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祐希】《潘朵拉之鐘》(下)1999 資料分析大彙整

前文



潘朵拉之鐘
《パンドラの鐘》
資料分析大彙整(下)

若您尚未觀賞正劇,強烈建議先觀賞完畢再來下方。

那麼
以下會有
大量劇透
防雷線
防雷線
防雷線
觀後小心得
敝人先說,很喜歡這齣劇~
非常感動,看一次哭一次
本次演出,是天海祐希第一次扮演「女王」類型的角色。可以說是為日後「天海女王」之路鋪下的第一磚。
我想天海祐希肯定也沒有想到,未來自己會不斷接演這類女王類型。
劇中姬女這角色,有著非常純真的可愛的一面(儘管有時純真到可怕),但也有霸氣女王氣場全開的時候。不時還能聽到Yuri醬小奶音(例如差點被吻)。
可說是,三種Yuki一次滿足!



姬女從公主成為真正的王女的模樣,某個程度就和現在的天海桑一樣,在霸氣的同時卻保有純真,能擔起責任同時卻不會放棄希望。
或許某程度上,這角色非常適合天海桑。
觀劇過程上很享受劇本的安排。
許多劇情演到後面,台詞會彼此互相呼應。
例如「冉冉生煙」「冬天來得早」「和我賭一把」「我如果變成妖怪你還會喜歡嗎?」「未來」等等等
第一次聽到時不以為意,可是往往在不經意間,那文字卻來了一擊回馬槍,十分爽快。
(校對時就...)
若要選一個特喜歡的地方,敝人會選結尾的段落:
「和我賭一場吧
如同不觸碰到你的衣服
就能觸摸到你乳房的那天
賭在未來的某一天
我能不觸碰到這鐘身
就觸摸到你的靈魂
賭在這毀滅之日前
拯救這土地的古代之心
能像冉冉升起的煙
在某一天抵達 那遙遠的彼日」
冉冉升煙好早就埋了梗
只能說野田大師太會寫劇本,請受敝人三拜。

水窩和姬女最終,隔鐘說著話,姬女的聲音卻漸漸消失不見......
心急如焚的水窩反覆大喊「變成妖怪出來啊。」每次吶喊都像是無聲的敲擊,重重的撞在心房上,熱淚盈眶。
回想起兩人閒聊時,那不經意的玩笑話「若你死了,我也會每日在你墳前守候,待你變成妖怪,兩人再相會。」
那所謂日常的小事,卻是最能真正感動人心的。
硬核分析
潘劇其實挺難分析的,故事中的許多事件暗自引用自日本史事。
先整理一下隱喻:
借用歷史事件,填補故事並未詳述的部分
海賊國 = 戰時的日本
政變 = 日本二二六兵變
漢尼拔 = 軍隊的象徵
希巴 = 政治家的象徵
姬女 = 皇帝象徵
另一顆太陽/潘朵拉之鐘 = 原彈/殘骸
水窩 = 水、水龍頭
被禁止的遊戲 = 戰爭
簡而言之,古代政變(226)時,由希巴(政治家)發起試圖推翻姬女(皇帝);但是後來,當他發現政變注定失敗,希巴(政治家)便把責任全部推給漢尼拔(軍隊)。
最後,海賊國被古代的未來(美國)用另一顆太陽(原彈)攻擊,而姬女選擇自己(皇帝)背負著一切犧牲死去。
順帶一提,古代的未來發最後通牒給海賊國,此事也引用自美國引爆兩顆原彈前,曾發過最後通牒給日本。這也才有了「我們惡魔也是有慈悲心」此句台詞。
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搜搜日本二二六兵變,還挺複雜的。牽扯到二戰、天皇、軍閥等政事。在此謹化繁於簡。
補完上述故事後,再回來看一次劇情
整個潘朵拉之鐘的故事,藉由“現代”與“古代”兩線,講述同一件事。打破時空的金久木教授,串連起兩個時代的故事(還有平克頓夫人=古代的未來之王,伊麥奇學長=古代的未來參謀)。可說是,現代與古代兩條故事線在互相“補全”彼此。

兩條時間線
現代:考古小團隊
挖掘出鐘> 考古> 發現古代故事> 發現鐘上有原彈製造法> 政變> 鐘(原彈殘骸)被帶去美國
古代:海賊國
挖掘出鐘> 帶回海賊國> 古代政變(失敗)> 古代的未來進攻> 姬女與鐘被埋入土裡
同樣都是發現潘鐘,兩者最後的結局卻不盡相同
在劇中,古代和現代並非線性關係的前後因果。更像是平行時空的兩種可能性,彼此交錯
個人認為,現代時間軸比喻了這現實
古代的時間軸,象徵理想中的模樣
藉由理想中的模樣,向著我們這個現實傳遞:
不要放棄,過去已成定局,未來卻可以被改變。
大概有著這樣的意涵。
天海祐希訪談
最後,我們再次請到天海祐希桑
為我們分享分享演出心得~

