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坚壁清野,剑指何方?

坚壁清野这个成语, 出自《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是当时荀彧给曹操的建议。“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敌军,将军攻之不拔,路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固耳。实际上实行坚壁清野的是刚刚在徐州上任的刘备,而坚壁清野的对象就是曹操的十万之众。曹操在荀彧的建议下没有轻易去攻打已经坚壁清野的徐州,最终在兖州击败了难缠的吕布,再次获得了优势。坚壁清野,就是摆出深沟高垒的防御姿态,然后把控制下的大面积区域内的所有粮食和其他补给物品统统的清空,这样即使优势敌人来了也得不到任何补给,只能不战自溃。在近代和坚壁清野差不多意思的战法,还有焦土抗战。这些办法在二战中都实施过。坚壁清野和焦土抗战的做法,肯定要给防守方自己带来损失,但是对对手的打击也是很厉害的。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现在大户对油价明显就是采取了坚壁清野甚至是焦土抗战的策略。油价在一天之内就从40多美元一下子跌到30美元的区间,显然是有意人为操作的。虽然油价低迷的大趋势在于全球经济都不好,但还不至于一夜之间能跌去一大截。未来几个月,很有可能出现已经几十年不见的20美元一桶甚至更低的油价水平。上次国际油价跌到25美元一桶的低位,还是2014年的事情。而二战后跌到十几美元的水平,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记忆了。其实这3次低油价的出现,基本都大户操作出来的。现在大户已经给购买现货原油的客户大规模的折扣。那么大户为何要突然这么做呢?就是因为和俄罗斯没谈拢,俄方不想减产,大户一气之下干脆来个坚壁清野加焦土政策。你俄方不是不听我的建议吗?

那好!我就让你不但出口石油一分钱赚不到,而且还要每生产一桶都倒赔进去几十美元,看你坚持得住还是我坚持得住!历史上3次油价大跌,最主要的打击对象都是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上世纪的油价跌到十几美元,是苏联内部经济混乱的重要诱因。而2014年到2015年的25美元的低价,也是为了对付克里米亚入俄,捎带才是打击美国的页岩油。而现在的做法,更是直接拿俄罗斯作为冲击对象,当然美国的油气开发也是捎带的打击对象。大户之所以可以连续发动3次战略性压价打击,在于有2大优势。第一,大户家的油气产量和出口量都占据全球的三成左右。一个市场上,单独的一户能占据15%以上的份额,就基本能操纵价格。第二在于大户油气生产的成本仍然是全球最低的,估计仍不超过15美元一桶,即使到25美元一桶仍然有利润。但是俄罗斯原油的平均成本至少40美元一桶。20多美元的油价,等于生产一桶倒赔一桶。

俄方放话,自己能够承受石油价格在6到10年内维持在25到30美元每桶的低水平,现有专项储备超过1500亿美元,可在长期低油价下动用。但是俄方的这种放话更像是给自己打气,实际上却立即暂停了部分外汇储备出售。如果油价真到了25美元以下,这1500亿美元,恐怕2到3年就会花个精光。因为俄罗斯的整体国家预算,是建立在油价长期在80美元以上的基础上。这几年因为也门战争,大户的钱包也已经有危机,但是同行是冤家,自己钱再不够花,也要用坚壁清野的办法抢夺市场,搞垮竞争对手。而俄罗斯这几年虽然不再像前几年那么国运“走背字”,继续表现得像个世界大国的样子。但是油价这个熊样,俄罗斯的国势和军事实力还要继续整体不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