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定了?国家重磅出手,小县城的房价进入下一个时代

2021-04-17 21:15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这两天,后台有粉丝问小帅小县城的房子还可不可以入手做投资,强烈要求做一期县城房价相关的内容。

今儿咱就来说一说。

县城是中国社会的底色,中国有2800多个县,这里曾经是电商平台们攻城略地的主战场,也是各家巨头公司攻略的新蓝海。

在市容建设上,很多县城的建设速度一日千里,一片片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一栋栋大楼,综合商超都起来了。

浙江和江苏多地有县城房价过万的新闻,甚至一些都市圈内的县城核心地带房价可以到两万。

但冰火两重天的是,鹤岗等小城的房价已经触底,五万块就能买一套大平层。

也有很多博主吐槽,现在结婚啥也别管,没人住农村,起码“一动不动”先给安排上。

啥是“一动不动”?一动是汽车,不动则是城区房产,需求那么多,还敢说没未来?

现象那么多,这小县城的房子到底能不能买?小县城的房价到底有没有未来?

一句话,自住,只要是有钱在县城生活,想怎么买怎么买。

但是,指着投资县城房产赚钱的,劝你要谨慎。

1

先理清一个基本概念,避免杠精,我们只讨论小县城房价:

不包含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三个省份县城房价,不包含大城市都市圈之内的县城房价,不包含大城市卫星城县城房价。

无论是大城市房产还是县城房产,决定城市房价未来的是什么?是高质量人口流入。

说白了是接盘侠,为什么深圳可以出现一套千万的房产依然是刚需房,为什么杭州上海学区房屡屡刷新成交记录?

原因是这些地方每年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口流入,人才引进取得显著成效。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

他们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安家落户、结婚生子。

他们是新的接盘侠,深圳的楼市价格高还有另一层因素是供需关系不平衡。

城市建设规划上商业用地多,住宅用地少,每年转让出去的土地的量不够。

学区房则是中产阶层为了保护自己的阶级地位不得不为之的事情,更是供不应求。

那再来看县城呢?别说流入了,大量的县城存在的问题是失血,是人口净流出。

根据国家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出速度进一步加快,并且呈现出了新特点。

以前是劳动人口的迁移,大多是农民工进城打工;2016年之后出现了部分回流,但是在高质量人口、技术型人口的流出上,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

在城市等级上,一二线城市人口普遍净流入,五六线县城普遍全国有六成在净流出。其中东北地区,问题突出。

走的人去哪儿了?看一个河南省的数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7》统计2016年郑州市市辖区常住人口加总人口为471.1万。这里就是流向,都去了一二线城市。

以省份的人口流出数量来看,则更能说明问题,凡是那些没有大型都市圈的省份,人口都在净流出。

2019年,贵州省户籍人口流出数量达到925万人,四川省是725万人。

经济学家任泽平的观点更加直接:一二三线城市常住人口未来仍将持续流入,而五六线城市人口将继续大幅流出。

根据中国的人口普查数据则更明显,中国土地上有三分之一的地方人口密度在下降,下降的全部都是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的人。

乡镇可以解释为大规模的城市化,村里的人都去了城里,那街道办事处呢?街道办事处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小县城人口快速流失了。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正在出现大量的空心村,也在出现大量的空心城市。

看,人都走了,首付再便宜管啥用,配套设施建设再好管啥用,开发商画得大饼又大又圆,你也得能消化得了。

人都走了,建那么多房子,给谁住?县城的房价炒得再高,买了之后谁来接盘?留在老家的人当然也有消费能力,可他们不能人手三四套房子吧?

新区建设起来了,楼盖起来了,一个个配套设施起来了,可小县城无产业支撑,无持续发展能力的固定问题依然存在。

如此小县城的房价谈何有未来?

2

买房有句顺口溜这么说,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长期的我们说明白了,我们再来看看政策的趋势。

国家当前对于房地产的定调非常明确,房住不炒,即去其金融产品属性,尽量削减投资属性,压制炒房行为,让楼市回归健康理性。

今年上半年国家对于楼市的调控动作非常集中,无论是对于经营贷的限制还是集中约谈,各种动作多达一百多次。

释放的信号十分明显,让钱到实业上去,到产业升级上去。

不要再做之前靠着房价上涨发财的春秋大梦,整个国家意志层面很清晰,中国大城市的房价已经足够高,保持楼市大而不破非常重要,让房价软着陆,缓慢增长,释放压力是政策的根本。

对于小城市,国家出台的政策更加重磅。上个月29号,住建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直接指出,各地要限制县城居住建筑高度,县城的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加强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

这份通知的分量是划时代的,它直接打断了县城的大拆大建。

从正面上说,践行绿色经济,加强低碳建设这啥毛病都没有,我们不搞大拆大建那一套了。

说得再直白点:五六层的楼挺舒服,以后就别想着搞什么三十多层的高层住宅了。建完也卖不掉。增加库存压力。

忽如一夜春风来,小城楼市大变天。

他透露出的国家意志是,在继续经济发展和继续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小县城会继续人口流失,在政策层面已经在做相关准备,或者说,这个现状已经被接受。

我们抓大放小,城市的虹吸效应既然不可逆转,那就让中国的大型城市,大型都市圈搞得多多的,县城搞得少少的。

这就意味着,前一个十年,随便来个南方开发商,划个新区,吹吹概念,吵吵学区房弄点配套就能捞一笔的模式已经完全过去了。

通知中还提到:县城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县城建成区的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应控制在0.6至0.8。发展绿色建筑与优化公共空间。

控制密度说白了就是控制楼宇数量,人口密度都追求了,还要追求什么高楼吗。

而所谓绿色建筑等宜居考虑就更直白,反正也不让你们建高楼,当然还是要搞得好看一些,最好每一座小城市都是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然,一切和谐的前提都是人口数量偏少,或者说是适宜的。

靴子已经落地,政策已经明晰,这份通知之后,小县城的房价免不了又是一场大变局。

3

那有人说了,这大城市房价尤其是热点大城市,几乎每年都会有一定的上涨,他不会辐射带动吗?

醒醒吧,最终决定一个城市房价的本质一定是本身城市的价值,而不是附加价值。

如环北京周边的几个县城曾经都走上过高位,现在呢?

当年那些直接all in准备大赚一笔的都成了高位接盘侠,如今只能挥泪血亏大甩卖,价格已经腰斩,除了房价直接打断腿售卖之外,别无他法。

燕郊房主

北京周边况且如此,离着大城市天高海远的小县城就不用想了。

说了那么多,如果还是没说服你,那你就去投资。

随便找小县城投资,只要你钱多,那些杂牌开发商一定敲锣打鼓地欢迎你。

当然,也欢迎把小帅对这个话题的点评转发给你身边还在纠结的亲朋好友。

如果真的还在纠结,一定想买,那就去浙江江苏的县城,还能看一看。

钱可在你兜里,要谨慎。


定了?国家重磅出手,小县城的房价进入下一个时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