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美国的不遗余力,百年不遇芯片大战,一定助力我们回到世界之巅
今天我们聊聊关于芯片半导体的事儿吧
其实很久了,一直想说一些东西,但是总是觉得实机还没有到,全球半导体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可以说并不是某一个国家主导的原因,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承载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我们承认欧美国家在上游技术的把控很关键,这也导致他们可以卡我们脖子的根本原因。
但是细想一下,半导体领域,完全依靠上游,缺乏稳定的中下游产业,其实也很难生存发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是半导体全球协作的最好写照。
随着美国把半导体当做武器开始,全球整体的发展格局其实已经悄然改变,美国一手打破了自己营造的全球化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割裂和新的秩序也迟早会降临。
以目前的趋势来看,其实中美半导体大战第一阶段已经逐渐明朗了起来。
首先我们说过没情况,由于美国对华为芯片的打压,导致全球各大企业对美国信任度降低,进而掀起了囤货潮,这样就导致了全球大面积缺芯的情况,代工厂无法正常代工,中下游危机感加剧,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这种局面。芯片价格上涨的同时,还货源紧缺,囤货的企业一时还无法全部用在商品中,所以各种危机都在潜藏着。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国家在挨过最艰难时期之后,开始加大力度布局半导体产业,国产化的同时,也积极扩产芯片制造。并且在不停的努力攻克28nm以上的技术难关,并且循序渐进,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而与之形成鲜明的美国,最近动作频频,显示上个月在白宫搞了一个芯片峰会,但是这次峰会并没有被台积电和三星等企业重视,而以目前情况来看,美国制造业中的汽车行业也几乎处于停摆状态,芯片供货同样也困扰着美国,这些短期之内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又不得不举办第二次芯片峰会,同样还是要台积电,三星来参加。明里邀请举办峰会,其实暗地里他们要做什么,大家不难想象。
美国现阶段正在加紧对半导体行业的重新整合,他们的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国际合作,而且以自我为主导的,新的垄断格局,尽管美国拟争取国会拨款370亿美元和从基建计划中提取500亿美元用于提振芯片制造业,尽管台积电、三星赴美办厂和英特尔、格芯的追加投资都可能落地,但大多数产能都是瞄准10nm及以下产能,对的,你们没有看错,美国人需要10nm以下的芯片支撑制造业。但是以目前来看,还是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状态。
而我们国家从中兴被制裁之后,其实就已经开始悄然布局了,随着中美半导体大战的持续,我们自身其实对28nm以下的基础型芯片,其实没有那么紧急,我们现在很多的是布局14nm以上的芯片制造业,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有疑惑,美国人要10nm以下,你中国人要14nm以上,这是啥情况?这其实就是和工业基础,制造业能力息息相关了。我们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工业体系最健全的国家,对中低端芯片的使用率一直都非常的高,所以我们很早就已经实现了中低端芯片自主了,所以这个百年芯片慌我们为什么能一直挺到现在,其实全部依赖于我们的提前布局。而美国在工业制造应用方面,远不如我们,他们早前对中低端芯片使用率很低,很多美国需要的产品,全部依赖于代工和购买,所以美国人缺失这部分也不足为奇。而14nm以上的高端芯片,大部分都运用到手机等电子产品中,这属于消费类产品。美国人卡华为脖子,导致华为手机无法正常生产,就是这个原因。
目前我所知道的一些消息就是国家在大力扶持芯片制造业,并且积极帮助整合半导体行业,去年在深圳建立的晶圆工厂就是其中之一。晶圆制造是芯片制造业最重要的一环,没有足够的晶圆支撑,芯片也无法大量生产。像中芯国际,士兰微这些都在积极扩建晶圆厂。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在这次芯片危机中实现了正增长。
华为哈勃投资,在先后投资了一大批半导体企业之后,华为又开始陆续布局半导体研发,有一些人经常问我,华为会不会自己建立芯片工厂造芯。其实大家可能不太明白华为要做什么,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想到华为自己造芯解决自己问题。其实不然,华为布局半导体,更多的是加大对产业链的影响,在扶持和帮助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同时,也正在加大对光刻机,新型半导体材料等问题的投入,华为其实做的比自己去建立芯片工厂更高级的事。这些我不太方便多说,但是你们可以理解为,只要完成目标,以后谁也不可能再拿芯片来卡华为的脖子。
百年不遇的“半导体大战”第一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了,相比于美国的威逼利诱做法,我们则更加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每一个环节。美国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之后,其实对世界局势的把控已经越来越弱了,世界各国开始纷纷去美化,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那么结尾,我们思考下,美国在这场芯片大战之后,他真的会赢么?这场百年不遇的芯片危机,对于我们其实很多的就是机遇,而且是非常大的机遇,感谢美国人的不遗余力吧。
#科技快讯# #数码迷# #华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