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青年怎么就成了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了呢?

最近真的被一些主流媒体给搞懵了,不是批评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就是大谈孔乙己文学。

孔乙己是善良的、是迂腐的,是穷酸的,更是一个爱面子的人。他是酒馆里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还穿长衫的人。就这样的一个生动形象的人怎么就比喻成现在的年轻人了呢?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读书人却放不下身段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他们可能也曾怀揣梦想,但现实往往比理想要骨感。可能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想找五六千的工作,可实际却只有三千的工作。这两千的落差让人不愿意面对现实,想想自己明明苦读了那么多年,从幼儿园就开始进入学校到大学毕业怎么也得十多年,这十多年换来的确是三两千的工资,这谁又受得呢?

其实从毕业到就业的落差真的很大,能让人从一个眼里有光的人变成一个眼里没光的人,长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会让人很颓废,但我们能一直颓废下去吗?那好像也不太可能,在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我们会慢慢的学会面对现实,然后找一些即使不对口却能赚到钱的工作。比如外卖员、闪送员等等。

当代年轻人已经很难了,就不要批评或讽刺了,如果不会说话选择闭嘴也是一种美德。
现在我们面临的困难有很多,本身全球经济就不是很好,好多人又面临裁员、又面临降薪的,日子本身就不好过,在这种时候应该想办法解决困难而不是说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