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炮射可编程AHEAD弹药是如何实现的?

2020-03-10 18:03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炮射可编程弹药,也叫AHEAD弹,用中小口径的速射炮发射,主要作用就是防空反导。可编程弹药,可算是从二战中就出现的无线电近炸引信高射炮弹进化而来,但是又比无线电近炸引信的炮弹技术复杂和高端的多。一战到二战期间,飞机进化的速度很快,二战初期就已经有了水平飞行时速超过400公里每小时,而且可以从十几米高度一直到万米高空灵活飞行的作战飞机。对地面的威慑力度越来越大;而对海面巨舰大炮舰队的威胁同样很大。数万吨的战列舰往往都顶不住挂载重磅炸弹或者鱼雷的十几架飞机的一两波突击。大口径火炮对付飞机毫无用途。因此中小口径的速射炮成为防空的最佳选择。但是普通的碰炸引信高射炮弹要打下飞机,必须直接命中穿透机体才能爆炸发挥作用。但是很快发现在诺大的天空中,

即使用发射大量的高射炮弹,直接命中灵活机动的飞机仍然是和中彩票一样难。研究很快发现,除了打出去距离飞机实在太远的高射炮弹,至少有30%的炮弹都打到了距离敌机机体十几米的范围内,但是就是没有发生直接碰撞命中而没有发挥作用。如果这些打到距离飞机机体很近范围内的高射炮弹,在合适的距离和时间点上都发生爆炸的话,用破片和弹幕去拦截和杀伤敌机,那么命中概率会提高几个数量级。于是有人发明了无线电近炸引信高射炮弹。这种炮弹发射后,不需要直接碰撞目标,只需打到距目标一定范围内,产生无线电感应信号就会爆炸。这就是无线电近炸高射炮弹。这种炮弹的制造成本虽然比碰触爆炸的炮弹成本高,但是实战效果却提高N倍。可编程弹药在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基础上,更前进了一步。



无线电近炸引信的防空弹药大部分只能瞄准目标发射。而编程弹药却可以提前在目标到来前发射,按照设定好的程序爆炸,在空中人造一片有数万钨合金颗粒组成的“拦截网云”,等着敌机或者来袭巡航导弹自动钻进这个设定好的空中大网中被击毁。可以说是插翅难逃,防空反导能力更加提高。编程弹药一般采用集束定向预制破片,每发炮弹内部预制数百到上千个钨合金颗粒。炮弹的底部装有可编程的近炸时间引信。发射编程弹药的速射炮与搜索跟踪雷达和火控计算机紧密配合。这类速射火炮炮管的前端,一般装有3个相距有一定距离的线圈,前两个线圈专门测定炮弹初速。火炮发射瞬间,被测定的炮弹初速传送到火控计算机,计算机依据这批发射出膛炮弹的初速和雷达探测到的来袭敌机或导弹的各种飞行参数,计算和预判出防空炮弹和来袭目标最有可能的相会点。然后高速传递到炮口的第三个线圈。



当这批炮弹经过第3个线圈时,可编程时间引信就自动得到精确的爆炸时间指令。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样说起来比较啰嗦,但是实际发射和装定参数的速度极快。每发编程炮弹都可以根据雷达和光电传感器精确测距的结果单独装定极为精确的时间引信,同时编程炮都是高射速炮。每秒钟都能发射几十发甚至上百发编程炮弹,大量炮弹可以在目标飞行路线上按程序爆炸,使目标自动撞上大量钨合金颗粒组成的弹幕而坠毁。编程炮弹过去多由德国和瑞士研发制造。最近几年谁谁家的编程炮弹已经到达世界领先水平,从小口径到76毫米、130毫米口径都有,这也是谁谁家的中大口径舰炮可直接反导的重要技术基础。


炮射可编程AHEAD弹药是如何实现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