第一次來到野田先生的舞台,感覺如何呢?
非常的有趣呢。
要怎麼說呢,無論演戲的表現方法也好、人類的情感也好,我非常深刻的體會到「沒有框架」這件事。儘管這是腦袋能夠理解的事,該怎麼說呢,果然無論表現方法、感情的流動,都是自己做出來的框架;我意識到了這件事。因此,我常常反思自己至今為止或許做過頭了。那些障礙,這次是不是拔除了,或者正在被拔除,雖然我還有點不確定,不過憑著這個感覺,我覺得自己現在非常的自由,能非常放鬆的發揮,很享受。

早些時候,野田先生如此敘述:「天海桑其實是有可愛的一面,那個,這次應該表現出了不少吧」請問您自己覺得如何呢?
啊哈哈哈哈......(笑著用毛巾把臉遮住)怎麼樣呢。我自己也不太清楚呢。

您覺得自己和過去一年完成的舞台作品「Manue」「Pieta」相比,有什麼不同嗎?
是呢...嗯。
嘛,年齡上來說不一樣......現在非常的專注。我認為舞台是需要連續一天又一天的專注,並且需要在那之上的專注。是需要專注力、爆發力還有能量,非常的疲勞。總覺得,儘管我希望能每天使用很多能量,但還是有一些非常艱難的事... 這次的排練場就是個這樣的地方。

是第一次經歷這種疲累嗎?
嗯——,是這樣呢。
這次的舞台也是八百屋*,是野田先生一慣的手法,天海祐希的角色也需要運用很多肢體嗎?
我......盡量一點一點動起來。
果然,這次的肢體運用是您前所未有嗎?
嗯——,是怎麼樣呢。
我自己來說是沒有這樣的印象......盡量像是女王一樣舉止吧。
寶塚時代的角色、場景、劇目變化很快,需要不停的動著,這次有比那更直接費力嗎?或者是在體力上來說?
是呢....是那樣辛苦的演出呢。費力嗎...我覺得因為周圍其他人的能量也好、張力也好、專注力也好,大家都非常的厲害,我可不能輸喔。然後呢,抱著不能輸的心情,喀—的試圖跟上多少會累呢。

這次的角色是女王,您是第一次扮演地位這麼高的角色呢。
之前沒有扮演過呢。
您自己也會期待,怎麼扮演這次角色嗎
啊,哪怕只有一些些,我相信只要跟著野田先生指引的方向,就不會有問題。不過,比起該怎麼扮演,我更考慮的是,該如何更加朝野田先生想要的方向、野田先生所說的方向努力。
我總覺得,與其思考自己究竟會怎麼樣、該怎麼樣,因為有了目光明確的導演、所以雖然有點厚臉皮,不過那個人如果說“嗯”,就ok過關了,
謝謝您。
非常謝謝。


*註八百屋:歌舞伎術語。舞台後高前低,傾斜到觀眾方向的斜面地板。
八百屋意思是「蔬菜水果店」。江戶時代,擺菜的平面,為了讓客人可以一眼看到商品,把前台做得比較低。在歌舞伎裡用來形容一樣的地板。

結語
敝人認為,儘管引用這麼多歷史如此複雜
《潘朵拉之鐘》要說的只有一個。
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後,世界有了各種厄災,可是盒底仍留著希望。
潘朵拉之鐘
裡面也有留著希望
是那拯救著同伴的冉冉升煙
是向著遙遠的未來傳遞希望的心
純潔的靈魂
它肯定穿越了千年,現在終於抵達你我心中。

原本打算放封底圖(最上方土丘那張),但突然回想起海鍋的Oira博客(第17回 海報)
驚覺,原來該放的是這張啊。
再次好好欣賞
一切發生之後,泰然處之的兩人
參考資料//
野田地圖:https://www.nodamap.com/site/play/17
天海訪談:http://www.theater-forum.com/pandora/noda-map/in-a-01.htm
八百屋:https://www.homemate-research-hall.com/useful/glossary/hall/1601401/
分析參考:
https://plaza.rakuten.co.jp/raifish/diary/200602190000/
https://plaza.rakuten.co.jp/hakapyon/diary/200508140000/
Hikari 後記
原來填這坑比想像中還難多了!
第一次嘗試翻譯戲劇,每天每天花幾小時翻譯上字,連續弄了幾個禮拜,前後時間加總或許超過了百小時。清楚記得第一天弄了許久,抬頭一看,進度條才在五分鐘,依稀覺得終點似乎遙不可及。
幸虧有著許多小夥伴陪伴打氣,總算堅持住。
中途,真的曾一度想放棄,可總算,最後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
只可惜中間部分即興實在聽解困難,算是美中不足。
相比之下,寫/翻這售後服務文章(笑),反倒顯得閒情逸致了~
總之,要特別謝謝各位小夥伴!!
那麼,
喜歡歡迎留言按讚
一同討論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