来自《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
本文是节选。
癸亥,制传位于太子。太子固辞,不许。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赦天下;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免租调二年,自馀给复一年。

租调,租和调。古代的税制。--汉语大词典
租庸调,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汉语大词典
给复,免除赋税徭役。--汉语大词典
……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前世唯皇子及兄弟乃为王,自余非有大功,无为王者。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

再从,次于至亲而同祖的亲属关系叫从。又次一层,同曾祖的亲属关系叫再从。--汉语大词典
再从弟,同曾祖而年少于己者。--汉语大词典
童孺,①⒈儿童;幼年。⒉亦指阅世未深的青年。--汉语大词典
宗子,①古代宗法制度称大宗的嫡长子。②泛称嫡长子。④皇族子弟。--汉语大词典
敦睦,①⒈亲厚和睦。⒉亦指使亲厚和睦。--汉语大词典
爵命,封爵受职。--汉语大词典
力役,①以武力征伐。②劳役。③征用民力。④服役;干体力活。--汉语大词典
县公,②爵名。晋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以后废。--汉语大词典
丙午,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哂,微笑。--王力古汉语字典
哂,①⒈微笑。⒉讥笑。--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切身,①迫身。谓身为外界所迫。②与己身密切相关。--汉语大词典
暇,①⒈空闲,闲暇。⒉又指闲散,不作事。⒊又指悠闲,从容。--王力古汉语字典
轻徭薄赋,轻繇薄赋,减轻徭役,降低赋税。--汉语大词典
升平,太平。--汉语大词典
商旅,行商;流动的商人。--汉语大词典
野宿,在野外过夜。--汉语大词典
……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又,臣观隋末乱离,其欲争天下者不过十馀人而已,其馀皆保乡党、全妻子,以待有道而归之耳。乃知百姓好乱者亦鲜,但人主不能安之耳。”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

庶,①众多。②庶人,平民。也省称庶。③庶子,妾的儿子。与嫡相对。④庶几,或许可以,差不多。表示希望或揣测。也省作庶。★欧阳修六一居士传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王力古汉语字典
庶务,①各种政务;各种事务。--汉语大词典
禀受,犹承受。旧常指受于自然的体性或气质。--汉语大词典
奉行,①遵照实行。--汉语大词典
借使,假设连词。①假如,倘若。②即使,纵然。--汉语大词典
乖,①背离,抵触,不一致。--王力古汉语字典
乖谬,①抵触违背。②荒谬背理。--汉语大词典
高拱,①两手相抱,高抬于胸前。安坐时的姿势。②高高凸起。--汉语大词典
穆清,①指天。②指清和之气。③谓太平祥和。--汉语大词典
刑赏,刑罚与奖赏。--汉语大词典
乡党,①泛称家乡。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②同乡;乡亲。--汉语大词典
但,副词,只,只是。★杜甫佳人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王昌龄从军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力古汉语字典_
……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受赇,接受贿赂。--汉语大词典
面从,谓当面顺从。--汉语大词典
傥,②倘若,或者。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倘”。--王力古汉语字典
……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表,④⒈标志,标记。⒉又为准则,标准。⑦古代天文仪器圭表(计时器)的组成部分,用以测量日影的标竿。--王力古汉语字典
景,①⒈日光。⒉又指一般的光明。③仰慕。④⒈大。⒉又为祥瑞。⑤影子。--王力古汉语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